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割装置用的夹具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311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割装置用的夹具结构,切割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多道相平行设置的第一通槽,夹具固定在第一通槽内,在基座上垂直于第一通槽设置有第二通槽,切割用的刀片设置在第二通槽中并可沿第二通槽往复运动,夹具包括本体,在本体朝向刀片的一侧设置有可紧固的夹爪,本体上方设置有固定连接本体与基座的紧固件,在夹具的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翼板,在翼板上开有竖直通孔,在基座上位于第一通槽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限位柱穿过竖直通孔再插入限位孔,用于限定夹具在基座上的水平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克服切割过程中夹持不稳、夹具容易晃动的问题,提高了切割质量,保证了检测实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A Fixture Structure for Cut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ixture structure for a cutting device. The cutting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first passage grooves. The fixture is fixed in the first passage groove, a second passage groove is arranged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passage groove on the base, and the cutting blade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passage groove and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along the second passage groove. One side of the blade is provided with a fastening claw, a fastener fixed to connect the body and the base is arranged above the body, a w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dy of the clamp, a vertical through-hole is opened on the wing plate, and a number of limit hole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as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ength of the first through-hole. The limit column passes through the vertical through-hole and then inserts the limit hole to limit the clamp on the base. Horizontal movement. The utility model can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unstable clamping and easy jiggling of clamps in the cutting process, improve the cutting quality and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testing experi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割装置用的夹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割装置用的夹具结构。
技术介绍
在检测实验室中,为了观察或者检测产品的切面状态,或者内部结构层次等,需要对待检产品进行切割,但是实验室用的小型切割装置由于体积小、结构简单,在切割时易产生晃动,尤其是水平方向上的平移,会导致切面不够平整,进而影响正常的产品检测,例如金相检测等方面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切割装置用的夹具结构,能够克服切割过程中夹持不稳、夹具容易晃动的问题,提高了切割质量,保证了检测实验工作的正常进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切割装置用的夹具结构,切割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多道相平行设置的第一通槽,夹具固定在所述第一通槽内,在基座上垂直于所述第一通槽设置有第二通槽,切割用的刀片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槽中并可沿所述第二通槽往复运动,所述夹具包括本体,在本体朝向所述刀片的一侧设置有可紧固的夹爪,本体上方设置有固定连接本体与基座的紧固件,在所述夹具的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翼板,在所述翼板上开有竖直通孔,在所述基座上位于所述第一通槽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限位柱穿过所述竖直通孔再插入限位孔,用于限定夹具在基座上的水平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竖直通孔、限位孔内均开有螺纹,所述限位柱为螺纹杆。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夹具结构,是通过在夹具与切割装置的基座之间设定限位结构,从而提高夹具与基座间的连接稳固度,并且克服了夹具受力容易在水平方向平移的问题,进而保证了整个切割过程的稳定进行,提高了切割质量。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夹具结构在切割装置上的设置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基座,11、第一通槽,12、第二通槽,13、限位孔;2、夹具,21、本体,22、夹爪,23、紧固件,24、翼板,25、竖直通孔,26、限位柱;3、刀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切割装置用的夹具结构,切割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多道相平行设置的第一通槽11,夹具2固定在所述第一通槽11内,在基座1上垂直于所述第一通槽11设置有第二通槽12,切割用的刀片3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槽12中并可沿所述第二通槽12往复运动,所述夹具2包括本体21,在本体21朝向所述刀片3的一侧设置有可紧固的夹爪22,本体21上方设置有固定连接本体21与基座1的紧固件23,这一紧固件23贯穿本体21,旋紧后可抵死在所述基座1表面进而固定连接本体21与基座1。在所述夹具2的本体21的两侧设置有翼板24,在所述翼板24上开有竖直通孔25,在所述基座1上位于所述第一通槽11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13,限位柱26穿过所述竖直通孔25再插入限位孔13,用于限定夹具2在基座1上的水平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座1与夹具2本体21间的结合效果,所述竖直通孔25、限位孔13内均开有螺纹,也就是说均为螺纹孔,所述限位柱26为螺纹杆。可知,本技术的夹具结构,是通过在夹具2与切割装置的基座1之间设定限位结构,从而提高夹具2与基座1间的连接稳固度,并且克服了夹具2受力容易在水平方向平移的问题,进而保证了整个切割过程的稳定进行,提高了切割质量。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切割装置用的夹具结构,切割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多道相平行设置的第一通槽,夹具固定在所述第一通槽内,在基座上垂直于所述第一通槽设置有第二通槽,切割用的刀片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槽中并可沿所述第二通槽往复运动,所述夹具包括本体,在本体朝向所述刀片的一侧设置有可紧固的夹爪,本体上方设置有固定连接本体与基座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具的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翼板,在所述翼板上开有竖直通孔,在所述基座上位于所述第一通槽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限位柱穿过所述竖直通孔再插入限位孔,用于限定夹具在基座上的水平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割装置用的夹具结构,切割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多道相平行设置的第一通槽,夹具固定在所述第一通槽内,在基座上垂直于所述第一通槽设置有第二通槽,切割用的刀片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槽中并可沿所述第二通槽往复运动,所述夹具包括本体,在本体朝向所述刀片的一侧设置有可紧固的夹爪,本体上方设置有固定连接本体与基座的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伟戈统宋国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