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牵引用抬高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50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下肢牵引用抬高垫,包括基座和垫本体,垫本体上一体成型有用于放置下肢的凹槽和斜面,基座上铰接有连接板,垫本体的斜面端与连接板连接,基座内设有用于驱动垫本体升降的动力机构,基座内设有用于支撑垫本体的支撑杆,支撑杆由至少两个连杆滑动套接组成,首尾两个连杆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抬高垫的高度进行调节,以利于患者下肢的康复。

Lifting pad for lower limb trac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and discloses a lower extremity traction lifting pad,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pad body. The pad body is integrally shaped with grooves and inclined surfaces for placing lower extremities. A connecting plate is articulated on the base, and the inclined end of the pad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A power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lifting of the pad body is provided in the base, and a supporting pad body is provided in the base. The supporting rod is composed of at least two sliding sleeves of connecting rods, and an elastic member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last two connecting rods. The invention can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lifting pad to facilita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lower limbs of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牵引用抬高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了一种下肢牵引用抬高垫。
技术介绍
下肢受伤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为了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下肢肿胀和病人痛苦,通常需要将患者的下肢抬高。传统的下肢抬高方法是将衣物、枕头或者被子垫在患者受伤的下肢下,以达到抬高的目的。但此方式由于衣物、枕头或者被子本身比较软,当患者的下肢放上去之后,很容易产生凹陷,导致抬高高度下降,不利于患者下肢恢复;而且像衣物、枕头或者被子类的物品堆到一定高度后,稳定性较差,容易产生摇晃,患者下肢放上去之后,由于固定不稳,易对患者下肢造成二次伤害,不利于患者恢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下肢抬高方法多使用布朗式架作为下肢抬高的工具,且通常采用脱脂绷带环形套叠式缠绕,以便将患者下肢固定在布朗式架上,但此方式需要使用较多的绷带,导致制作成本高、耗时多,且由于绷带粗糙,柔软性差,不易更换清洗,长期使用,易引起感染;而且常规的布朗式架高度都是固定的,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调节其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牵引用抬高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布朗式架抬高下肢存在高度无法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下肢牵引用抬高垫,包括基座和垫本体,垫本体上一体成型有用于放置下肢的凹槽和斜面,基座上铰接有连接板,垫本体的斜面端与连接板连接,基座内设有用于驱动垫本体升降的动力机构,基座内设有用于支撑垫本体的支撑杆,支撑杆由至少两个连杆滑动套接组成,首尾两个连杆之间连接有弹性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有益效果:1、设置凹槽与斜面,患者可将下肢放于凹槽上,通过凹槽对患者下肢起到限位作用,斜面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患者放置大腿,以便其膝盖能够弯曲。2、设置连接板,利用连接板将垫本体连接在基座上,再通过动力机构驱动垫本体升降,由于连接板铰接在基座上,可使垫本体的斜面端也形成铰接,当动力机构驱动时,垫本体可与连接板6一起绕铰接点转动,从而实现该抬高垫高度的调节,以适应患者的治疗情况,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3、设置支撑杆,利用支撑杆对垫本体进行支撑,且利用连杆滑动套接成支撑杆,当动力机构驱动垫本体升降时,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力能够帮助连杆进行滑动,以便于根据垫本体的高度调节支撑杆的长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支撑作用,即:当升高垫本体时,通过弹性件的弹力将上层连杆从下层连杆中推出,以增加支撑杆的长度,当降低垫本体时,通过垫本体的重量压缩上层连杆,通过上层连杆滑动压缩弹性件,以减小支撑杆的长度。此外,利用弹性件连接连杆形成支撑杆,可利用弹性件的弹性达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小刚性支撑对垫本体的磨损,延长垫本体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垫本体远离连接板一端上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垫本体上的底板,底板上固接有用于对患者脚限位的气囊,气囊呈向斜面开口的凹字形,气囊上设有放气阀,基座上设有用于给气囊充气的充气机构。