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364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径向磁悬浮轴承定子的内孔中周向均匀设有4n个包围转子的磁极,且定子和转子之间设有两个相互垂直的位移传感器,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首先根据两个位移传感器计算出转子轴心相对定子内孔中心的位置;接着以定子内孔中心为坐标原点、转子轴心与坐标原点的连线作为y轴建立平面坐标系,4n个磁极被x轴等分成磁极数相同的A和B两组磁极;然后根据偏置磁感应强度生成偏置电流I0,根据转子轴心和坐标原点的距离生成控制电流ic;最后根据I0和ic对A和B两组磁极激磁。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径向磁悬浮轴承的全部4n个磁极均始终参与差动控制,比承载力大幅度增加。

A Differential Control Method for Radial Magnetic Bear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fferential control method for radial magnetic suspension bearing. Four N magnetic poles are uniformly arranged in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inner hole of the stator of the radial magnetic suspension bearing, and there are two mutually perpendicular displacement sensors between the stator and the rotor, n being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 Firstly, the position of the rotor axis relative to the inner hole center of the stator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wo displacement sensors. The center of stator inner hole is coordinate origin, and the connecting line between rotor axis and coordinate origin is used as y axis to establish plane coordinate system. Four N magnetic poles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A and B poles with the same number of magnetic poles by X axis. Then bias current I0 is generated according to bias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and control current IC is generated according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rotor axis center and coordinate origin. Finally, two groups of magnetic poles A and B are induced by I0 and IC. The invention makes all 4N magnetic poles of the radial magnetic suspension bearing always participate in differential control, and greatly increases the specific carrying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旋转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压缩机、鼓风机、透平干燥机、大型节能水泵、高效节能热泵、储能飞轮、燃气轮机、离心式中央空调机组等大型高速旋转机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有着广泛应用,均是相关行业的核心关键设备,也是高耗能设备。磁悬浮轴承是利用电磁力将转子无机械接触地悬浮起来的一种新型支承,包括机械本体、传感器、数字控制器、功率放大器等环节。与传统轴承(滚动轴承和油滑动轴承)相比,磁悬浮轴承与转子无机械接触,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无需润滑和密封,可长期用于高低温等特殊环境中,被认为是支承技术的一次革命,是目前唯一投入实用的主动支承装置。但是,磁悬浮轴承的一个明显缺点是比承载力较小。换言之,在同样承载力下,磁悬浮轴承的体积和重量较大,造成转子重量和尺寸增加、系统的成本和动态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提高其比承载力,使之能够应用于大型高速旋转机械。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所述径向磁悬浮轴承定子的内孔中周向均匀设有4n个包围转子的磁极,且定子和转子之间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到定子内孔中心的连线相互垂直,测量方向均指向定子内孔中心,分别用于测量转子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法向方向上的偏移量;所述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测得的偏移量,集合转子的直径,计算出转子轴心相对定子内孔中心的位置;步骤2),以定子内孔中心为坐标原点,在经过转子轴心且垂直于定子内孔轴线的平面内建立非固定平面坐标系,以转子轴心与坐标原点的连线作为y轴,以垂直于y轴的方向作为x轴,以由坐标原点指向转子轴心的方向作为y轴正方向,以y轴正方向顺时针转动90度的方向作为x轴正方向,径向磁悬浮轴承的4n个磁极被x轴等分成磁极数相同的A和B两组磁极,其中A组磁极靠近y轴正方向,B组磁极远离y轴正方向;步骤3),根据径向磁悬浮轴承的偏置磁感应强度生成偏置电流I0,根据转子轴心和坐标原点的距离生成控制电流ic;步骤4),控制远离y轴正方向的B组磁极以I0+ic激磁、靠近y轴正方向的A组磁极以I0-ic激磁,使得转子轴心在y方向差动电磁力的作用下回到坐标原点。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进一步的优化方案,n=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采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电感位移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与常规的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相比,在任意时刻,径向磁悬浮轴承的全部4n个磁极均始终参与差动控制,各磁极的控制电流均相同,并且该控制电流是针对转子轴心与坐标原点间的直线距离生成的,能够产生较大的差动电磁力,因此,径向磁悬浮轴承的比承载力大幅度增加。