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风管穿墙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389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4:35
一种水平风管穿墙体系,包括风管组件、固定圈和密封层;风管组件水平贯穿墙体,包括有风管、套设在风管外侧的套管以及将风管与套管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套管的长度与墙体的厚度相适应,且套管与风管之间留有间隙;在该间隙中满填有防火堵料;连接组件包括螺栓、外垫圈和内垫圈;螺栓依次穿设在套管、防火堵料和风管中;外垫圈垫设在套管的外侧壁与螺栓之间,内垫圈垫设在风管的内侧壁与螺栓之间;固定圈套设在风管上,并且将风管固定在墙体的内侧面;所述密封层密封在防火堵料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风管安装时,危险性大、耗费劳动力多、套管容易被紧压破环以及封堵得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A Horizontal Air Pipe Walling System

A horizontal duct through wall system includes duct assembly, fixing ring and sealing layer; duct assembly through wall horizontally, including duct, casing sleeved on the outside of duct and connecting component that fixedly connects duct and casing; the length of the casing matches the thickness of the wall, and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casing and the duct; the gap is filled with fire-proof plugging material; Components include bolts, outer washers and inner washers; bolts are arranged in the casing, fire-proof plugging material and air duct in turn; outer washer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wall and bolts of the casing, and inner washer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inner wall and bolts of the air duct; fixed rings are arranged on the air duct and the air duct is fix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wall; the sealing layer is seal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e-proof plugging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traditional air duct installation, such as high danger, high labor consumption, easy bushing to be tightened and broken, and poor seal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风管穿墙体系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平风管穿墙体系。
技术介绍
以往工程中,薄钢型风管在穿防火墙、防火隔墙位置时的做法工序是:土建留洞→风管加工→风管安装→套管加工→套管安装→套管外侧封堵→套管内侧封堵→外表面处理。这种传统工艺做法从安装到全部工序完成,机电施工单位需要在墙体上反复三至四次施工,耗费大量劳动力;由于套管内外侧的封堵牵扯到机电和土建单位配合施工,土建单位在套管外侧封堵时难免会挤压套管,造成套管与风管之间距离出现较大偏差,封堵得效果往往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平风管穿墙体系,要解决传统的风管安装时,危险性大、耗费劳动力多、套管容易被紧压破环以及封堵得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平风管穿墙体系,水平穿设在墙体上;包括有风管组件、固定圈和密封层;所述风管组件水平贯穿墙体,其中风管组件的外端超出墙体的外侧面,风管组件的内端超出墙体的内侧面;所述风管组件包括有风管、套设在风管外侧的套管以及将风管与套管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套管的长度与墙体的厚度相适应,且套管与风管之间留有间隙;在该间隙中满填有防火堵料;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螺栓、外垫圈和内垫圈;所述螺栓依次穿设在套管、防火堵料和风管中;所述外垫圈垫设在套管的外侧壁与螺栓之间,内垫圈垫设在风管的内侧壁与螺栓之间;所述固定圈套设在风管上,并且将风管固定在墙体的内侧面;所述密封层密封在防火堵料的外侧。优选的,所述风管由薄钢板制成,风管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圆形。优选的,所述套管的横截面与风管的横截面相适应,并且套管的外端与墙体的外侧面平齐,套管的内端与墙体的内侧面平齐。优选的,当风管为正压风管时,所述外垫圈采用橡胶垫圈,并且外垫圈的外侧面为凹凸不平的曲面,外垫圈的内侧面为平面;所述内垫圈采用橡胶垫圈,并且内垫圈的外侧面为平面,内垫圈的内侧面为平面;所述外垫圈的尺寸大于内垫圈的尺寸。优选的,当风管为负压风管时,所述外垫圈采用橡胶垫圈,并且外垫圈的外侧面为平面,外垫圈的内侧面为平面,内垫圈采用橡胶垫圈,并且内垫圈的外侧面为凹凸不平的曲面,内垫圈的内侧面为平面;所述内垫圈的尺寸大于外垫圈的尺寸。优选的,所述固定圈紧贴在墙体的内侧面上,且通过连接件与墙体连接。优选的,所述风管的内端与防火阀连接,在防火阀顶部设置有吊杆;所述防火阀通过吊杆吊设在主体结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结构整体质量效果优:风管与套管整体固定,结构稳固;在风管与套管之间填充防火堵料,防火封堵在加工厂内一次成活,施工质量有保证;除此之外风管与套管之间填充不燃材料密实、不会出现漏缝,整体观感效果佳。2、本技术的风管与套管固定在一起,套管与风管四边各保持5cm宽空隙,防火封堵材料填充均匀,观感效果明显比传统工艺要好;并且套管上墙安装前,在套管与风管之间填充好防火封堵材料,使得套管刚性得到提升,在套管上墙安装时套管很难受到破坏,也避免了套管与风管之间距离出现较大偏差,造成封堵得效果不佳的问题。3、本技术中的风管和套管先固定,然后整体上墙安装这种做法降低了施工中的人工成本,并且提高了风管套管施工的质量,另外套管的尺寸能够根据风管外形和大小设计要求进行调整,满足不同尺寸的风管的固定。