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方法以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454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方法,包括S1‑S3三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系统,包括设于运营中心的充配电自动化服务器工作站、无线安全接入过滤网关、充电区域处的直流配电柜以及用于提供交流电的多户居民家庭或多间办公室,所述直流配电柜接收各所述居民家庭或各所述办公室提供的多条所述交流电,并对各交流电分别进行整流和变压,各所述直流稳压电源在所述直流配电柜组合形成多种功率直流稳压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从电网获取电能的方式替换为从多户居民家庭或多间办公室获取电能的方式,一方面避免了直接从电网取电所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居民或办公室提供提供一定的收入,真正地实现共享经济。

Charging Method and System of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方法以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
,具体为一种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方法以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交通工具的越来越普及,例如电动汽车的逐渐普及,与之配套的充电桩也将会急剧的增长。然而,随着居民区或者是办公区的类似于充电桩的充电设备的增多,若它们直接接入电网,一方面会出现电动交通工具同时充电时,对电网造成巨大的电量负荷,有可能会引起居民家庭或办公室供电不足,另一方面多台大功率充电设备会对电网造成谐波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方法以及系统,通过将从电网获取电能的方式替换为从多户居民家庭或多间办公室获取电能的方式,一方面避免了直接从电网取电所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居民或办公室提供提供一定的收入,真正地实现共享经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从多户居民家庭或多间办公室获取多条交流电;S2,将各条所述交流电汇集到直流配电柜中,并对各所述交流电分别进行整流和变压后得到多个直流稳压电源;S3,在所述直流配电柜中将各所述直流稳压电源组合为多种功率直流稳压电源,并供不同类型的电动交通工具充电。进一步,在所述S1步骤中,在临近所述直流配电柜的众多居民家庭或办公室中选取提供交流电的居民家庭或办公室。进一步,在所述S1步骤和所述S2步骤之间,先将每条所述交流电引出后加装计量装置监测供电电量,再通过专线将各所述交流电汇集到所述直流配电柜中。进一步,采用点对点共享电能结算的方式计算充电费用,具体为:供电客户可在所述计量装置上读取供电的电量,运营商从所述直流配电柜获知供电的电量并上传该电量至充电接口处、手机应用平台以及电脑应用平台上显示,便于充电客户知晓用电量,使得所述供电客户和充电客户点对点结算。进一步,在所述直流配电柜上安装通用供电出线,并将充电接口配置在车位充电桩或车位阻挡器上,由所述供电出线提供充电电源。进一步,所述充电接口为可拆卸接口,以便于其适配各类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进一步,在所述直流配电柜中增设过流保护、过压保护以及短路接地保护系统。进一步,在所述直流配电柜中集成智能排队充电功能,具体为:智能分配电压和电流输出,并根据小区变压器配电容量自动或人工调整多台充电设备的充电时间和顺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系统,包括设于运营中心的充配电自动化服务器工作站、无线安全接入过滤网关、充电区域处的直流配电柜以及用于提供交流电的多户居民家庭或多间办公室,所述直流配电柜接收各所述居民家庭或各所述办公室提供的多条所述交流电,并对各所述交流电分别进行整流和变压后得到多个直流稳压电源,各所述直流稳压电源在所述直流配电柜组合形成多种功率直流稳压电源。进一步,所述直流配电柜的数量有多台,且每一所述直流配电柜均内置有多台小功率充电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从电网获取电能的方式替换为从多户居民家庭或多间办公室获取电能的方式,一方面避免了直接从电网取电所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居民或办公室提供提供一定的收入,真正地实现共享经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从多户居民家庭或多间办公室获取多条交流电;S2,将各条所述交流电汇集到直流配电柜中,并对各所述交流电分别进行整流和变压后得到多个直流稳压电源;S3,在所述直流配电柜中将各所述直流稳压电源组合为多种功率直流稳压电源,并供不同类型的电动交通工具充电。在本实施例中,所指的电动交通工具可以是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三轮车等现有的通过电池提供驱动力的交通工具。以下实施例均以电动汽车为例详细说明。