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科用牵引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578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症科用牵引床,其结构包括上床架、下床架、下床架一、下床架二、竖直支架、U型支架、万向轮、靠板、挂杆、上夹脚、上夹脚梁、下夹脚、下夹脚梁、滑动件、伸缩装置和附属床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重症科用牵引床,通过设置伸缩装置,后点击升降器的开关,作用于油泵,使油箱内的液压油能够通过液缸管压力于液压缸,从而通过活塞推动活塞杆,来达到对床长度的调节,解决了无法调节床长度的问题,通过设置附属床架,从扣件取下,经过转轴贯穿连接块一进行转动,即可将折架一与折架二铺平长开平放,放置于地板即可休息,解决了无法使在照顾病人时累了可方便休息的问题。

A traction bed for severe Depart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ction bed for severe medicin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frame, a lower frame, a lower frame, two lower frames, a vertical support, a U-shaped support, a universal wheel, a supporting plate, a hanging rod, an upper clamp foot, an upper clamp foot beam, a lower clamp foot beam, sliding parts, a telescopic device and an auxiliary bed frame. The traction bed for severe medicin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telescopic device. After clicking on the switch of the elevator and acting on the oil pump, the hydraulic oil in the tank can be pressed on the hydraulic cylinder through the cylinder tube, thus the piston can push the piston rod to adjust the length of the bed,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length of the bed can not be adjusted. By setting up the auxiliary bed frame, removing the fastener and rotating through the connecting block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the folding frame can be one and the folding frame can be two. It can be laid on the floor to rest.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patients can not be easily rested when they are ti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科用牵引床
本技术是一种重症科用牵引床,属于牵引床领域。
技术介绍
牵引床是一种是采用机械传动实行牵引的一种新颖器械。应用人体生理学与机械物理学科学结合特点,为了提高其使用性能与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重症科用牵引床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无法使在照顾病人时累了可方便休息的问题,无法调节床长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重症科用牵引床,以解决无法使在照顾病人时累了可方便休息的问题,无法调节床长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重症科用牵引床,包括上床架、下床架、下床架一、下床架二、竖直支架、U型支架、万向轮、靠板、挂杆、上夹脚、上夹脚梁、下夹脚、下夹脚梁、滑动件、伸缩装置和附属床架,所述下床架一设置在上床架右边底端且与上床架进行焊接,所述下床架二设置在上床架左边底端且与上床架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下床架一和下床架二之间底端设置有伸缩装置,且伸缩装置与下床架一和下床架二进行焊接,所述竖直支架设置在下床架底端角落且与下床架进行焊接,所述U型支架设置在竖直支架底端且与竖直支架进行焊接,所述万向轮设置在U型支架和竖直支架底端且与U型支架和竖直支架进行焊接,所述靠板设置在前端且与上床架进行焊接,所述挂杆设置在上床架右端且与上床架进行焊接,所述附属床架设置在挂杆右端且与挂杆进行插接,所述下夹脚梁设置在下床架一后端中部且与下床架一进行焊接,所述下夹脚设置在下夹脚梁后端上部且与下夹脚梁进行焊接,所述上夹脚梁贯穿下夹脚梁顶部且上端露出与下夹脚梁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上夹脚设置在上夹脚梁顶端且与上夹脚梁进行焊接,所述滑动件设置在下床架顶端且与下床架进行焊接,所述开关设置于下床架一左端中部且与下床架一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附属床架由折架一、折架二、挂件、凸块、转轴和连接块一组成,所述折架一和折架二顶端左右两边均设置有挂件并且与折架一和折架二进行焊接,所述凸块设置于折架一和折架二底端且与折架一和折架二进行焊接,所述转轴