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时刻径向磁悬浮轴承和转子相对位置示意图;图2是第二时刻径向磁悬浮轴承和转子相对位置示意图;图3是第一时刻采用常规的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时的磁极位置示意图;图4是第二时刻采用常规的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时的磁极位置示意图;图5是第一时刻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时的磁极位置示意图;图6是第二时刻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时的磁极位置示意图。图中,1-第一位移传感器,2-第二位移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而不应当认为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便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常规的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可描述为,径向磁悬浮轴承包含4n个磁极,不论转子轴心位于径向磁悬浮轴承内孔的哪个位置,以径向磁悬浮轴承的内孔中心为坐标原点,在平行于径向磁悬浮轴承端面的平面内建立固定平面坐标系,通常定义水平方向为x轴,垂直方向为y轴,向右为x轴正方向,向上为y轴正方向;以每个磁极的对称中心线与x轴的夹角的绝对值作为依据,径向磁悬浮轴承的4n个磁极被等分为磁极数相等四个区:XA、XB、YA、YB,其中,XA、XB相对布置且磁极数相等,组成X区磁极;YA、YB相对布置且磁极数相等,组成Y区磁极;X区中磁极的对称中心线与x轴的夹角的绝对值小于Y区中磁极的对称中心线与x轴的夹角的绝对值。令XA组磁极靠近x轴正方向,XB组磁极远离x轴正方向,YA组磁极靠近y轴正方向,YB组磁极远离y轴正方向,当n分别为2、3、4或5时,每组磁极的磁极数分别为2、3、4或5。当转子轴心在x和y方向均发生偏移时,电控系统根据偏置磁感应强度设计值生成偏置电流I0,根据转子轴心在x和y方向偏离坐标轴的距离分别生成控制电流icx和icy;在x方向远离转子轴心的XA或XB组磁极以(I0+icx)激磁,在x方向靠近转子轴心的XB或XA组磁极以(I0-icx)激磁,在y方向远离转子轴心的YA或YB组磁极以(I0+icy)激磁,在y方向靠近转子轴心的YB或YA组磁极以(I0-icy)激磁;转子在x和y方向分别同时受到两组磁极的吸力作用,即受到x和y方向差动电磁力的共同作用,迫使转子轴心回到坐标原点;当转子轴心只在x或y方向发生偏移时,则只有对应的X或Y区磁极的两组磁极产生差动电磁力,而对应的Y或X区磁极的两组磁极不产生差动电磁力。对于常规的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由于X和Y两区磁极分别独立控制转子轴心在x和y方向的位置,全部磁极未被充分利用,因此,径向磁悬浮轴承的比承载力较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所述径向磁悬浮轴承定子的内孔中周向均匀设有4n个包围转子的磁极,且定子和转子之间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通常n的设计值为2、3、4或5;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到定子内孔中心的连线相互垂直,测量方向均指向定子内孔中心,分别用于测量转子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法向方向上的偏移量;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可以采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电感位移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测得的偏移量,集合转子的直径,计算出转子轴心相对定子内孔中心的位置;步骤2),以定子内孔中心为坐标原点,在经过转子轴心且垂直于定子内孔轴线的平面内建立非固定平面坐标系,以转子轴心与坐标原点的连线作为y轴,以垂直于y轴的方向作为x轴,以由坐标原点指向转子轴心的方向作为y轴正方向,以y轴正方向顺时针转动90度的方向作为x轴正方向,径向磁悬浮轴承的4n个磁极被x轴等分成磁极数相同的A和B两组磁极,其中A组磁极靠近y轴正方向,B组磁极远离y轴正方向;步骤3),根据径向磁悬浮轴承的偏置磁感应强度生成偏置电流I0,根据转子轴心和坐标原点的距离生成控制电流ic;步骤4),控制远离y轴正方向的B组磁极以I0+ic激磁、靠近y轴正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所述径向磁悬浮轴承定子的内孔中周向均匀设有4n个包围转子的磁极,且定子和转子之间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到定子内孔中心的连线相互垂直,测量方向均指向定子内孔中心,分别用于测量转子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法向方向上的偏移量;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测得的偏移量,集合转子的直径,计算出转子轴心相对定子内孔中心的位置;步骤2),以定子内孔中心为坐标原点,在经过转子轴心且垂直于定子内孔轴线的平面内建立非固定平面坐标系,以转子轴心与坐标原点的连线作为y轴,以垂直于y轴的方向作为x轴,以由坐标原点指向转子轴心的方向作为y轴正方向,以y轴正方向顺时针转动90度的方向作为x轴正方向,径向磁悬浮轴承的4n个磁极被x轴等分成磁极数相同的A和B两组磁极,其中A组磁极靠近y轴正方向,B组磁极远离y轴正方向;步骤3),根据径向磁悬浮轴承的偏置磁感应强度生成偏置电流I0,根据转子轴心和坐标原点的距离生成控制电流ic;步骤4),控制远离y轴正方向的B组磁极以I0+ic激磁、靠近y轴正方向的A组磁极以I0‑ic激磁,使得转子轴心在y方向差动电磁力的作用下回到坐标原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所述径向磁悬浮轴承定子的内孔中周向均匀设有4n个包围转子的磁极,且定子和转子之间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到定子内孔中心的连线相互垂直,测量方向均指向定子内孔中心,分别用于测量转子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法向方向上的偏移量;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测得的偏移量,集合转子的直径,计算出转子轴心相对定子内孔中心的位置;步骤2),以定子内孔中心为坐标原点,在经过转子轴心且垂直于定子内孔轴线的平面内建立非固定平面坐标系,以转子轴心与坐标原点的连线作为y轴,以垂直于y轴的方向作为x轴,以由坐标原点指向转子轴心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振宇李超吴传响黄佩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