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出风烘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344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7 22:0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出风烘手器,包括:头部、背板、尾部、微处理器、电机和激光检测仪。通过激光检测仪识别双手的外部轮廓,确定双手的指缝位置,并将轮廓信息传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轮廓信息,确定与指缝位置相临近的风道为加强风道,并控制各加强风道对应的电磁阀开启至较大的开度,其余风道对应的电磁阀开启至较小的开度。令双手在上下风道的共同作用下烘干,且在指缝处加强风力和风量,在手掌处相对减轻风力和风量,令双手各处包括指缝处均快速烘干,消除隐匿位置,令烘干更加彻底。

An Intelligent Air-Out Hand Dryer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air outlet hand dryer, including a head, a backplane, a tail, a microprocessor, a motor and a laser detector. The external contour of both hands is identified by laser detector, and the position of finger seam of both hands is determined. The microprocessor transmits the contour information to the microprocessor. According to the contour information, the microprocessor determines that the airway adjacent to the finger seam position is the strengthening airway, and controls the opening of the electromagnetic valves corresponding to each strengthening airway to a larger opening, while the opening of the electromagnetic valves corresponding to the other airways to a smaller opening. Make both hands drying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the upper and lower air ducts, and strengthen the wind and wind at the fingertip seam. Relatively reduce the wind and wind at the palm, so that both hands, including the fingertip seam, can be quickly dried, eliminating the hidden position and making the drying more thorou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出风烘手器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出风烘手器。
技术介绍
烘手器,又称自动烘手器,具有风量大、噪音小、灵敏度高、使用方便、迅速等性能特点,是一种先进和理想的卫生清洁设备。当使用者洗手后,将双手伸入烘手器的出风口处,烘手器会自动吹出舒适的风,令双手迅速由湿变干,当双手离开出风口后,烘手器会自动停风关机,因此能够令人手不必接触开关等部件,有效防止疾病交叉感染的问题。通常,现有自动烘手器的出风口对双手各处的风量强弱相同,但是实际上,双手的指缝、指根等地方由于面积较小,且手指间间距较小,容易对吹出的风造成遮挡,影响指缝、指根处的烘干效果,然而,上述位置均为细菌等容易滋生和藏匿的位置,尤其在烘干不彻底的湿润环境,更容易加重这种潜在危险,令手部烘干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如果想要彻底烘干指缝等隐匿位置,则需要使用者在吹风的同时摩擦手指,同时延长吹风时间,这样,不仅会大大降低烘干效率,而且双手的其余部分会由于过度烘干而变得皮肤干燥。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出风烘手器,以解决现有烘手器无法彻底烘干指缝等隐匿位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出风烘手器,包括:头部、背板、尾部、微处理器和电机;所述头部与所述尾部由所述背板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电机均设置于所述头部的内部,且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所述头部包括:上风箱、激光检测仪、上挡风板、上直线出风口和上风道;所述上风箱与所述上挡风板相拼接,且所述上挡风板靠近所述尾部;所述上挡风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上风箱相连通的所述上直线出风口;所述上挡风板靠近所述尾部的一侧设有所述激光检测仪,且所述激光检测仪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上风箱的内部设有上风道,且所述上风道靠近所述上挡风板,并与所述上直线出风口相对应;所述上风箱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所述尾部包括:下风箱、下挡风板、下直线出风口和下风道;所述下风箱与所述下挡风板相拼接,且所述下挡风板靠近所述头部;所述下挡风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下风箱相连通的所述下直线出风口;所述下风箱的内部设有下风道,且所述下风道靠近所述下挡风板,并与所述下直线出风口相对应;所述下风道与所述电机相连接;各所述上风道均设有上风电磁阀,各所述下风道均设有下风电磁阀;各所述上风电磁阀与各所述下风电磁阀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可选地,所述头部靠近所述尾部的一端呈倾斜结构,且所述头部靠近所述背板的一端高于所述头部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所述尾部靠近所述头部的一端呈倾斜结构,且所述尾部靠近所述背板的一端高于所述尾部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可选地,各所述上直线出风口与各所述下直线出风口呈放射状设置;各所述上直线出风口与各所述下直线出风口中各风孔靠近所述上挡风板与所述下挡风板的边缘的密度大于远离所述边缘的密度。可选地,所述烘手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烘手器所在环境的环境温度。可选地,所述烘手器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和紫外线灯;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所述紫外线灯均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所述紫外线灯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可选地,所述烘手器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所述计时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可选地,所述上挡风板与所述上风道之间,以及所述下挡风板与所述下风道之间,分别设有上滤网和下滤网。