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安泽专利>正文

可外携的多功能茶具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3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外携的多功能茶具盒,包含集水茶池、透气框、导水面盘、盖盘,集水茶池是一可装放茶具、集污水的开口盒体,顶部则叠放中空框状的透气框,透气框供茶具透气,并增加容物高度,顶部内壁则再托放一具数流水孔的导水面盘,最后配合盖盘封闭;当泡茶时,导水面盘置于集水茶池的内壁上部,以作为茶盘的泡茶用途,盖盘可安置茶杯以便递送。(*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具盒,尤指一种可外携的多功能茶具盒。茶道,是中国东方文化颇具特色的饮食之道。茶叶在泡入沸腾的开水中而散开,其散发的茶水味道,甘美宜人,入口尤其有清新润喉感,又,在茗茶、泡茶的过程,更可享受悠闲雅致的美好感觉,提高生活情趣,因此茶艺馆在近几年颇为盛行,更有很多人家都配备一套完整的泡茶器具,而泡茶的相关器具不外乎如图5所示,包括一只茶壶50、茶巾、夹子、茶钩,一只茶海53及茶杯51、设有孔洞以能排水的茶盘60、及相关附属的毛巾等等器具。在家中,固然这些器具都有泡茶车供其配置安放,但是,如果外出郊游时,如果要使用自己的茶具享受茗茶的乐趣,泡茶车就不方便外带。使用者在预先准备茶具时就十分地麻烦,因为1·茶壶50、茶杯51都是易破物,目前的茶具都未有一套系统放置的器具,使用者只得自己想办法,比如要包报纸、布体等其它缓冲防撞材料,尤其需要找一个容器或是袋子装放,容器可能要找剩余的饼干盒等等,相同地,茶海53及其它附属茶具也是要另行包装,置放于临时找到的容器或袋子,对使用者而言,相当不方便,也十分耗时,更会有不当放置、包装以致茶具破损的问题,令人颇不放心。2·茶盘60的携带同样也是伤脑筋。茶盘60的体积一般而言都很大,尤其都具有上、下层结构,即茶盘60为一盘形盒体,在上面形成数漏水孔,因此具有一定的深度才能达到集污水的功能,所以,茶盘60的携带颇为困扰;带了木质的茶盘60,不但体积大,难以携带,更深怕撞坏损伤,令人心疼,带了塑料制的茶盘60,却显得毫无茶道的优雅感觉,格格不入。因而,如何满足饮茶族在外游之时,也能充分方便地享受茶道的乐趣与逸致,实在需要再三考虑。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外携的多功能茶具盒,可将所有茶具装入内部,而在携带时不占空间,并能防止茶具碰撞受损;同时,在泡茶时,又能将各组件简易巧妙地拆解换装,就能充当茶盘用途,可集污水,可安放茶杯等,实用且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可外携的多功能茶具盒,包含依序纵向叠置的集水茶池、透气框、导水面盘、盖盘,其特征在于该集水茶池为一开口盒体,内壁凹设一道托缘托放导水面盘,其内部空间容放茶具,该透气框为轮廓与集水茶池相应的中空框体,叠置于集水茶池顶部,周面设有穿透状透气孔,透气框加上集水茶池的高度大于茶壶的高度,透气框内壁上方凹设一道承面安置导水面盘,导水面盘,是一长方片体,设有贯穿的数道流水孔,盖盘,是一盖状的盘体,其底缘突伸一道盖缘抵靠在透气框外壁所设的置缘上将透气框上部封闭。所述的可外携的多功能茶具盒,其特征在于集水茶池高度相当于其摆放桌面上时,高于手举起时的手肘高度。所述的可外携的多功能茶具盒,其特征在于集水茶池外侧周面凹设一道供透气框叠设的外盖缘,它高于托缘,托缘与外盖缘之间的周边是相对突起一道唇缘。所述的可外携的多功能茶具盒,其特征在于集水茶池在两边外侧固定一母扣,且与设于透气框外侧的公扣扣合。所述的可外携的多功能茶具盒,其特征在于透气框在相对集水茶池的底面周侧凹设一道抵面,相邻抵面则相对突出一道凸缘,凸缘高度是对应集水茶池唇缘的高度,透气框顶部内壁凹设一道承面以放置导水面盘。所述的可外携的多功能茶具盒,其特征在于导水面盘顶部周面突伸一道顶缘,最外侧相邻顶缘则相对凹下形成一置缘以安置盖盘。所述的可外携的多功能茶具盒,其特征在于导水面盘上设一圆形的取孔以便拿取。所述的可外携的多功能茶具盒,其特征在于集水茶池的顶缘高于托设导水面盘的位置,以在盖盘底面与导水面盘之间形成安置茶具的空间。