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压疮的交替式支撑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51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压疮的交替式支撑床,包括靠板、床面板和滑轨,所述靠板的下端固定有第一立杆,且第一立杆的右端安装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下方连接有挡板,所述床面板安装于挡板的后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床面板的形状为方体长条,且有三十二块,共同组成支撑床的面板部分,且每一块的床面板尽可能的窄小,从而避免床面板在伸缩时出现非常突兀的凹凸不平,有利于防止人体睡着的时候不舒服,设置每一块床面板下端都安装一组活动杆与支撑柱,并且活动杆与支撑柱之间可以进行伸缩,从而改变上方床面板的高度,通过变换不同位置的床面板进行伸缩,从而改变人体睡在支撑床上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以缓解身体的压力,有利于避免产生局部压疮。

An alternative support bed to prevent pressure sor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lternating support bed for preventing pressure sore, which comprises a backboard, a bed panel and a slide rail. The lower end of the backboard is fixed with a first vertical rod,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first vertical rod is installed with a first horizontal ro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horizontal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baffle, and the bed panel is installed at the rear side of the baffle. The invention sets the shape of the bed panel as a rectangular strip and has 32 pieces, which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panel part supporting the bed, and each of the bed panels is as narrow as possible, so as to avoid the abrupt unevenness of the bed panel when it is expanding and contracting, to prevent the body from being uncomfortable when sleeping, and installs a group of movable poles and supporting columns at the lower end of each bed panel, and The movable pole and the supporting pole can be telescoped to change the height of the upper bed panel. By changing the different position of the bed panel, the stress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ody sleeping on the supporting bed can be changed to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the body and avoid local pressure so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压疮的交替式支撑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居日常用品
,具体为一种防止压疮的交替式支撑床。
技术介绍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合并征,压疮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压疮早期皮肤发红,采取翻身、减压等措施后可好转,当皮肤出现浅表溃烂、溃疡、渗出液多时就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因此压疮的发生可以进行提前预防,并且通过改变受压部位和受压力的大小还可以对早期压疮进行治疗,由于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床上度过,因此通过对床体支撑方式进行改变,有利于防止压疮的产生。市场上的支撑床的床体面板多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难以对床体面板进行不同高度的伸缩调节,因此当人体睡在这样的床体上时,骨隆突处受压作用力较大,容易引发局部压疮,并且现有的支撑床结构较笨重,床体与地面之间的缝隙较小,且床体不易进行移动,因此床体下部的空间难以进行打扫,同时床体本身的舒适性和透气性也较差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防止压疮的交替式支撑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压疮的交替式支撑床,解决了现有的市场上的支撑床的床体面板多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难以对床体面板进行不同高度的伸缩调节,因此当人体睡在这样的床体上时,骨隆突处受压作用力较大,容易引发局部压疮,并且现有的支撑床结构较笨重,床体与地面之间的缝隙较小,且床体不易进行移动,因此床体下部的空间难以进行打扫,同时床体本身的舒适性和透气性也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压疮的交替式支撑床,包括靠板、床面板和滑轨,所述靠板的下端固定有第一立杆,且第一立杆的右端安装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下方连接有挡板,所述床面板安装于挡板的后侧。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杆的下端固定有第二横杆,且第二横杆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支杆,且支杆的下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安装有滚轮,且滚轮的外部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的下方固定有刹车挡块,所述滚轮通过转轴与支杆之间构成转动结构,同时刹车挡块下表面的结构为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床面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海绵填充层,所述床面板的数量设置为32个,且床面板与海绵填充层之间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床面板的内部设置有透气孔,且床面板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板,所述透气孔均匀等距分布于床面板的内部,且床面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固定有第二立杆,且第二立杆的右端安装有镂空架,所述镂空架的中间位置固定有主钢板,且主钢板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且第一定位孔的内部安置有第一卡件,所述第一定位孔均匀等距分布于支撑柱的外表面,且第一卡件与第一定位孔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外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二弹簧与连接杆之间构成弹性结构,且限位板与第二弹簧之间形成半包围结构。