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25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具体包括:柔性屏幕以及与所述柔性屏幕连接的主体结构;其中,所述主体结构上设有弯折组件;所述弯折组件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部和至少一个嵌块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导轨结构,所述嵌块部上与所述导轨结构相对的位置设有卡扣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弯曲折叠,方便用户携带所述移动终端,提升用户体验。

A Mobil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对于使用体验的极致追求,用户对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由于大屏幕的移动终端可以方便用户获得较好的视频观赏效果,实现较好的应用操作体验,大屏幕的移动终端已逐渐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然而,现有的大屏幕移动终端中,由于屏幕较大,大屏幕移动终端对其放置空间的要求也较为严格,用户在携带大屏幕移动终端时往往存在极大的不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的大屏幕移动终端中,由于屏幕较大导致用户在携带时存在极大的不便利性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柔性屏幕以及与所述柔性屏幕连接的主体结构;其中所述主体结构上设有弯折组件;所述弯折组件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部和至少一个嵌块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导轨结构,所述嵌块部上与所述导轨结构相对的位置设有卡扣结构。本技术包括以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柔性屏幕以及与所述柔性屏幕连接的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上可以设有弯折组件,所述弯折组件可以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部和至少一个嵌块部。所述支撑部上可以设有导轨结构,所述嵌块部上与所述导轨结构相对的位置设有卡扣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嵌块部的卡扣结构沿着所述支撑部上的导轨结构运动,所述嵌块部从与所述嵌块部相邻的两个支撑部之间滑出,以实现与所述嵌块部相邻的两个支撑部的相对折叠,进而,实现所述移动终端的折叠,方便用户携带所述移动终端,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半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完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转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具体可以包括:柔性屏幕以及与所述柔性屏幕连接的主体结构;其中,所述主体结构上设有弯折组件;所述弯折组件可以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部和至少一个嵌块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导轨结构,所述嵌块部上与所述导轨结构相对的位置设有卡扣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嵌块部上的卡扣结构可以沿着所述支撑部上的导轨结构运动,所述嵌块部可以从与所述嵌块部相邻的两个支撑部之间滑出,以实现与所述嵌块部相邻的两个支撑部的相对折叠,进而,实现所述移动终端的折叠,方便用户携带所述移动终端,提升用户体验。参照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柔性屏幕10以及与柔性屏幕10连接的主体结构;其中,所述主体结构上设有弯折组件111;弯折组件111可以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部112和至少一个嵌块部113;支撑部112上设有导轨结构,嵌块部113上与所述导轨结构相对的位置可以设有卡扣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嵌块部113上的卡扣结构可以沿着支撑部112上的导轨结构运动,嵌块部113可以从与嵌块部113相邻的两个支撑部112之间滑出,以实现与嵌块部113相邻的两个支撑部112的相对折叠。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弯曲折叠,方便用户携带所述移动终端,提升用户体验。本技术实施例中,柔性屏幕10可以为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屏幕。在实际应用中,OLED屏幕的基板可以为塑料基板,由于塑料基板具有可弯曲、不易折断的特点,故采用塑料基板加工成的OLED屏幕也具有可弯曲、不易折断的特点。因此,在柔性屏幕10为OLED屏幕的情况下,柔性屏幕10相应具有可弯曲、不易折断且较为美观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柔性屏幕10和所述主体结构之间可以采用胶水、胶带等粘接介质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卡扣式连接、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对于柔性屏幕10和所述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结构可以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柔性屏幕10可以与所述第一侧连接。支撑部112靠近所述第一侧的面为第一表面,靠近所述第二侧的面为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柔性屏幕10连接;所述第一表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宽度。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宽度,不仅可以使得所述第一表面和柔性屏幕10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提高支撑部112对于柔性屏幕10的支撑效果,而且,还可以使得支撑部112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折叠,可以使得支撑部112在相对折叠的过程中,对柔性屏幕10的挤压力较小,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柔性屏幕10的寿命。可选地,支撑部112还可以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其中,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四表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中,其中一个表面上设有所述导轨结构。本技术实施例中,嵌块部113上与所述导轨结构相对的位置可以设有卡扣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嵌块部113上的卡扣结构可以沿着支撑部112上的导轨结构运动,嵌块部113可以从与嵌块部113相邻的两个支撑部112之间滑出,以实现与嵌块部113相邻的两个支撑部112的相对折叠。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弯曲折叠,方便用户携带所述移动终端,提升用户体验。参照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半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支撑部112的第一表面1121与柔性屏幕10连接,第一表面1121的宽度大于第二表面1122的宽度。支撑部112的第三表面1123、第四表面1124分别连接第一表面1121和第二表面1122,第三表面1123上可以设有所述导轨结构。如图2所示,嵌块部113上与第三表面1123相邻的面为第五表面1131,与第四表面1124相邻的面为第六表面。嵌块部113的第五表面1131与所述导轨结构相对的位置可以设有卡扣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嵌块部113的第五表面1131上的卡扣结构可以沿着支撑部112的第三表面1123上的导轨结构运动,使得嵌块部113从与嵌块部113相邻的两个支撑部112之间滑出,以实现与嵌块部113相邻的两个支撑部112的相对折叠。参照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完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完全折叠状态下,嵌块部113可以从与嵌块部113相邻的两个支撑部112之间无完全滑出,相邻的两个支撑部112可以相对贴合。这样,就实现所述移动终端的弯折折叠,方便用户携带所述移动终端,提升用户体验。本技术实施例中,嵌块部113上与第三表面1123的所述导轨结构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本技术实施例对于所述导轨结构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图2、图3仅仅示出所述导轨结构的位于支撑部112上的第三表面1123上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导轨结构还可以位于支撑部112上的第四表面1124。本技术实施例对于所述导轨结构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定。可选地,为了提高支撑部112对于柔性屏幕10的支撑效果,本技术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支撑部1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屏幕以及与所述柔性屏幕连接的主体结构;其中所述主体结构上设有弯折组件;所述弯折组件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部和至少一个嵌块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导轨结构,所述嵌块部上与所述导轨结构相对的位置设有卡扣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屏幕以及与所述柔性屏幕连接的主体结构;其中所述主体结构上设有弯折组件;所述弯折组件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部和至少一个嵌块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导轨结构,所述嵌块部上与所述导轨结构相对的位置设有卡扣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第一侧的面为第一表面,靠近所述第二侧的面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其中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四表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中,其中一个表面上设有所述导轨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两个支撑部的第一表面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两个支撑部之间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