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手器出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2454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手器出风装置,包括内部空心的外壳体,所述的外壳体内套有与其同轴的内壳体,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出风的风腔,所述的内壳体内设有用来安装感应头的腔室,内壳体的底部设有底盖,所述的底盖上安装有感应头。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分散了风的冲击力,使用时更为舒适,也有效的防止水进入干手器本体的内部而对干手器本体造成损坏,更为安全,同时也加强了感应的精准度,避免了在干手器本体上另外设置感应孔,更为美观、安全。

A Dryer Outlet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ir outlet device for a dryer,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hollow outer shell. The inner shell is covered with an inner shell which is coaxial with the outer shell. A wind chamber for air outlet is formed between the inner shell and the outer shell. The inn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hamber for installing an induction head.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bottom cover, and an induction head is installed on the bottom cover.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disperses the impact force of the wind, is more comfortable in use, and effectively prevents water from entering the interior of the dryer body and causing damage to the dryer body, which is safer, at the same time enhances the accuracy of induction, avoids setting additional induction holes on the dryer body, and is more beautiful and sa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手器出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手器,尤其涉及一种干手器出风装置。
技术介绍
干手器一半多用于卫生间等潮湿的环境,市场上常见的干手器的出风孔一般多为直筒式结构,风力相对比较集中,在使用时会对使用者局部造成一种冲击感,让使用者不舒适,同时直筒式的出风孔设置也可能导致水倒吸进入干手器本体内,从而对干手器本体造成一定的损坏,影响干手器本体的使用寿命,还有一些贪玩好奇的小孩,会把手指伸入出风孔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干手器出风孔处还设置有感应头,市场上的感应头对应的感应通孔一般设置在干手器本体上,与出风孔有一定的间距,不仅影响干手器本体的美观,同时也因感应通孔和出风孔有一定的间距,会出现当手已放置出风孔下,但未放置到感应孔的位置时,干手器不工作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力分散且感应孔和出风孔同轴的干手器出风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手器出风装置,包括内部空心的外壳体,所述的外壳体内套有与其同轴的内壳体,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出风的风腔,所述的内壳体内设有用来安装感应头的腔室,内壳体的底部设有底盖,所述的底盖上安装有感应头。进一步的说,所述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外形整体均为圆台形,外壳体内表面设置有凸件或凹槽,内壳体外表面设置有与之对应的凹槽或凸件,内壳体通过凹槽或凸件与外壳体套接。进一步的说,所述的风腔的端面为环形。进一步的说,所述的内壳体的小开口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的盖板上设有用于感应头光线通过的通孔,通孔通过透明材料密封。进一步的说,还包括干手器本体,所述的外壳体的大开口端设置有用于与干手器本体固定的固定座。进一步的说,所述的底盖为圆弧形,底盖内面设置有固定孔柱;所述的盖板内面设置有与之对应的凸柱,底盖和盖板之间通过凸柱和孔柱连接,底盖、盖板与内壳体之间形成一封闭的空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有效的分散了风的冲击力,使用时更为舒适,也有效的防止水进入干手器本体的内部而对干手器本体造成损坏,更为安全,同时也加强了感应的精准度,避免了在干手器本体上另外设置感应孔,更为美观、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下种干手器出风装置,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盖板3、孔柱31、底盖4、通孔41、凸柱42、固定座10、凸件11、槽孔111、凸块21。外壳体1呈两端开口的圆台形,外壳体1大的开口端上设置有固定座10,通过固定座10与干手器本体固定连接。外壳体1内面设置有凸件11,凸件11上开设有槽孔111,对应的内壳体2呈两端开口的圆台状,内壳体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外壳体1上的槽孔111匹配的凸块21。安装时,内壳体2通过凸块21插入外壳体上的槽孔111内与外壳体1呈同轴套接,且外壳体1和内壳体2的两个端面对其;通过套接,外壳体1和内壳体2之间形成用于出风的环形风腔5,整个风腔的形状也呈圆台形。此结构可有效的防止水进入干手器本体的内部对干手器本体造成损坏,同时也对风力进行了分散,减少了风对局部的冲击力,使用时更为舒适,环形风腔5的出口也可防止手指塞入出风口内而造成不良的后果;内壳体2大的开口端设置有圆弧形的盖板3,盖板3与内壳体2密封连接,可有效的将风疏导入斜面环形风腔5内;内壳体2小的开口端上设置有底盖4,底盖4上还设置有通孔41,通孔41通过透明材料密封,盖板3的内面上设置有孔柱31,与之对应的底盖4上设置有凸柱42,盖板3和底盖4之间通过孔柱31和柱栓42套接,底盖4与内壳体2小的开口端密封连接。盖板3、底盖4和内壳体2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空腔,感应头安装在其密封腔体内的底盖4的孔柱31上。通过此结构加强了对感应头与外界潮湿环境的隔离,更能保障感应头的运作效应,并且感应头的感应光线与通孔同轴对应;通过感应头和出风风腔5的同轴设置,可加强感应位置的精准度,使用更为方便,同时也减少了因感应头而要另外在干手器本体上开设感应孔,更为美观,安全性能也更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有效的分散了风的冲击力,使用时更为舒适,也有效的防止水进入干手器本体的内部而对干手器本体造成损坏,更为安全,同时也加强了感应的精准度,避免了在干手器本体上另外设置感应孔,更为美观、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手器出风装置,包括内部空心的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内套有与其同轴的内壳体,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出风的风腔,所述的内壳体内设有用来安装感应头的腔室,内壳体的底部设有底盖,所述的底盖上安装有感应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手器出风装置,包括内部空心的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内套有与其同轴的内壳体,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出风的风腔,所述的内壳体内设有用来安装感应头的腔室,内壳体的底部设有底盖,所述的底盖上安装有感应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手器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外形整体均为圆台形,外壳体内表面设置有凸件或凹槽,内壳体外表面设置有与之对应的凹槽或凸件,内壳体通过凹槽或凸件与外壳体套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手器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腔的端面为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法仁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佳仕德智能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