优选的,所述滑轨镶嵌于挡板内表面,且滑轨的内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轨与滑块之间的尺寸相互配套,且床面板通过滑轨和滑块与挡板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活动杆与支撑柱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活动杆贯穿于支撑柱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卡件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左端连接有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与第二卡件关于第一弹簧的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且第一卡件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二卡件之间构成弹性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设置每一块床面板下端都安装着一组活动杆与支撑柱,并且活动杆与支撑柱之间可以进行伸缩,从而改变上方床面板的高度,通过变换不同位置的床面板进行伸缩,从而改变人体睡在支撑床上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以缓解身体的压力,有利于避免产生局部压疮,设置第一弹簧连接在第一卡件与第二卡件之间,使得第一卡件与第二卡件之间的距离可以进行压缩,以便于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从第一定位孔内部进行伸缩,从而方便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与支撑柱之间的相对移动和固定;2.本专利技术设置床面板一共有三十二块,每块的形状为一个方体长条,共同组成整个支撑床的面板部分,使得每一块的床面板尽可能的窄小,从而避免床面板在伸缩时,出现非常突兀的凹凸不平,有利于防止人体睡着的时候不舒服,并且每一块的床面板上表面都安装着海绵填充层,海绵填充层可以避免床面板过硬,从而保证整个支撑床的舒适性;3.本专利技术设置床面板上开设有很多透气孔,透气孔贯穿床面板,从而有利于床面板的上下部进行换气,保证了整个支撑床的透气效果良好,设置支撑柱的水平中心线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定位孔,并且第一定位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卡件的直径,使得第一卡件可以自由进出第一定位孔内部,从而方便将第一卡件固定在支撑柱内部;4.本专利技术设置第二弹簧连接在固定板与连接杆之间,当下方的连接杆受到垂直波动时,利用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可以对固定板上方的床面板进行有效减震,以维持床体的稳定性,并且第二弹簧外部设置的限位板可将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第二弹簧发生横向位移,从而保证整个支撑部分的稳固性,设置挡板上安装着滑轨,而床面板的两端安装着滑块,当床面板在进行上下伸缩时,滑块可在滑轨内部滑动,从而保证床面板在伸缩过程中永远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防止床面板发生横向位移,提高了整个支撑床伸缩的稳固性;5.本专利技术设置转轴连接着滚轮和支杆,使得滚轮可以绕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整个支撑床进行移动,以便于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支撑床的放置位置,这样的设计在移动支撑床体时可以更加省力,同时滚轮的外部还套接着一个踏板,踏板下端的刹车挡块与滚轮接触时,可将滚轮锁住,以便于将支撑床固定在合适位置进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滚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板与连接杆连接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滑块与滑轨连接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靠板;2、第一立杆;3、第一横杆;4、挡板;5、床面板;6、第二横杆;7、凹槽;8、支杆;9、第二立杆;10、转轴;11、滚轮;12、踏板;13、刹车挡块;14、海绵填充层;15、透气孔;16、固定板;17、滑轨;18、镂空架;19、主钢板;20、支撑柱;21、第一定位孔;22、第一卡件;23、第一弹簧;24、第二卡件;25、活动杆;26、第二定位孔;27、第二弹簧;28、限位板;29、连接杆;30、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防止压疮的交替式支撑床,包括靠板1、第一立杆2、第一横杆3、挡板4、床面板5、第二横杆6、凹槽7、支杆8、第二立杆9、转轴10、滚轮11、踏板12、刹车挡块13、海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压疮的交替式支撑床,包括靠板(1)、床面板(5)和滑轨(17),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1)的下端固定有第一立杆(2),且第一立杆(2)的右端安装有第一横杆(3),所述第一横杆(3)的下方连接有挡板(4),所述床面板(5)安装于挡板(4)的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压疮的交替式支撑床,包括靠板(1)、床面板(5)和滑轨(17),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1)的下端固定有第一立杆(2),且第一立杆(2)的右端安装有第一横杆(3),所述第一横杆(3)的下方连接有挡板(4),所述床面板(5)安装于挡板(4)的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压疮的交替式支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2)的下端固定有第二横杆(6),且第二横杆(6)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支杆(8),且支杆(8)的下端安装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部安装有滚轮(11),且滚轮(11)的外部连接有踏板(12),所述踏板(12)的下方固定有刹车挡块(13),所述滚轮(11)通过转轴(10)与支杆(8)之间构成转动结构,同时刹车挡块(13)下表面的结构为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压疮的交替式支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面板(5)的上表面安装有海绵填充层(14),所述床面板(5)的数量设置为32个,且床面板(5)与海绵填充层(14)之间紧密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压疮的交替式支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面板(5)的内部设置有透气孔(15),且床面板(5)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板(16),所述透气孔(15)均匀等距分布于床面板(5)的内部,且床面板(5)与固定板(16)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压疮的交替式支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6)的右端固定有第二立杆(9),且第二立杆(9)的右端安装有镂空架(18),所述镂空架(18)的中间位置固定有主钢板(19),且主钢板(19)的上端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蓓范本芳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