4、本技术中水平风管穿墙体系的做法是在墙体上预留洞口→风管和套管的加工→风管与套管固定→套管与风管之间间隙的填充→风管和套管整体上墙安装→套管与风管两侧的封堵→外表面处理;其中,风管的制作、套管的制作以及防火堵料的填充等多道工序均在加工厂制作完成;多道工序中仅有管道与套管整体安装时才会涉及高处作业,减少高处作业施工的次数,这样不仅大大降低施工的安全隐患,而且减少施工工作量,降低了施工成本;另外,防火堵料往往采用不燃的岩棉材料在加工厂施工,相较于墙体上作业,本技术的封堵完全保证密实、不留空隙。5、本技术的方法中套管固定工艺的施工成本比传统工艺要低:传统工艺在风管吊装至防火封堵结束这段施工中,要在墙体上反复进行三次施工,有时因施工外部条件影响还要在墙体另一侧再进行返工,而本技术中的套管与风管的整体固定工艺只需要吊装风管和套管的整体,进行一次施工,就满足了工艺要求;经过试验得出了传统工艺在施工中,两位工人风管吊装用时3分钟,风管套管安装找正用时3分钟,防火封堵用时3分钟,每次每处搬梯子行走及上墙时间约5分钟,一处防火墙风管、套管安装及封堵合计约24分钟;而本技术中的套管固定的工艺:风管及套管吊装用时3分钟,加工厂固定套管及封堵用时2分钟,每次每处搬梯子行走时间约5分钟,合计约10分钟;所以本技术施工方法中套管固定的工艺较传统工艺能节约60%的人工工时,人工费的成本得到大幅降低。6、本技术的方法中有效的降低了套管固定工艺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由于涉及高处作业,风管及附件安装在风管专业施工的各环节中属于安全隐患较大的一项工作,套管固定工艺将传统工艺中的套管安装、防火封堵这些高处作业的施工转移到了地面加工厂,这样使得安全隐患得到最大限度降低。7、本技术的方法中有效的提高了套管固定工艺的施工管理:首先施工总承包管理难度减小:相比于传统工艺,套管固定的工艺从管道和套管制作、吊装、防火封堵等工序均在加工厂一次完成,避免了在工作面上与土建专业多次交叉作业施工,给管理人员降低了管理难度,使现场施工工序有了更好的衔接;其次,专业分包管理难度减小:传统工艺中,防火封堵的施工往往晚于风管安装很长时间,这就造成很多分包单位在风管、套管的制作安装与防火封堵时期选择不同的劳务单位,给现场增加了管理成本;而本技术中风管与套管固定工艺中,风管制作与防火封堵处于同一流水作业,通风空调专业分包可以选用同一家劳务单位将几道工序统一施工,从而降低了分包管理的难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安装在墙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风管组件中填充有防火堵料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风管为正压风管时,风管与套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风管为负压风管时,风管与套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固定圈与墙体连接的节点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墙体、2-固定圈、3-密封层、4-风管、5-套管、6-防火堵料、7-螺栓、8-外垫圈、9-内垫圈、10-连接件、11-防火阀、12-吊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和5所示,这种水平风管穿墙体系,水平穿设在墙体1上;包括有风管组件、固定圈2和密封层3;所述风管组件水平贯穿墙体1,其中风管组件的外端超出墙体1的外侧面,风管组件的内端超出墙体1的内侧面;所述风管组件包括有风管4、套设在风管4外侧的套管5以及将风管4与套管5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套管5的长度与墙体1的厚度相适应,且套管5与风管4之间留有间隙;在该间隙中满填有防火堵料6;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螺栓7、外垫圈8和内垫圈9;所述螺栓7依次穿设在套管5、防火堵料6和风管4中;所述外垫圈8垫设在套管5的外侧壁与螺栓7之间,内垫圈9垫设在风管4的内侧壁与螺栓7之间;所述固定圈2套设在风管4上,并且将风管4固定在墙体1的内侧面;所述密封层3密封在防火堵料6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平风管穿墙体系,水平穿设在墙体(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风管组件、固定圈(2)和密封层(3);所述风管组件水平贯穿墙体(1),其中风管组件的外端超出墙体(1)的外侧面,风管组件的内端超出墙体(1)的内侧面;所述风管组件包括有风管(4)、套设在风管(4)外侧的套管(5)以及将风管(4)与套管(5)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套管(5)的长度与墙体(1)的厚度相适应,且套管(5)与风管(4)之间留有间隙;在该间隙中满填有防火堵料(6);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螺栓(7)、外垫圈(8)和内垫圈(9);所述螺栓(7)依次穿设在套管(5)、防火堵料(6)和风管(4)中;所述外垫圈(8)垫设在套管(5)的外侧壁与螺栓(7)之间,内垫圈(9)垫设在风管(4)的内侧壁与螺栓(7)之间;所述固定圈(2)套设在风管(4)上,并且将风管(4)固定在墙体(1)的内侧面;所述密封层(3)密封在防火堵料(6)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风管穿墙体系,水平穿设在墙体(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风管组件、固定圈(2)和密封层(3);所述风管组件水平贯穿墙体(1),其中风管组件的外端超出墙体(1)的外侧面,风管组件的内端超出墙体(1)的内侧面;所述风管组件包括有风管(4)、套设在风管(4)外侧的套管(5)以及将风管(4)与套管(5)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套管(5)的长度与墙体(1)的厚度相适应,且套管(5)与风管(4)之间留有间隙;在该间隙中满填有防火堵料(6);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螺栓(7)、外垫圈(8)和内垫圈(9);所述螺栓(7)依次穿设在套管(5)、防火堵料(6)和风管(4)中;所述外垫圈(8)垫设在套管(5)的外侧壁与螺栓(7)之间,内垫圈(9)垫设在风管(4)的内侧壁与螺栓(7)之间;所述固定圈(2)套设在风管(4)上,并且将风管(4)固定在墙体(1)的内侧面;所述密封层(3)密封在防火堵料(6)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风管穿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4)由薄钢板制成,风管(4)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风管穿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的横截面与风管(4)的横截面相适应,并且套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会中陈颂张盟杨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