众所周知,电动汽车分为两种,一种是插电式电动汽车,一种是油电混合电动汽车,插电式电动汽车在没有电后,需要通过充电桩进行充电才能够继续使用,而油电混合电动汽车则不依赖于插电式充电,本实施例所指的电动汽车为插电式电动汽车。现在的政策是,如果需要在居民小区或办公地电装设电动汽车充电桩,需要业主自行申报安装,其供电方式主要就是从居民小区或办公区域的电网直接取电,这样的好处是便于管理,然而随着充电桩的增多导致电网负荷增大,或者是用户充电时间的不确定,在同一时间段充电用户多而导致电网负荷增大,就会对居民家庭或办公室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实施例采用了另外一种可行性方案,即,如果是在居民小区中,则从多户居民家庭中获取多条交流电,若是在办公场所中,则从多间办公室获取多条交流电,每个家庭或办公室输出220V交流电,负荷不超过一般小功率家电用电量,以保护供电用户用电安全。接着,在充电区域设用于充电的直流配电柜,将上述的各条交流电汇集到该直流配电柜中,然后对这些交流电分别进行整理和变压,以得到多个直流稳压电源。然后,将这些直流稳压电源组合为多种不同功率的直流稳压电源,即可供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根据其自身的功率需要进行充电。如此,不仅克服了直接接入电网所带来的缺陷,而且还可以为居民家庭或办公室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特别是对于居民家庭来说,在第一阶梯内的电费是很便宜的,而充电桩收取的充电费用是按不变的,对于每年用电少的居民来说,支出低额的电费获取高额的供电费用,是非常划算的,而且当超过了第一阶梯后,居民还可以选择停止供电或限制供电,真正地推动共享经济的发展。优选的,在直流配电柜中设置多台小功率充电设备,以实现多条交流电的接收和直流稳压电源的获得。另外,设置的多台小功率充电设备组合为大功率充电设备后,虽然谐波电流有效值会随着充电设备台数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它们彼此之间的谐波电流会互相抵消,使得谐波总电流实际上要小于各台充电设备产生的各次谐波电流之代数和。因此,在装设谐波抑制装置时,可以考虑因为谐波电流互相抵消现象的存在而适量地减少谐波抑制装置的数量,进而增大直流配合柜内的可用空间,就能够使充电设备的功率也适当增大。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化方案,在所述S1步骤中,在临近所述直流配电柜的众多居民家庭或办公室中选取提供交流电的居民家庭或办公室。在本实施例中,就近使用居民家庭或办公室的电源,可以减少谐波危害,若沟通良好,可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谐波危害,不过不管怎么说,也要比从配电室的电网中引出电源要更近,所产生的谐波危害也更小。优选的,从居民家庭或办公室的取电可以从供电用户家中电盒取电,也可以从任意空气开关、插座或是插线板取电,以尽可能低减小取电距离。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化方案,在所述S1步骤和所述S2步骤之间,先将每条所述交流电引出后加装计量装置监测供电电量,再通过专线将各所述交流电汇集到所述直流配电柜中。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供电用户对其所供电量进行监测,在各条交流电引出后加装计量装置来对其进行实时监测,然后再通过专线将其汇集到直流配电柜中,实时监测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从多户居民家庭或多间办公室获取多条交流电;S2,将各条所述交流电汇集到直流配电柜中,并对各所述交流电分别进行整流和变压后得到多个直流稳压电源;S3,在所述直流配电柜中将各所述直流稳压电源组合为多种功率直流稳压电源,并供不同类型的电动交通工具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从多户居民家庭或多间办公室获取多条交流电;S2,将各条所述交流电汇集到直流配电柜中,并对各所述交流电分别进行整流和变压后得到多个直流稳压电源;S3,在所述直流配电柜中将各所述直流稳压电源组合为多种功率直流稳压电源,并供不同类型的电动交通工具充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步骤中,在临近所述直流配电柜的众多居民家庭或办公室中选取提供交流电的居民家庭或办公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步骤和所述S2步骤之间,先将每条所述交流电引出后加装计量装置监测供电电量,再通过专线将各所述交流电汇集到所述直流配电柜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点对点共享电能结算的方式计算充电费用,具体为:供电客户可在所述计量装置上读取供电的电量,运营商从所述直流配电柜获知供电的电量并上传该电量至充电接口处、手机应用平台以及电脑应用平台上显示,便于充电客户知晓用电量,使得所述供电客户和充电客户点对点结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流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治坤陈伟张晓春张伦齐磊何玮放杨妍金光明王涛刘勤杨云云苏江桥张华邹静张园园彭娟娟刘诗涵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