贯穿连接块一末端内部且与连接块一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挂件设置在挂杆右端且与挂杆进行插接,所述伸缩装置由框架、驱动电机、油箱、油泵、液缸管、电源线、连接块二、液压缸、活塞杆和固块组成,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框架内部底端左边且与框架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油箱设置在框架内部底端右边且与框架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油泵设置在框架内部底端右边且与框架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油泵设置在油箱右边,所述液缸管设置于液压缸之间且与液压缸嵌入配合,所述电源线设置在驱动电机前端且与驱动电机进行焊接,所述连接块二设置在液压缸前端且与液压缸进行焊接,所述液压缸内部滑动连接活塞杆且活塞杆贯穿液压缸,所述固块设置在活塞杆杆头处且与活塞杆进行焊接,所述固块设置在下床架二前端左右两边且与下床架二进行焊接。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设置的滚轮表面套有橡胶层且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上夹脚与下夹脚表面套有海绵层且海绵层厚度为5mm。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与下床架一连接处支架设置有橡胶绝缘层。进一步地,所述上夹脚梁与下夹脚梁之间设置有伸缩件。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的型号为HSG。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材质为不锈钢。本技术的一种重症科用牵引床,通过设置伸缩装置,后点击升降器的开关,作用于油泵,使油箱内的液压油能够通过液缸管压力于液压缸,从而通过活塞推动活塞杆,来达到对床长度的调节,解决了无法调节床长度的问题,通过设置附属床架,从扣件取下,经过转轴贯穿连接块一进行转动,即可将折架一与折架二铺平长开平放,放置于地板即可躺下休息,解决了无法使在照顾病人时累了可方便休息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伸缩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附属床架结构示意图。图中:上床架-1、下床架-2、下床架一-21、下床架二-22、伸缩装置-3、框架-31、驱动电机-32、油箱-33、油泵-34、液缸管-35、电源线-36、连接块二-37、液压缸-38、活塞杆-39、固块-40、竖直支架-4、U型支架-5、万向轮-6、靠板-7、挂杆-8、附属床架-9、折架一-91、折架二-92、挂件-93、凸块-94、转轴-95、连接块一-96、上夹脚-10、上夹脚梁-11、下夹脚-12、下夹脚梁-13、滑动件-14、开关-1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重症科用牵引床:包括上床架1、下床架2、下床架一21、下床架二22、竖直支架4、U型支架5、万向轮6、靠板7、挂杆8、上夹脚10、上夹脚梁11、下夹脚12、下夹脚梁13、滑动件14、伸缩装置3和附属床架9,所述下床架一21设置在上床架1右边底端且与上床架1进行焊接,所述下床架二22设置在上床架1左边底端且与上床架1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下床架一21和下床架二22之间底端设置有伸缩装置3,且伸缩装置3与下床架一21和下床架二22进行焊接,所述竖直支架4设置在下床架2底端角落且与下床架2进行焊接,所述U型支架5设置在竖直支架4底端且与竖直支架4进行焊接,所述万向轮6设置在U型支架5和竖直支架4底端且与U型支架5和竖直支架4进行焊接,所述靠板7设置在前端且与上床架1进行焊接,所述挂杆8设置在上床架1右端且与上床架1进行焊接,所述附属床架9设置在挂杆8右端且与挂杆8进行插接,所述下夹脚梁13设置在下床架一21后端中部且与下床架一21进行焊接,所述下夹脚12设置在下夹脚梁13后端上部且与下夹脚梁13进行焊接,所述上夹脚梁11贯穿下夹脚梁13顶部且上端露出与下夹脚梁13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上夹脚10设置在上夹脚梁11顶端且与上夹脚梁11进行焊接,所述滑动件14设置在下床架2顶端且与下床架2进行焊接,所述开关15设置于下床架一21左端中部且与下床架一2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附属床架9由折架一91、折架二92、挂件93、凸块94、转轴95和连接块一96组成,所述折架一91和折架二92顶端左右两边均设置有挂件93并且与折架一91和折架二92进行焊接,所述凸块94设置于折架一91和折架二92底端且与折架一91和折架二92进行焊接,所述转轴95贯穿连接块一96末端内部且与连接块一96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挂件93设置在挂杆8右端且与挂杆8进行插接,所述伸缩装置3由框架31、驱动电机32、油箱33、油泵34、液缸管35、电源线36、连接块二37、液压缸38、活塞杆39和固块40组成,所述驱动电机32设置在框架31内部底端左边且与框架3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油箱33设置在框架31内部底端右边且与框架3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油泵34设置在框架31内部底端右边且与框架3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油泵34设置在油箱33右边,所述液缸管35设置于液压缸38之间且与液压缸38嵌入配合,所述电源线36设置在驱动电机32前端且与驱动电机32进行焊接,所述连接块二37设置在液压缸38前端且与液压缸38进行焊接,所述液压缸38内部滑动连接活塞杆39且活