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299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及方法,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下板与推动架相连,下板底部连接有多个脚轮,下板上表面设置导轨,上板下表面设置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在下板的后端设有第六液压杆,第六液压杆用于驱动上板与下板在水平面内相对滑动;上板上表面设有竖向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与上板固定连接;上板上表面还设有多个竖向的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与上板固定连接;下板后侧的两个边角处均设有竖向的第四液压缸,下板前侧的两个边角处均设有竖向的第五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第四液压缸、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均朝下设置,且在下板上设有供各个液压杆穿过的U形槽。

A Hydraulic Lifting Platform for Building Climbing and Its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oor climbing hydraulic lifting platform and method, including a horizontal upper plate and a lower plate,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frame, a plurality of casters are connec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plate, guideways are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ower plate, sliders are arrang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upper plate and sliding connections are arranged on the guide rail; a sixth hydraulic rod is arranged at the back end of the lower plate, and the sixth hydraulic rod is used to drive the upper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in the water plane. Relative sliding; there are vertical first and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s on the surface of the upper plate,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s are fixed with the upper plate; there are also several vertical third hydraulic cylinders on the surface of the upper plate, and the third hydraulic cylinder is fixed with the upper plate; there are vertical fourth hydraulic cylinders on both sides of the rear side of the lower plate, and there are vertical fourth hydraulic cylinders on both sides of the front side of the lower plate. The piston rods of the fifth hydraulic cylinder, the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the third hydraulic cylinder, the fourth hydraulic cylinder and the fifth hydraulic cylinder are all set downward, and a U-shaped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plate for each hydraulic rod to pass throu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货物搬运爬楼
,特别是涉及一种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及方法。
技术介绍
生活中,在搬运货物时通常有很多种选择,人工搬运、电梯运输、货车搬运、船舶运输和航空运输。在选择使用何种搬运方式时,要视具体情况具体而定,就比如:货物的贵重与否,搬运时间的长短与否,搬运距离的长短等将会直接决定使用何种搬运方式和使用的搬运工具。就拿高楼搬运情况而言,通常高楼中都配有专门货运电梯,普通的小高楼也有客运与货运兼用的电梯。即便如此,在特定情况下,货物的搬运往往成为一个难题。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通常7层以下的楼房不装电梯。专利技术人发现对于这样的楼房,在货物搬运的时候,通常选择人工搬运。对于尺寸小、轻一点的货物,搬运起来不太费事,但对于尺寸大、重一点的货物,搬运起来就很费劲。出于安全等各方面的考虑,学校教学楼等通常都不会超过6层,电梯往往不会安装在大多教学楼当中。当安放各种教学设备的时候,通常需要依靠人力,将设备搬运上楼,对于稍重一点的设备,搬运起来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及方法,其利用液压系统实现水平运动和垂直升降的组合运动来进行爬楼,可以解决大尺寸、大重量物品在无电梯情况下上楼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爬楼液压举升平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下板与推动架相连,下板底部连接有多个脚轮,下板上表面设置导轨,上板下表面设置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在所述的下板的后端设有第六液压杆,所述的第六液压杆用于驱动上板与下板在水平面内相对滑动;所述上板上表面设有多个竖向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与上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板上表面还设有多个竖向的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与上板固定连接;第一、第二液压缸的工作行程小于第三液压缸的工作行程;所述下板后侧的两个边角处均设有竖向的第四液压缸,下板前侧的两个边角处均设有竖向的第五液压缸,第四液压缸和第五液压缸顶部与折板固定连接;第四液压缸的工作行程大于第五液压缸的工作行程;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第四液压缸、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均朝下设置,且在下板上设有供各个液压杆穿过的槽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一个提升板固定相连,提升板在第二液压缸回缩过程中,带动提升板向上运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爬楼液压举升平台的爬楼方法,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在楼层内对货物运输时,直接推动推动架,在下板底部脚轮的配合下,移动整个装置到第一层台阶下方的地面位置,上板略高于第一层台阶的高度;第二,第六液压缸推动上板向前移动,使得上板部分置于第一层台阶上;第三,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顶在第一层台阶上,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略高于第一台阶,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顶在地面上,使得上板支撑稳固;第四,第四液压缸、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活塞杆顶在第一层台阶下方的地面上,整个车架以及下板被顶起;同时,第二液压缸回缩;第五、第二液压缸不动,第四液压缸、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回缩;第六、第六液压缸的活塞杆回缩,带动下板前移;第七、第四液压缸、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第四液压缸顶在第一层台阶上,第五液压缸顶在地面上,支撑整个装个平台;第八,第一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回缩,整个平台完成一个循环,此时,上板略高于第二层台阶的高度;再次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八,直到整个车辆到达楼梯的最顶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爬楼液压举升平台,设置上板和下板,在上板和下板均配置竖向液压缸可以实现垂直升降运动,在上板配置水平液压缸可以实现水平运动,最终实现利用液压系统使平台进行水平运动和垂直升降的组合运动来进行爬楼,可以解决大尺寸、大重量物品在无电梯情况下上楼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爬楼液压举升平台,上板和下板采用不同尺寸制成,上板用于承载重物,下板用于承载整体重量,将两者设置成不同尺寸,不仅有助于运行过程中平稳性的保持,而且也有助于结构的合理布局,还减轻了自身重量。