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绒储料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345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绒储料罐,涉及物料存储技术领域,植绒储料罐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上部设置有出风口;植绒储料罐的下部为漏斗状结构;植绒储料罐的下部设置有若干用于配合形成旋转风向的进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绒储料罐,通过对植绒储料罐的结构设计使得进入植绒储料罐中的风变为旋转风,因此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储料罐中的短纤维无法全部吹出的问题,有效提高储料罐中短纤维的利用率及植绒的生产效率。

Flocking tan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ocking storage tank,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terial storage. The lower part of the flocking storag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the upp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the lower part of the flocking storage tank is funnel-shaped structur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flocking storage tank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air inlets for forming a rotating wind direction. The flocking storage tank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hanges the wind entering the flocking storage tank into a rotating wind through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flocking storage tank,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short fibers in the storage tank in the prior art can not be blown out completely,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short fibers in the storage tank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flo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绒储料罐
本技术涉及物料存储
,尤其涉及一种植绒储料罐。
技术介绍
植绒是一种将短纤维(长度一般为0.03~0.5cm)垂直固定于涂有粘合剂的基材上的方法。植绒的原理是利用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使绒毛带上负电荷,把需要植绒的物体放在零电位或接地条件下,绒毛受到异电位被植物体的吸引,呈垂直状加速飞升到需要植绒的物体表面上,由于被植物体涂有胶粘剂,绒毛就被垂直粘在被植物体上。由于给产品植绒后具有立体感强、手感柔和、豪华高贵、耐摩擦等特点,因此植绒技术在不同产品的生产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进行植绒操作时,将短纤维放入储料罐中备用。现有技术中,储料罐多为平底设计,这就容易导致设备运行过程中下进上出的风向无法将短纤维完全吹出,使得储料罐中的短纤维有大量剩余,造成物料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短纤维的加料次数,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植绒储料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储料罐中的短纤维无法全部吹出的问题,有效提高储料罐中短纤维的利用率及植绒的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植绒储料罐,所述植绒储料罐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植绒储料罐的上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植绒储料罐的下部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植绒储料罐的下部设置有若干用于配合形成旋转风向的所述进风口。本技术提供的植绒储料罐,优选地,若干所述进风口包括一个第一进风口和两个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植绒储料罐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设置于所述植绒储料罐的下部侧壁上。本技术提供的植绒储料罐,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风输送入所述植绒储料罐内的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包括母管、两个与所述母管连通的子管;所述母管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一个所述子管与一个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本技术提供的植绒储料罐,优选地,所述母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子管的内径。本技术提供的植绒储料罐,优选地,两个所述子管的出风口端伸入所述植绒储料罐内部;两个所述子管的出风口端顺旋转风向倾斜。本技术提供的植绒储料罐,优选地,所述植绒储料罐的出风口为倒漏斗状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植绒储料罐,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植绒储料罐的支架;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若干用于移动所述支架的移动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植绒储料罐,优选地,所述移动装置为滑轮。