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科用牵引床,包括上床架(1)、下床架(2)、下床架一(21)、下床架二(22)、竖直支架(4)、U型支架(5)、万向轮(6)、靠板(7)、挂杆(8)、上夹脚(10)、上夹脚梁(11)、下夹脚(12)、下夹脚梁(13)、滑动件(14)和开关(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装置(3)和附属床架(9),所述下床架一(21)设置在上床架(1)右边底端且与上床架(1)进行焊接,所述下床架二(22)设置在上床架(1)左边底端且与上床架(1)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下床架一(21)和下床架二(22)之间底端设置有伸缩装置(3),且伸缩装置(3)与下床架一(21)和下床架二(22)进行焊接,所述竖直支架(4)设置在下床架(2)底端角落且与下床架(2)进行焊接,所述U型支架(5)设置在竖直支架(4)底端且与竖直支架(4)进行焊接,所述万向轮(6)设置在U型支架(5)和竖直支架(4)底端且与U型支架(5)和竖直支架(4)进行焊接,所述靠板(7)设置在前端且与上床架(1)进行焊接,所述挂杆(8)设置在上床架(1)右端且与上床架(1)进行焊接,所述附属床架(9)设置在挂杆(8)右端且与挂杆(8)进行插接,所述下夹脚梁(13)设置在下床架一(21)后端中部且与下床架一(21)进行焊接,所述下夹脚(12)设置在下夹脚梁(13)后端上部且与下夹脚梁(13)进行焊接,所述上夹脚梁(11)贯穿下夹脚梁(13)顶部且上端露出与下夹脚梁(13)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上夹脚(10)设置在上夹脚梁(11)顶端且与上夹脚梁(11)进行焊接,所述滑动件(14)设置在下床架(2)顶端且与下床架(2)进行焊接,所述开关(15)设置于下床架一(21)左端中部且与下床架一(2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附属床架(9)由折架一(91)、折架二(92)、挂件(93)、凸块(94)、转轴(95)和连接块一(96)组成,所述折架一(91)和折架二(92)顶端左右两边均设置有挂件(93)并且与折架一(91)和折架二(92)进行焊接,所述凸块(94)设置于折架一(91)和折架二(92)底端且与折架一(91)和折架二(92)进行焊接,所述转轴(95)贯穿连接块一(96)末端内部且与连接块一(96)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挂件(93)设置在挂杆(8)右端且与挂杆(8)进行插接,所述伸缩装置(3)由框架(31)、驱动电机(32)、油箱(33)、油泵(34)、液缸管(35)、电源线(36)、连接块二(37)、液压缸(38)、活塞杆(39)和固块(40)组成,所述驱动电机(32)设置在框架(31)内部底端左边且与框架(3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油箱(33)设置在框架(31)内部底端右边且与框架(3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油泵(34)设置在框架(31)内部底端右边且与框架(3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油泵(34)设置在油箱(33)右边,所述液缸管(35)设置于液压缸(38)之间且与液压缸(38)嵌入配合,所述电源线(36)设置在驱动电机(32)前端且与驱动电机(32)进行焊接,所述连接块二(37)设置在液压缸(38)前端且与液压缸(38)进行焊接,所述液压缸(38)内部滑动连接活塞杆(39)且活塞杆(39)贯穿液压缸(38),所述固块(40)设置在活塞杆(39)杆头处且与活塞杆(39)进行焊接,所述固块(40)设置在下床架二(22)前端左右两边且与下床架二(22)进行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科用牵引床,包括上床架(1)、下床架(2)、下床架一(21)、下床架二(22)、竖直支架(4)、U型支架(5)、万向轮(6)、靠板(7)、挂杆(8)、上夹脚(10)、上夹脚梁(11)、下夹脚(12)、下夹脚梁(13)、滑动件(14)和开关(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装置(3)和附属床架(9),所述下床架一(21)设置在上床架(1)右边底端且与上床架(1)进行焊接,所述下床架二(22)设置在上床架(1)左边底端且与上床架(1)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下床架一(21)和下床架二(22)之间底端设置有伸缩装置(3),且伸缩装置(3)与下床架一(21)和下床架二(22)进行焊接,所述竖直支架(4)设置在下床架(2)底端角落且与下床架(2)进行焊接,所述U型支架(5)设置在竖直支架(4)底端且与竖直支架(4)进行焊接,所述万向轮(6)设置在U型支架(5)和竖直支架(4)底端且与U型支架(5)和竖直支架(4)进行焊接,所述靠板(7)设置在前端且与上床架(1)进行焊接,所述挂杆(8)设置在上床架(1)右端且与上床架(1)进行焊接,所述附属床架(9)设置在挂杆(8)右端且与挂杆(8)进行插接,所述下夹脚梁(13)设置在下床架一(21)后端中部且与下床架一(21)进行焊接,所述下夹脚(12)设置在下夹脚梁(13)后端上部且与下夹脚梁(13)进行焊接,所述上夹脚梁(11)贯穿下夹脚梁(13)顶部且上端露出与下夹脚梁(13)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上夹脚(10)设置在上夹脚梁(11)顶端且与上夹脚梁(11)进行焊接,所述滑动件(14)设置在下床架(2)顶端且与下床架(2)进行焊接,所述开关(15)设置于下床架一(21)左端中部且与下床架一(2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附属床架(9)由折架一(91)、折架二(92)、挂件(93)、凸块(94)、转轴(95)和连接块一(96)组成,所述折架一(91)和折架二(92)顶端左右两边均设置有挂件(93)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