患者下肢放在垫本体上后,为了使患者下肢更加稳定,将患者的脚放入到气囊的凹部,通过凹部对患者的脚进行限位,为了使稳定效果更佳,通过充气机构给气囊充气,使气囊体积增大至与患者的脚能够贴合,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即使治疗过程中出现晃动,气囊也可对患者的脚起到缓冲作用,达到保护的效果;同时可通过放气阀和充气机构,调节气囊凹部的空间大小,以适用于不同患者。进一步,所述充气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气筒,气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上固接有活塞杆,气筒上远离活塞杆的一侧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气筒与气囊之间连通有导管,导管上设有向气囊单向导通的单向阀。通过推拉活塞杆来滑动活塞板,以改变气筒内的气压,使外界空气通过单向进气阀间歇性地进入到气筒内,然后通过活塞板的压缩,经导管进入到气囊中,从而实现给气囊充气。进一步,所述气囊中设有加热件,基座上设有用于启闭加热件的开关。通过开关启闭加热件,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可通过开关启动加热件,加热件将对气囊中的空气加热,使患者脚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从而通过气囊对患者的脚进行保温,避免低温对患者脚部的伤害而影响下肢的治疗。进一步,所述垫本体上开有若干透气孔。设置透气孔,便于透气,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环境下,患者下肢长时间贴在垫本体上,容易出现贴合部分温度较高,导致流汗、甚至长疹子等情况发生,不利于患者下肢的康复。进一步,所述垫本体上设有用于固定患者下肢的绑带。通过绑带,可将患者下肢更好地固定在垫本体上,达到更好地固定效果,以防止晃动或者患者下肢从垫本体上滑落。进一步,所述垫本体的斜面倾斜角为30度。以便于患者下肢能够更好地放置,其舒适度也更好,有利于患者下肢康复。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为气缸。设置气缸,气缸的输出杆与垫本体相抵,更加便于操作,方便对垫本体进行升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基座1、垫本体2、透气孔3、通孔4、绑带5、连接板6、气缸7、连杆8、弹性件9、底板10、气囊11、加热板12、加热丝13、气筒14、活塞板15、活塞杆16、导管17、单向阀18。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下肢牵引用抬高垫,包括基座1和垫本体2,抬高垫由中间高密度海绵和外罩防水布料构成,垫本体2上一体成型有用于放置下肢的凹槽和斜面,垫本体2底面长为60cm,宽为20cm,高为15cm,顶面长为40cm,其斜面倾斜角为30度;垫本体2上开有若干透气孔3,以便于透气;垫本体2的两侧上开有条形的通孔4,通孔4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固定患者下肢的绑带5,绑带5两端穿出通孔4,以便于对患者下肢进行固定。基座1上铰接有连接板6,垫本体2的斜面端与连接板6连接,该连接方式选用魔术贴粘接,以便于拆卸。基座1内设有用于驱动垫本体2升降的动力机构,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为气缸7,气缸7的输出杆与垫本体2的底面相抵。基座1内设有用于支撑垫本体2的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与垫本体2的底面相抵,支撑杆由至少两个连杆8滑动套接组成,本实施例中,连杆8的数量为三个,首尾两个连杆8之间连接有弹性件9,本实施例中,弹性件9为弹簧。垫本体2远离连接板6一端上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水平滑动连接在垫本体2上的底板10,底板10上粘接固定有用于对患者脚限位的气囊11,气囊11呈向斜面开口的凹字形,气囊11上设有放气阀;气囊11中设有加热件,基座1上安装有用于启闭加热件的开关,本实施例中,加热件由加热板12和加热丝13组成,加热板12粘接在气囊11内,加热板12内固接有加热丝13。基座1上设有用于给气囊11充气的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包括固接在基座1上的气筒14,气筒14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15,活塞板15上固接有活塞杆16,气筒14上远离活塞杆16的一侧上安装有单向进气阀,气筒14与气囊11之间连通有导管17,导管17上安装有向气囊11单向导通的单向阀18。初始时,由于垫本体2的重力作用,弹性件9处于压缩状态。使用时,若需升高垫本体2的高度,可启动气缸7,气缸7将驱动输出杆向上推动垫本体2,由于垫本体2与连接板6通过魔术贴粘接固定,连接板6又与基座1铰接,因此垫本体2将在气缸7的作用下与连接板6一起绕铰接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上升;垫本体2上升的过程中弹性件9逐渐恢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下肢牵引用抬高垫,包括基座和垫本体,其特征在于:垫本体上一体成型有用于放置下肢的凹槽和斜面,基座上铰接有连接板,垫本体的斜面端与连接板连接,基座内设有用于驱动垫本体升降的动力机构,基座内设有用于支撑垫本体的支撑杆,支撑杆由至少两个连杆滑动套接组成,首尾两个连杆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下肢牵引用抬高垫,包括基座和垫本体,其特征在于:垫本体上一体成型有用于放置下肢的凹槽和斜面,基座上铰接有连接板,垫本体的斜面端与连接板连接,基座内设有用于驱动垫本体升降的动力机构,基座内设有用于支撑垫本体的支撑杆,支撑杆由至少两个连杆滑动套接组成,首尾两个连杆之间连接有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牵引用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本体远离连接板一端上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垫本体上的底板,底板上固接有用于对患者脚限位的气囊,气囊呈向斜面开口的凹字形,气囊上设有放气阀,基座上设有用于给气囊充气的充气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牵引用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云丁丽贾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