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金属燃烧剂填充的弹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3784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4:14
一种金属燃烧剂填充的弹体结构,包括增重弹头、侵彻管、隔离板、引燃剂舱室,燃烧剂舱室和应力集中环,增重弹头、侵彻管和隔离板组成触发机构,增重弹头位于弹体的前部,然后依次是侵彻管和隔离板,引燃剂舱室与燃烧剂舱室由隔离板隔离;应力集中环刻画在引燃剂舱室表面;弹体外壳的材质为镁铝合金。在弹体发射并撞击后,利用增重弹头与引燃剂舱室的质量不同导致的惯性不同,以及引燃剂舱室外面的应力集中环,使侵彻管与引燃剂舱室中的引燃剂迅速发生相对运动,并产生摩擦热,点燃引燃剂,释放大量热量,融穿装甲。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传统的穿甲弹相比,在等口径,等体积,等射速的条件下,对复合装甲的侵彻能力有巨大提升。

Projectile Structure Filled with Metal Burner

A projectile body structure filled with metal burner includes a weight-increasing warhead, a penetrating tube, an isolating plate, a igniting agent chamber, a burner chamber and a stress concentration ring, a weight-increasing warhead, an penetrating tube and an isolating plate, and a weight-increasing warhead is located in the front of the projectile body, followed by an penetrating tube and an isolating plate. The igniting agent chamber is separated from the combustion agent chamber by a stress concentration ring. It is pain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igniter compartment and the shell of the projectile is made of magnesium-aluminium alloy. After the projectile is fired and impacted, the inertia difference caused by the different mass of the weight-increasing warhead and the igniter compartment and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ring outside the igniter compartment make the penetrating pipe and the igniter in the igniter compartment move relatively rapidly, and generate friction heat, ignite the igniter, release a lot of heat, and melt through the armo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rmor piercing projectile, the penetration capability of the composite armor is greatly improv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equal caliber, equal volume and equal firing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燃烧剂填充的弹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接触敌方装甲后点燃弹体内金属燃烧剂用以融穿敌方装甲的弹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材料科学,以及制造工艺的进步,复合装甲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复合装甲有多层,现在各国大多数采用的穿甲弹或破甲弹每穿透一层都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而且,复合装甲巧妙利用不同层材料之间的材料强度和膨胀系数,改变穿甲弹运动轨迹,并产生折断穿甲弹的效果。如今最新的该领域代表性成果为中国的陶瓷型复合装甲,与美国的贫铀型添加式复合装甲。复合装甲的广泛应用,使得现行榴弹无法起到有效的打击效果。例如我国的99式主战坦克上装载的ZPT-98式50倍径125毫米高膛压光膛坦克炮配以我国自主研发的125mm钨/铀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穿甲能力虽然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可在2000米处击穿850mm均质钢甲,但是仍无法对美国的装有特努鲁斯公司开发的新式陶瓷复合装甲的M1A3主战坦克的任一部位产生击穿效果(M1A3的综合防护能力约为1800mm),这意味着如果我军坦克想击穿美国的坦克,需要在同一位置,连续命中3发。