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可将茶杯及茶壶、附属茶具、茶巾等物件安放妥当,在外携时,不但使准备工作方便迅速,不必再伤脑筋,更使各茶具安放不致有破损的情形,透气框的透气作用可排除茶具存放时的湿气,而于保存、外携方面均令人颇觉安心可靠。(2)于泡茶时,直接利用本技术便能充当茶盘,包含安置茶杯的盖盘,以及可集中污水的集水茶池,供茶壶安置导水面盘等等设计,均是一应俱全,设想周到;而集水茶池的高度设计,使在倒茶时不需要让手臂举很高,符合平常一般泡茶的姿态习惯,因此本技术为一合理、实用的设计,即使在外地泡茶饮用,也能轻松便利。(3)本技术的各元件可采用竹制或木制,增加茶道古典的优雅质感,提高产品附加价值。(4)每一元件是呈纵直规格化叠置,节省水平空间,且每一元件之间都具卡合抵靠设计,且集水茶池与透气框有扣合设计,确保叠靠稳定。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元件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以示泡茶的使用状态。图5是现有的茶具示意立体图。本技术是一种可外携的多功能茶具盒,请参看图1至3,主要是包含集水茶池10、透气框20、导水面盘30、盖盘40,重重纵向叠置,可将所有茶具装入内部,携带时不占空间;泡茶时,将各组件简易巧妙地拆解换装,就能方便地充当茶盘使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集水茶池10是一宽度、长度可容许装放茶海、茶壶50、茶叶、茶杯等的开口盒体,高度的设计,是当摆放桌面上时,稍高于手举起时的手肘高度,不需高举手臂,集水茶池10在内壁接近顶缘的周侧凹设一道托缘11,以设置导水面盘30,外侧周面凹设一道外盖缘13,但高于托缘11以供透气框20叠设,托缘11与外盖缘13之间的周边是相对突起一道唇缘12,集水茶池10在两边外侧固定一母扣15,母扣15的形式可枢设一环形体而能扣住居于透气框20外侧的公扣27;透气框20是一轮廓与集水茶池10相应的中空框体,周面设透气孔21,用以排出茶具使用后的湿水气,透气框20加上集水茶池10的高度至少是稍大于茶壶50的高度,以便容置物品,透气框20在相对集水茶池10的底面周侧凹设一道抵面22,相邻抵面22则相对突出一道凸缘23,凸缘23高度是对应唇缘12的高度,透气框20顶部内壁凹设一道承面24以放置导水面盘30,其顶部周面突伸一道顶缘25,最外侧相邻顶缘25则相对凹下形成一置缘26,以安置盖盘40;导水面盘30是一长方片体,设有贯穿的数道流水孔31,及一圆形的取孔32以便拿取;盖盘40是一盖状的盘体,其底缘突伸一道盖缘41以靠在置缘26上可封闭导水面盘30。在说明各元件的结构后,以下即介绍本技术的使用功效,由安置茶具及泡茶使用二方面分别说明1·如图1至3,本技术可供作茶收藏盒的安置作用,本技术获得十分方便的效果。将盖盘40及导水面盘30拿开,仅将透气框20的抵面22靠在唇缘12、凸缘23叠靠于集水茶池10的外盖缘13上,外周侧呈平齐状,再将母扣15往上弹扣住公扣27而定位,使二者不脱离,因此集水茶池10与透气框20叠装的高度,就能供茶壶50、附属茶具52、茶杯51、茶叶、杯垫等予以安置妥当,透气孔21可以专作透气使用,透气孔21且可以雕花为装饰;其次,再将导水面盘30放入透气框20的承面24上,并在上面安放茶巾与夹子、茶钩等细小配件,最后,配合盖盘40的盖缘41盖围于顶缘25周边,即构成图2、3的状态,使用者便可以双手捧住集水茶池10两边而安放至适合之处;因此本技术的设计可使各茶具安置妥当,每样物件都有良好的安排秩序性。2·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外携的多功能茶具盒,包含依序纵向叠置的集水茶池、透气框、导水面盘、盖盘,其特征在于:该集水茶池为一开口盒体,内壁凹设一道托缘托放导水面盘,其内部空间容放茶具,该透气框为轮廓与集水茶池相应的中空框体,叠置于集水茶池顶部,周面设有 穿透状透气孔,透气框架上集水茶池的高度大于茶壶的高度,透气框内壁上方凹设一道承面安置导水面盘,导水面盘,是一长方片体,设有贯穿的数道流水孔,盖盘,是一盖状的盘体,其底缘突伸一道盖缘抵靠在透气框外壁所设的置缘上将透气框上部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安泽
申请(专利权)人:林安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