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端干旱区葡萄的双管流量不对称滴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2321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节水灌溉领域,提供了一种极端干旱区葡萄的双管流量不对称滴灌方法,通过铺设在栽培垄上和栽培沟内的两条流量不对称的滴灌带,利用两条滴灌带的流量不对称,使土壤水分分布更好的适应葡萄根系分布范围,促进葡萄植株生长,增加产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易行,与常规三管布置方式相比较田间毛管投资减少了1/3,管理轻松,并在有效节水的基础上提高作物产量,达到果树增效的目的。

An Asymmetric Drip Irrigation Method with Double Tube Flow for Grape in Extreme Arid Area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and provides a method of asymmetric drip irrigation with double-pipe flow rate for grapes in extreme arid areas. By laying two asymmetric drip irrigation belts on cultivation ridges and in cultivation ditches, the asymmetric flow rate of two drip irrigation belts is utilized to make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moisture better adapt to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grape root system, promote the growth of grape plants and increase yield.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and feasible, reduces field capillary investment by 1/3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three-pipe arrangement, and has easy management, improves crop yield on the basis of effective water saving, and achieves the goal of increasing fruit tre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端干旱区葡萄的双管流量不对称滴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水灌溉
,特别涉及一种极端干旱区葡萄的双管流量不对称滴灌方法。
技术介绍
新疆吐哈盆地(即新疆吐鲁番与哈密地区),属极端干旱区,这一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957.7~3122.8小时,≥10℃年积温为4525.5~5548.9℃,为葡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光热资源,使其成为我国著名的葡萄生产基地,作为当地的特色支柱产业,葡萄种植占总面积的80.3%,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中成龄葡萄园占葡萄种植总面积的68.6%。但由于灌溉方式落后,大部分地区采用传统的地面灌灌水方法,部分区域灌溉定额高达2.7×104m3/hm2,葡萄耗水量占农业作物总耗水量的90%,发展葡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成为该地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吐哈盆地早在1980年就开始葡萄滴灌方面的试验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陆续引进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美国渗灌技术,特别是1997年后开始了较大规模的葡萄滴灌技术的示范工程建设,整个吐鲁番地区陆续建设的葡萄滴灌面积累计达到1000hm2以上。但采用滴灌技术后,由于对吐鲁番地区极端干旱条件的区域自然环境条件认识不足,盲目照搬其他地区滴灌技术应用于当地,对成龄葡萄耗水特征及需水规律认识不足,加之缺乏有效的技术成果支撑,无科学的田间水分管理技术进行指导,导致成龄葡萄落花落果,产量大幅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端干旱区葡萄的双管流量不对称滴灌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管理轻松,可在有效节水的基础上提高作物产量,达到增效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极端干旱区葡萄的双管流量不对称滴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葡萄主根两侧布置第一滴灌带和第二滴灌带,所述第一滴灌带布置于栽培垄上,滴头流量为3.3L/h,滴头间距为30cm;所述第二滴灌带布置于栽培沟内,滴头流量为2.7L/h,滴头间距为40cm;(2)在葡萄的生育期内,根据葡萄根系的需水规律进行灌溉。优选的,所述第一滴灌带和第二滴灌带与葡萄主根的距离独立地为30~50cm。优选的,所述第一滴灌带和第二滴灌带的内径均为16mm。优选的,所述第一滴灌带和第二滴灌带均铺设于地表。优选的,所述葡萄的栽培模式为小棚架模式、大棚架模式或篱架模式。优选的,所述灌溉的制度为:在葡萄的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2~5天灌水一次,每次的灌水量为35m3/亩,在萌芽展叶期、花期、果实成熟期和枝蔓成熟期7~10天灌水一次,每次的灌水量为35m3/亩。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端干旱区葡萄的双管流量不对称滴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葡萄主根两侧布置第一滴灌带和第二滴灌带,所述第一滴灌带布置于栽培垄上,滴头流量为3.3L/h,滴头间距为30cm;所述第二滴灌带布置于栽培沟内,滴头流量为2.7L/h,滴头间距为40cm;(2)在葡萄的生育期内,根据葡萄根系的需水规律进行灌溉。本专利技术在栽培垄上和栽培沟内铺设两条流量不对称的滴灌带,利用两条滴灌带的流量不对称,使土壤水分分布更好的适应葡萄根系分布范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促进葡萄植株生长,增加产量。