而这在讲求高效,快速作战的现代战场上,基本是不可能的。而坦克对于陆军的重要性,就如同陆军对于全局战争的重要性——没有陆军,就不可能赢得战争,而没有坦克,陆军就不可能赢得战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等口径,等体积条件下,提供一种比目前各国正在使用的穿甲弹,穿甲能力更强的金属燃烧剂填充的弹体结构。本专利技术包括增重弹头、侵彻管、隔离板、引燃剂舱室,燃烧剂舱室和应力集中环,增重弹头、侵彻管和隔离板组成触发机构,增重弹头位于弹体的前部,然后依次是侵彻管和隔离板,增重弹头与侵彻管一体成型;引燃剂舱室与燃烧剂舱室由隔离板隔离;引燃剂舱室位于隔离板前部,燃烧剂舱室位于隔离板后部;应力集中环刻画在引燃剂舱室表面;燃烧剂舱室用来存储熔融装甲的燃烧剂,占整个弹体体积的85%。因所用燃烧剂燃点较高400°左右,引燃剂舱室存储专门用来引燃燃烧剂的引燃剂;引燃剂舱室占弹体体积的10%。为了容纳上述结构,且增大放热量,弹体外壳的材质为镁铝合金。所述的增重弹头的密度大于弹体的平均密度。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发生撞击后,增重弹头带动侵彻管,在应力集中环的帮助下,与引燃剂迅速发生相对运动,点燃引燃剂,并击穿隔离板,使引燃剂点起的火焰引燃燃烧剂舱室中的燃烧剂。因为增重弹头的密度远大于弹体的平均密度,用来增强侵彻管的动态稳定性,并在发生撞击后,提供与引燃剂舱室相差较大的加速度以及速度,而应力集中环可以使弹体产生应力集中,加快弹体的形变。侵彻管是触发机构的功能核心,当榴弹以较高的速度撞击敌方装甲时,侵彻管会与引燃剂产生相对运动,用摩擦热点燃引燃剂。弹体使用镁铝合金,不但力学性能优良,价格相对低廉,而且可以作为金属燃烧剂的后续反应物,提供大量热量。弹体的外壳经过流体力学的检验,风阻较低,具有一定的降低风阻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穿甲弹相比,在等口径,等体积,等射速的条件下,对复合装甲的侵彻能力有巨大提升。2、本专利技术参考了我国弹药的制式标准,对我军现行的发射装备不做任何改装要求。3、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穿甲弹相比,制作工艺简单,原材料价格低廉,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4、本专利技术与贫铀穿甲弹相比,无辐射污染,无论是在生产制造,还是运输过程中,都无特殊要求。对环境友好,利于战后恢复工作的迅速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半俯视图。其中:1—增重弹头;2—侵彻管;3—隔离板;4—引燃剂舱室;5—燃烧剂舱室;6—应力集中环;7—弹体外壳。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增重弹头1、侵彻管2、隔离板3、引燃剂舱室4,燃烧剂舱室5和应力集中环6,增重弹头1、侵彻管2和隔离板3组成触发机构,增重弹头1位于弹体的前部,然后依次是侵彻管2和隔离板3,增重弹头1与侵彻管2一体成型;引燃剂舱室4与燃烧剂舱室5由隔离板3隔离;引燃剂舱室4位于隔离板3前部,燃烧剂舱室5位于隔离板3后部;应力集中环6刻画在引燃剂舱室4表面;燃烧剂舱室5用来存储熔融装甲的燃烧剂,占整个弹体体积的85%。因所用燃烧剂燃点较高,为400°左右,引燃剂舱室4存储专门用来引燃燃烧剂的引燃剂;引燃剂舱室4占弹体体积的10%。为了容纳上述结构,且增大放热量,弹体外壳7的材质为镁铝合金。所述的增重弹头1的密度大于弹体的平均密度。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经由发射系统加速后,弹体发射出去,撞击装甲。首先,弹体受撞击变形,弹头挤压侵彻管2向弹体尾部移动,在应力集中环6的帮助下与引燃剂发生快速的相对运动,点燃引燃剂,并击穿隔离板3。引燃剂在0.15s以内燃烧,点燃燃烧剂仓前半部的燃烧剂,持续释放热量。温度传导至敌方装甲,装甲液化,流入装甲内部,扩大液化区域。同时,大量的热也促使镁铝合金的弹壳加入燃烧反应反应,释放更大量的热,使液化的装甲温度更高,并携带热量流向未液化区域,并传递热量。直至反应完全,可获得熔融式卸甲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燃烧剂填充的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增重弹头(1)、侵彻管(2)、隔离板(3)、引燃剂舱室(4),燃烧剂舱室(5)和应力集中环(6),增重弹头(1)、侵彻管(2)和隔离板(3)组成触发机构,增重弹头(1)位于弹体的前部,然后依次是侵彻管(2)和隔离板(3),增重弹头(1)与侵彻管(2)一体成型;引燃剂舱室(4)与燃烧剂舱室(5)由隔离板(3)隔离;引燃剂舱室(4)位于隔离板(3)前部,燃烧剂舱室(5)位于隔离板(3)后部;应力集中环(6)刻画在引燃剂舱室(4)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燃烧剂填充的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增重弹头(1)、侵彻管(2)、隔离板(3)、引燃剂舱室(4),燃烧剂舱室(5)和应力集中环(6),增重弹头(1)、侵彻管(2)和隔离板(3)组成触发机构,增重弹头(1)位于弹体的前部,然后依次是侵彻管(2)和隔离板(3),增重弹头(1)与侵彻管(2)一体成型;引燃剂舱室(4)与燃烧剂舱室(5)由隔离板(3)隔离;引燃剂舱室(4)位于隔离板(3)前部,燃烧剂舱室(5)位于隔离板(3)后部;应力集中环(6)刻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瀚文于萍周楚雄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