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3475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线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配套设有半圆形限位槽,半圆形限位槽的内腔配套卡合有圆形卡块,左右两侧圆形卡块之间贯穿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表面设有螺旋状凹槽,第一转轴通过转动机构与圆形卡块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贯穿于右侧圆形卡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右侧支撑架的右侧中央嵌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电力线收卷使用人工作业费时费力的缺陷。

A Simple and Easy Winding Device for Power Wi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wer cables, in particular to a simple and easy-to-use winding device for power wires,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left and right, a semi-circular limit groove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 frame, a circular clamp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emi-circular limit groove, a first rotation axis running through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round clamp, and a spiral concave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rotation axis.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circular chuck through the rotating mechanism, and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n wheel through the right end of the right circular chuck, the right central part of the right support frame is embedded with a servo motor, the right power output end of the servo motor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and the end of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active wheel and the driven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at the manual operation of power line winding is time-consuming and laborio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线缆
,具体涉及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由于电缆带电,所以安装需要特别谨慎。电力线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线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逐步增大,电力施工经常涉及野外作业,一般情况下,使用的线缆就会很长,电缆的收卷一般由人工缠绕,人工绕线费时费力,且缠绕后绕线筒重量较大,人工搬运非常吃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电力线收卷使用人工作业费时费力的缺陷。(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配套设有半圆形限位槽,所述半圆形限位槽的内腔配套卡合有圆形卡块,左右两侧所述圆形卡块之间贯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设有螺旋状凹槽,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转动机构与圆形卡块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贯穿于右侧圆形卡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右侧所述支撑架的右侧中央嵌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左侧所述支撑架的左侧中央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且第二齿轮的左侧中央贯穿设有八边形盲孔,所述八边形盲孔内腔配套连接有八边形连接器,所述八边形连接器的左侧中央固定连接有摇手。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刹车万向轮。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中央通过真空发生器设有真空吸盘。优选地,所述真空吸盘的顶部通过电动伸缩杆与支撑架的底部相连。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圆环和止动环,所述转动圆环的外壁与圆形卡块的内腔固定,所述止动环的内壁与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所述转动圆环与止动环之间通过棘轮棘爪啮合。(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采用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出一种新型电力线用绕线装置,摒弃了目前电力线收卷使用人工作业费时费力的情况,本技术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架和半圆形限位槽将圆形卡块卡合于半圆形限位槽中,左右两侧圆形卡块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右侧端部通过从动轮和传动皮带与和伺服电机、第二转轴相连的主动轮之间传动连接,使得伺服电机工作后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且第一转轴表面设有螺旋状凹槽,利于将电力线均匀缠绕在第一转轴的外壁,第一转轴的左侧端部通过第一齿轮、传动皮带和第二齿轮传动连接,避免收卷电力线时出现晃动,且第二齿轮的左侧中央设有八边形盲孔,八边形盲孔内通过八边形连接器连接有摇手,可以手动操作将电力线卷绕,卷绕后通过刹车万向轮移动支撑架即可将电力线输送至指定地点,省时省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半圆形限位槽;3、伺服电机;4、第二转轴;5、主动轮;6、传动皮带;7、圆形卡块;8、螺旋状凹槽;9、第一转轴;10、从动轮;11、八边形盲孔;12、第二齿轮;13、第一齿轮;14、八边形连接器;15、摇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架1,支撑架1的顶部配套设有半圆形限位槽2,半圆形限位槽2的内腔配套卡合有圆形卡块7,左右两侧圆形卡块7之间贯穿设有第一转轴9,第一转轴9的表面设有螺旋状凹槽8,第一转轴9通过转动机构与圆形卡块7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9贯穿于右侧圆形卡块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0,右侧支撑架1的右侧中央嵌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第二转轴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5,主动轮5与从动轮10之间通过传动皮带6传动连接;左侧支撑架1的左侧中央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3,第一转轴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2,第二齿轮12与第一齿轮13之间通过传动皮带6传动连接,且第二齿轮12的左侧中央贯穿设有八边形盲孔11,八边形盲孔11内腔配套连接有八边形连接器14,八边形连接器14的左侧中央固定连接有摇手15;支撑架1的底部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刹车万向轮,支撑架1的底部中央通过真空发生器设有真空吸盘,真空吸盘的顶部通过电动伸缩杆与支撑架1的底部相连,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圆环和止动环,转动圆环的外壁与圆形卡块7的内腔固定,止动环的内壁与第一转轴9的外壁固定,转动圆环与止动环之间通过棘轮棘爪啮合。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架1和半圆形限位槽2将圆形卡块7卡合于半圆形限位槽2中,左右两侧圆形卡块7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9,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圆环和止动环,转动圆环的外壁与圆形卡块7的内腔固定,止动环的内壁与第一转轴9的外壁固定,转动圆环与止动环之间通过棘轮棘爪啮合,防止第一转轴9反向转动导致电力线松散,第一转轴9的右侧端部通过从动轮10和传动皮带6与和伺服电机3、第二转轴4相连的主动轮5之间传动连接,使得伺服电机3工作后带动第一转轴9转动,且第一转轴9表面设有螺旋状凹槽8,利于将电力线均匀缠绕在第一转轴9的外壁,第一转轴9的左侧端部通过第一齿轮13、传动皮带6和第二齿轮12传动连接,避免收卷电力线时出现晃动,且第二齿轮12的左侧中央设有八边形盲孔11,八边形盲孔11内通过八边形连接器14连接有摇手15,可以手动操作将电力线卷绕,卷绕后通过刹车万向轮移动支撑架1即可将电力线输送至指定地点,省时省力,支撑架1的底部中央通过真空发生器设有真空吸盘,真空吸盘的顶部通过电动伸缩杆与支撑架1的底部相连,工作时能够固定在某地,避免移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采用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出一种新型电力线用绕线装置,摒弃了目前电力线收卷使用人工作业费时费力的情况,本技术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架和半圆形限位槽将圆形卡块卡合于半圆形限位槽中,左右两侧圆形卡块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右侧端部通过从动轮和传动皮带与和伺服电机、第二转轴相连的主动轮之间传动连接,使得伺服电机工作后带动第一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配套设有半圆形限位槽(2),所述半圆形限位槽(2)的内腔配套卡合有圆形卡块(7),左右两侧所述圆形卡块(7)之间贯穿设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的表面设有螺旋状凹槽(8),所述第一转轴(9)通过转动机构与圆形卡块(7)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9)贯穿于右侧圆形卡块(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0),右侧所述支撑架(1)的右侧中央嵌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所述第二转轴(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5),所述主动轮(5)与从动轮(10)之间通过传动皮带(6)传动连接;左侧所述支撑架(1)的左侧中央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转轴(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与第一齿轮(13)之间通过传动皮带(6)传动连接,且第二齿轮(12)的左侧中央贯穿设有八边形盲孔(11),所述八边形盲孔(11)内腔配套连接有八边形连接器(14),所述八边形连接器(14)的左侧中央固定连接有摇手(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配套设有半圆形限位槽(2),所述半圆形限位槽(2)的内腔配套卡合有圆形卡块(7),左右两侧所述圆形卡块(7)之间贯穿设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的表面设有螺旋状凹槽(8),所述第一转轴(9)通过转动机构与圆形卡块(7)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9)贯穿于右侧圆形卡块(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0),右侧所述支撑架(1)的右侧中央嵌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所述第二转轴(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5),所述主动轮(5)与从动轮(10)之间通过传动皮带(6)传动连接;左侧所述支撑架(1)的左侧中央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转轴(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与第一齿轮(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牛永志董春林何大兵单正争钱堃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定远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