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出风烘手器,包括:头部、背板、尾部、微处理器和电机;所述头部与所述尾部由所述背板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电机均设置于所述头部的内部,且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所述头部包括:上风箱、激光检测仪、上挡风板、上直线出风口和上风道;所述上风箱与所述上挡风板相拼接,且所述上挡风板靠近所述尾部;所述上挡风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上风箱相连通的所述上直线出风口;所述上挡风板靠近所述尾部的一侧设有所述激光检测仪,且所述激光检测仪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上风箱的内部设有上风道,且所述上风道靠近所述上挡风板,并与所述上直线出风口相对应;所述上风箱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所述尾部包括:下风箱、下挡风板、下直线出风口和下风道;所述下风箱与所述下挡风板相拼接,且所述下挡风板靠近所述头部;所述下挡风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下风箱相连通的所述下直线出风口;所述下风箱的内部设有下风道,且所述下风道靠近所述下挡风板,并与所述下直线出风口相对应;所述下风道与所述电机相连接;各所述上风道均设有上风电磁阀,各所述下风道均设有下风电磁阀;各所述上风电磁阀与各所述下风电磁阀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使用时,通过背板将智能烘手器悬挂至墙壁的适当位置,令智能烘手器的头部在上方,尾部在下方,沿竖直方向陈设。接通智能烘手器的电源后,上风箱与下风箱在电机的带动下,开始供风。当双手展开置于头部与尾部之间时,激光检测仪开始识别双手的外部轮廓,通过图像灰度识别等技术,确定双手指缝的位置,并将轮廓信息传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轮廓信息,确定与指缝位置相临近的风道为加强风道,并控制各加强风道对应的电磁阀开启至较大的开度,其余风道对应的电磁阀开启至较小的开度,而偏离双手轮廓较远的风道所对应的电磁阀则可以直接关闭。这样,双手在上下风道的共同作用下,且指缝处加强风力和风量,手掌和手背处相对减轻风力和风量,能够令双手各处,包括指缝处均快速烘干,消除隐匿位置,令烘干更加彻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出风烘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出风烘手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出风烘手器的上风箱出风口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出风烘手器的下风箱出风口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出风烘手器中与微处理器相关的部件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出风烘手器,包括:头部1、背板2、尾部3、微处理器4和电机5;所述头部1与所述尾部3由所述背板2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4与所述电机5均设置于所述头部1的内部,且所述微处理器4与所述电机5相连接;所述头部1包括:上风箱11、激光检测仪12、上挡风板13、上直线出风口14和上风道15;所述上风箱11与所述上挡风板13相拼接,且所述上挡风板13靠近所述尾部3;所述上挡风板13上设有若干与所述上风箱11相连通的所述上直线出风口14;所述上挡风板13靠近所述尾部3的一侧设有所述激光检测仪12,且所述激光检测仪12与所述微处理器4相连接;所述上风箱11的内部设有上风道15,且所述上风道15靠近所述上挡风板13,并与所述上直线出风口14相对应;所述上风箱11与所述电机5相连接;所述尾部3包括:下风箱31、下挡风板32、下直线出风口33和下风道34;所述下风箱31与所述下挡风板32相拼接,且所述下挡风板32靠近所述头部1;所述下挡风板32上设有若干与所述下风箱31相连通的所述下直线出风口33;所述下风箱31的内部设有下风道34,且所述下风道34靠近所述下挡风板32,并与所述下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出风烘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手器包括:头部(1)、背板(2)、尾部(3)、微处理器(4)和电机(5);所述头部(1)与所述尾部(3)由所述背板(2)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4)与所述电机(5)均设置于所述头部(1)的内部,且所述微处理器(4)与所述电机(5)相连接;所述头部(1)包括:上风箱(11)、激光检测仪(12)、上挡风板(13)、上直线出风口(14)和上风道(15);所述上风箱(11)与所述上挡风板(13)相拼接,且所述上挡风板(13)靠近所述尾部(3);所述上挡风板(13)上设有若干与所述上风箱(11)相连通的所述上直线出风口(14);所述上挡风板(13)靠近所述尾部(3)的一侧设有所述激光检测仪(12),且所述激光检测仪(12)与所述微处理器(4)相连接;所述上风箱(11)的内部设有上风道(15),且所述上风道(15)靠近所述上挡风板(13),并与所述上直线出风口(14)相对应;所述上风箱(11)与所述电机(5)相连接;所述尾部(3)包括:下风箱(31)、下挡风板(32)、下直线出风口(33)和下风道(34);所述下风箱(31)与所述下挡风板(32)相拼接,且所述下挡风板(32)靠近所述头部(1);所述下挡风板(32)上设有若干与所述下风箱(31)相连通的所述下直线出风口(33);所述下风箱(31)的内部设有下风道(34),且所述下风道(34)靠近所述下挡风板(32),并与所述下直线出风口(33)相对应;所述下风道(34)与所述电机(5)相连接;各所述上风道(15)均设有上风电磁阀(17),各所述下风道(34)均设有下风电磁阀(36);各所述上风电磁阀(17)与各所述下风电磁阀(36)均与所述微处理器(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出风烘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手器包括:头部(1)、背板(2)、尾部(3)、微处理器(4)和电机(5);所述头部(1)与所述尾部(3)由所述背板(2)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4)与所述电机(5)均设置于所述头部(1)的内部,且所述微处理器(4)与所述电机(5)相连接;所述头部(1)包括:上风箱(11)、激光检测仪(12)、上挡风板(13)、上直线出风口(14)和上风道(15);所述上风箱(11)与所述上挡风板(13)相拼接,且所述上挡风板(13)靠近所述尾部(3);所述上挡风板(13)上设有若干与所述上风箱(11)相连通的所述上直线出风口(14);所述上挡风板(13)靠近所述尾部(3)的一侧设有所述激光检测仪(12),且所述激光检测仪(12)与所述微处理器(4)相连接;所述上风箱(11)的内部设有上风道(15),且所述上风道(15)靠近所述上挡风板(13),并与所述上直线出风口(14)相对应;所述上风箱(11)与所述电机(5)相连接;所述尾部(3)包括:下风箱(31)、下挡风板(32)、下直线出风口(33)和下风道(34);所述下风箱(31)与所述下挡风板(32)相拼接,且所述下挡风板(32)靠近所述头部(1);所述下挡风板(32)上设有若干与所述下风箱(31)相连通的所述下直线出风口(33);所述下风箱(31)的内部设有下风道(34),且所述下风道(34)靠近所述下挡风板(32),并与所述下直线出风口(33)相对应;所述下风道(34)与所述电机(5)相连接;各所述上风道(15)均设有上风电磁阀(17),各所述下风道(34)均设有下风电磁阀(36);各所述上风电磁阀(17)与各所述下风电磁阀(36)均与所述微处理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先锋李桂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英维尔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