本专利技术在滴灌减少水分在输送和田间损失的基础上,针对特殊的极端干旱气候条件和葡萄根系的需水规律,采用不对称流量进行灌溉,保证作物需水和产量的形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管流量不对称滴灌方法可以改变果树的需、耗水形式,从而影响葡萄植株生长,形成一种人工的田间管理效应;并且本专利技术为两管布置方式,与常规的三管布置方法相比,田间毛管投资可减少1/3。实施例结果表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对极端干旱区的葡萄田进行灌溉,葡萄产量与三管布置方式产量基本接近,且远远大于双管对称布置方式,说明双管不对称布置方式可以代替三管布置方式,不仅对葡萄产量影响不大,而且大大减少了亩投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双管流量不对称滴灌方法的滴灌带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双管流量不对称滴灌方法的滴灌带布置剖面示意图;图1~2中:1-田地,2-第一滴灌带,3-第二滴灌带,4-棚架,5-葡萄树;图3为实施例1中葡萄的光合对比分析图;图4为实施例1中葡萄叶面积指数变化图;图5为实施例1中葡萄果粒体积变化对比图;图6为实施例1中是葡萄产量对比图;图7为实施例2中葡萄果粒体积变化对比图;图8为实施例2中是葡萄产量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端干旱区葡萄的双管流量不对称滴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葡萄主根两侧布置第一滴灌带和第二滴灌带,所述第一滴灌带布置于栽培垄上,滴头流量为3.3L/h,滴头间距为30cm;所述第二滴灌带布置于栽培沟内,滴头流量为2.7L/h,滴头间距为40cm;(2)在葡萄的生育期内,根据葡萄根系的需水规律进行灌溉。本专利技术在葡萄主根两侧布置第一滴灌带和第二滴灌带。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葡萄的栽培模式为小棚架模式、大棚架模式或篱架模式;所述第一滴灌带布置于栽培垄上,滴头流量为3.3L/h,滴头间距为30cm。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滴灌带布置于栽培沟内,滴头流量为2.7L/h,滴头间距为40cm。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滴灌带和第二滴灌带与葡萄主根的距离独立地优选为30~50cm,更优选为35~55cm;所述第一滴灌带和第二滴灌带的内径均优选为16mm。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滴灌带和第二滴灌带均铺设于地表。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优选将第一滴灌带和第二滴灌带连接在滴灌系统的支管上,由安装在支管上的阀门水表进行灌水控制;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支管优选为内径为40mm或50mm的PE管。本专利技术滴灌带的设置参数是根据葡萄根系的分布范围和土壤的有效土层范围进行确定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葡萄根系的分布范围包括水平分布范围和垂直分布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优选将葡萄根挖出,然后按根系纵向和垂直方向对根系范围和长度进行数据分析后确定;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有效土层范围通过测定葡萄整个生育期含水量和耗水量确定,具体的测定方法和条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对极端干旱区的葡萄根系进行调查发现,栽培沟和栽培垄的根系范围是不一样的,靠近栽培垄处的根系分布较多,为了更好的满足葡萄根系吸水,本专利技术在栽培垄上使用滴头流量较大的滴灌带,在栽培沟内使用滴头流量较小的滴灌带,这样能够使土壤水分分布更好的适应葡萄根系分布范围,在节水的基础上,满足葡萄根系的需水要求。滴灌带布置完毕后,本专利技术在葡萄的生育期内,根据葡萄根系的需水规律进行灌溉。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灌溉的制度优选为:在葡萄的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2~5天灌水一次,每次的灌水量为35m3/亩,在萌芽展叶期、花期、果实成熟期和枝蔓成熟期7~10天灌水一次,每次的灌水量为35m3/亩;此外在果实成熟期内,采收前10~20天不灌水,在埋墩时期需要灌水一次,灌水量优选为100m3/亩,以保证葡萄安全越冬;在本专利技术中,每次的灌水时间优选为3~4天;本专利技术的灌溉制度通过近10年的经验确定,符合葡萄根系的需水规律,能够使葡萄根系得到有效的水分供给,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双管流量不对称滴灌法进行灌溉,能够在减少水分在运输和田间损失的基础上,保证葡萄的需水和产量的形成。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在新疆吐鲁番铁提尔村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端干旱区葡萄的双管流量不对称滴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葡萄主根两侧布置第一滴灌带和第二滴灌带,所述第一滴灌带布置于栽培垄上,滴头流量为3.3L/h,滴头间距为30cm;所述第二滴灌带布置于栽培沟内,滴头流量为2.7L/h,滴头间距为40cm;(2)在葡萄的生育期内,根据葡萄根系的需水规律进行灌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端干旱区葡萄的双管流量不对称滴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葡萄主根两侧布置第一滴灌带和第二滴灌带,所述第一滴灌带布置于栽培垄上,滴头流量为3.3L/h,滴头间距为30cm;所述第二滴灌带布置于栽培沟内,滴头流量为2.7L/h,滴头间距为40cm;(2)在葡萄的生育期内,根据葡萄根系的需水规律进行灌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滴灌带和第二滴灌带与葡萄主根的距离独立地为30~5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岗张江辉卢震林刘洪波加孜拉曹彪陈星星肖军丁平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