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爬楼液压举升平台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爬楼液压举升平台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爬楼液压举升平台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去掉外部壳体的内部结构轴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去掉外部壳体的内部结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去掉外部壳体的内部结构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去掉外部壳体的内部结构俯视图;图中,1上壳,2两侧空壳,3上壳盖,4螺栓,5电机,6螺栓,7圆柱导轨,8提升装置,9法兰,10螺母,11液压缸,12支撑柱,13扶手,14螺母,15连接板,1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7液压阀块基座,18导向柱,19液压缸,20液压缸,21螺栓,22上板,23下板,24液压缸,25脚轮,26滑块,27阀块,28螺母,29液压缸,30液压泵;31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对于没有电梯的楼房或者运输物品尺寸、重量超过电梯承载的情况下,运输大尺寸、大重量物品上楼时大多需要依靠人力搬抬,这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搬运过程异常困难,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爬楼液压举升平台。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板22和下板23,下板23底部连接有多个脚轮25,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脚轮25设置4个,将4个脚轮中至少2个脚轮设置为万向轮。进一步的,下板23上表面设置导轨,上板下表面设置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导轨可以采用图中的圆柱导轨7的形式;不难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导轨还可以采用别的形式,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进行选择。进一步的,下板23的上表面设有竖向的导向柱18,上板22设有滑槽,导向柱18穿过滑槽设置;滑槽的设置方向与导轨的设置方向一致;本实施例中,实施导向柱的目的主要为了对上板和下板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进一步的,上板22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竖向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均朝下设置;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缸体与上板依靠螺栓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各设置1个,具体见附图中的液压缸31和液压缸20,液压缸31为第一液压缸,液压缸20为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顶部等高。更近一步的,在上板22上表面还设有多个竖向的第三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其特征是,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下板与推动架相连,下板底部连接有多个脚轮,下板上表面设置导轨,上板下表面设置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在所述的下板的后端设有第六液压杆,所述的第六液压杆用于驱动上板与下板在水平面内相对滑动;所述上板上表面设有多个竖向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与上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板上表面还设有多个竖向的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与上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板后侧的两个边角处均设有竖向的第四液压缸,下板前侧的两个边角处均设有竖向的第五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第四液压缸、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均朝下设置,且在下板上设有供各个液压杆穿过的U形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其特征是,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下板与推动架相连,下板底部连接有多个脚轮,下板上表面设置导轨,上板下表面设置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在所述的下板的后端设有第六液压杆,所述的第六液压杆用于驱动上板与下板在水平面内相对滑动;所述上板上表面设有多个竖向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与上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板上表面还设有多个竖向的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与上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板后侧的两个边角处均设有竖向的第四液压缸,下板前侧的两个边角处均设有竖向的第五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第四液压缸、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均朝下设置,且在下板上设有供各个液压杆穿过的U形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一个提升板固定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其特征是,第一、第二液压缸的工作行程小于第三液压缸的工作行程;第四液压缸的工作行程大于第五液压缸的工作行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其特征是,所述下板上表面设有竖向的导向柱,上板设有滑槽,导向柱穿过滑槽设置;所述滑槽的设置方向与导轨的设置方向一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其特征是,所述上板固定有多个阀块,阀块内部设有流通通路,阀块与液压泵连接,液压泵与电机连接;所述的阀块用于控制各个液压缸。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楼液压举升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推动架包括设置在下板后侧的竖向支撑柱,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