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互式智能救生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3011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互式智能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控制系统、动力系统、通讯系统、探测系统、蓄电池、交互装置;所述救生圈本体为U型空心壳体,其上端面开设多个槽孔,每个槽孔配置一个密封盖;所述控制系统作为控制核心安装于救生圈本体内部;所述动力系统对称地安装于救生圈本体的支腿内;所述通讯系统的主机部件安装于救生圈本体内部,探测部件安装于救生圈本体顶部;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救生圈本体内部,为智能救生圈用电设备提供电源;所述交互装置包括按钮、显示屏和语音设备,安装于救生圈本体外部,为落水者提供交互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自动探测水域目标并生成航行路线,方便落水者操作,能通过第一落水者救助其它落水者。

An Interactive Intelligent Lifebuo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ractive intelligent life-saving ring, which comprises a life-saving ring body, a control system, a power system,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 detection system, a battery and an interactive device; the life-saving ring body is a U-shaped hollow shell with multiple grooves on its upper end face, and each groove hole is equipped with a sealing cover; the control system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life-saving ring body as a control core; The force system is symmetrically mounted in the leg of the lifebuoy body; the main part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mounted inside the lifebuoy body, and the detection part is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lifebuoy body; the storage battery is mounted inside the lifebuoy body to provide power for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lifebuoy; the interactive device includes buttons, display screens and voice equipment, and is mounted outside the lifebuoy body. The unit provides an interactive interface for the falling water.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utomatic detection of water targets and generation of navigation routes, convenient operation for the lander, and rescuing other landers through the first la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互式智能救生圈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救生设备的控制
,尤其是一种交互式智能救生圈,用于水域自动救助落水者。
技术介绍
传统救生圈仅仅能提供浮力,起到半支撑作用,适用于安全平静的水域,当海域风浪大时,远距离落水者获取救生圈成为难题,而且当落水者体力不支时,获得救生圈也只能等待再次救援。针对传统救生圈传送困难、准确度低、耗时长等问题,智能救生圈应运而生,申请号2018109249770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机器人救生圈包括有救生圈壳体、导航系统、监测系统、传感器系统、控制系统和通讯模组,通过通讯模组智能遥控,传感器系统感应人体及超声波传感器和监测系统,此机器人救生圈解决自主靠近落水的问题,但是该救生圈并无交互接口,不满足落水者就地操作需求,增大了远程操作者任务。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互式智能救生圈,通过设置交互装置,在自动救助落水者同时满足落水者就地操作需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互式智能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控制系统、动力系统、通讯系统、探测系统、蓄电池、交互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互式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救生圈本体(1)、控制系统(2)、动力系统(3)、通讯系统(4)、探测系统(5)、蓄电池(6)、交互装置(7);所述救生圈本体(1)为U型空心壳体,所述控制系统(2)作为控制核心安装于救生圈本体(1)内部,与动力系统(3)、通讯系统(4)、探测系统(5)和交互装置(7)相连接;所述动力系统(3)对称地安装于救生圈本体(1)尾部;所述通讯系统(4)的主机部件安装于救生圈本体(1)内部;所述蓄电池(6)安装于救生圈本体(1)内部,为智能救生圈用电设备提供电源;所述交互装置(7)安装于救生圈本体(1)外部,为用户提供操作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互式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救生圈本体(1)、控制系统(2)、动力系统(3)、通讯系统(4)、探测系统(5)、蓄电池(6)、交互装置(7);所述救生圈本体(1)为U型空心壳体,所述控制系统(2)作为控制核心安装于救生圈本体(1)内部,与动力系统(3)、通讯系统(4)、探测系统(5)和交互装置(7)相连接;所述动力系统(3)对称地安装于救生圈本体(1)尾部;所述通讯系统(4)的主机部件安装于救生圈本体(1)内部;所述蓄电池(6)安装于救生圈本体(1)内部,为智能救生圈用电设备提供电源;所述交互装置(7)安装于救生圈本体(1)外部,为用户提供操作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圈本体(1)分为头部(101)和尾部,其中尾部分为左支腿(102)和右支腿(103),所述头部(101)、左支腿(102)和右支腿(103)上端面各开设一个槽孔(104),每个槽孔(104)通过螺钉加载一个密封盖(106)实现救生圈本体(1)密封;所述左支腿(102)和右支腿(103)的尾端面各开设一个相同圆孔(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2)为ARM单片机,安装于救生圈本体(1)的头部(101)内,ARM单片机上连接有GNSS导航芯片、惯性测量单元和电源管理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3)包括两套型号相同的动力装置,每套动力装置包括无刷电机(301)、传动轴(302)、螺旋桨(303)、导水管(304)、密封轴承(305)和密封垫圈(306);所述左支腿(102)的尾端安装一套动力装置,右支腿(103)对称地安装一套动力装置;其中密封轴承(305)内环直径与所述传动轴(302)直径相匹配,通过定位槽固定于所述传动轴(302)中段部位;所述密封轴承(305)外环直径与左支腿(102)和右支腿(103)尾端面上的圆孔(105)相匹配,通过定位槽固定于圆孔(105)中,每个密封轴承(305)的两侧各安装一个密封垫圈(306);所述传动轴(302)外端固定连接螺旋桨(303),内端与无刷电机(301)输出轴同心固定连接;所述左支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无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