本技术提供的植绒储料罐,优选地,所述植绒储料罐包括用于储存物料的本体,所述本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本技术提供的植绒储料罐,优选地,所述植绒储料罐包括用于储存物料的本体,所述本体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降低所述本体内壁摩擦系数的内衬板。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植绒储料罐,通过将植绒储料罐的下部设计为漏斗状结构,并且在植绒储料罐的下部设置若干用于配合形成旋转风向的进风口;因此,进入植绒储料罐中的风变为旋转风,旋转风利用自身风向优势可将位于植绒储料罐中任意位置的短纤维吹出,因此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储料罐中的短纤维无法全部吹出的问题,有效提高储料罐中短纤维的利用率及植绒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植绒储料罐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植绒储料罐本体内部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植绒储料罐下部设置有进风口1,植绒储料罐的上部设置有出风口2,进风口1和出风口2连通;植绒储料罐的下部为漏斗状结构;植绒储料罐的下部设置有若干用于配合形成旋转风向的进风口1。通过将植绒储料罐的下部设计为漏斗状结构,并且在植绒储料罐的下部设置若干用于配合形成旋转风向的进风口1。因此,进入植绒储料罐中的风变为旋转风,旋转风利用自身风向优势可将位于植绒储料罐中任意位置的短纤维吹出,因此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储料罐中的短纤维无法全部吹出的问题,有效提高储料罐中短纤维的利用率,避免植绒储料罐中由于残留短纤维而造成的浪费;同时可降低向植绒储料罐中添加短纤维的次数,提高生产效率。优选地,如图1所述,若干进风口1包括一个第一进风口11和两个第二进风口12;第一进风口11设置于植绒储料罐的底部;两个第二进风口12相对设置于植绒储料罐的下部侧壁上。通过在植绒储料罐的底部设置第一进风口11,在植绒储料罐的下部侧壁上设置第二进风口12,配合形成旋转风的进风口位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实用性强,实现进风口1位置的最优化设计。优选地,如图1所示,植绒储料罐还包括用于将风输送入植绒储料罐中的进风管道3;进风管道3包括母管31、两个与母管31连通的子管32;母管31与第一进风口11连通;一个子管32与一个第二进风口12连通。通过设置母管31,然后在母管31上设置两个子管32形成三个进风管道;进风系统的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优选地,如图1所示,母管31的内径大于子管32的内径。母管31的内径大于子管32的内径,因此进风管道中的风进入植绒储料罐时母管风处与子管风处易形成能压差;母管风处的能压低于子管风处的能压,因此使得子管风不断向母管风靠近,由于子管风本身具有一个初始运动风向,且两个子管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因此易于旋转风的形成。优选地,如图2所示,子管32的出风口端伸入植绒储料罐内部;位于植绒储料罐内部的子管32顺旋转风向倾斜。将子管32的出风口端伸入植绒储料罐且顺旋转风向倾斜,使得子管风进入植绒储料罐时即沿旋转风向运动,加快旋转风的形成,使得植绒储料罐中易于形成稳定的旋转风。优选地,如图1所示,植绒储料罐包括用于储存物料的本体6,本体6的横截面为圆形。将本体6的横截面为圆形,植绒储料罐的内壁各处均具有弧度,具有弧度的内壁不利于短纤维的积存,因此有效避免植绒储料罐中短纤维的残留,有利于旋转风将短纤维从植绒储料罐中全部吹出。优选地,如图1所示,植绒储料罐的出风口2为倒漏斗状结构;具体地,出风口2包括过渡机构21和出风管道22。将出风口2设置为倒漏斗状结构,倒漏斗状的下开口与植绒储料罐的上开口相吻合,利于本体6中的短纤维吹出植绒储料罐,使得植绒储料罐的上部绒毛能够全部吹出;过渡机构21有利于将植绒储料罐中的短纤维逐渐收集,过渡到出风管道22中;出风管道22有利于将短纤维集中吹出,增大短纤维的吹出速度,使得短纤维能够较分散的从出风管道22中吹出,提高短纤维在植绒产品上的均匀度。优选地,如图1所示,植绒储物罐还包括用于固定植绒储料罐的支架4;支架4底部设置有若干用于移动支架的移动装置5。具体地,移动装置5为滑轮。通过在支架4上安装移动装置5,便于植绒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绒储料罐,所述植绒储料罐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上部设置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绒储料罐的下部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植绒储料罐的下部设置有若干用于配合形成旋转风向的所述进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绒储料罐,所述植绒储料罐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上部设置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绒储料罐的下部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植绒储料罐的下部设置有若干用于配合形成旋转风向的所述进风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绒储料罐,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进风口包括一个第一进风口和两个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植绒储料罐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设置于所述植绒储料罐的下部侧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绒储料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风输送入所述植绒储料罐内的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包括母管、两个与所述母管连通的子管;所述母管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一个所述子管与一个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绒储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子管的内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灵怡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