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25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具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主板;摄像组件,所述摄像组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摄像组件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主板相连,所述柔性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接地支架,所述接地支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延伸至所述开口处;柔性导电件,所述柔性导电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柔性导电件分别与所述摄像组件和所述接地支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摄像组件的可靠接地,避免所述摄像组件受到静电损伤,可以延长摄像组件的使用寿命。

mobil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全面屏移动终端的发展和用户对于使用体验的逐步提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显示屏面积越来越大,且屏占比也越来越高。为了避免在屏幕上开孔放置前置摄像头对移动终端的屏占比造成影响,现有的技术中,往往采用伸缩式的前置摄像头。在需要用到前置摄像头进行自拍的情况下,前置摄像头可以从移动终端的顶部伸出来,在不需要使用前置摄像头的情况下,前置摄像头可以缩回移动终端的内部,不影响移动终端的外观。然而,在前置摄像头从移动终端的顶部伸出来时,前置摄像头通过与人体、或者滑动滑轨之间的摩擦产生静电,前置摄像头上的静电无法释放,静电产生的瞬间高压很容易损伤前置摄像头,降低前置摄像头的使用寿命,甚至,还有可能会烧坏前置摄像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的移动终端中,伸缩式的前置摄像头容易受到静电损伤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主板;摄像组件,所述摄像组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摄像组件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主板相连,所述柔性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接地支架,所述接地支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延伸至所述开口处;柔性导电件,所述柔性导电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柔性导电件分别与所述摄像组件和所述接地支架电连接。本技术包括以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具有开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主板;所述摄像组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摄像组件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主板相连,所述柔性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接地支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延伸至所述开口处;所述柔性导电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柔性导电件分别与所述摄像组件和所述接地支架电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所述摄像组件从所述开口移动至所述壳体外、或者从所述开口移动至所述壳体内时,由于所述摄像组件可以通过所述柔性导电件实现与所述接地支架之间的连接,这样,可以实现所述摄像组件的可靠接地,避免所述摄像组件受到静电损伤,延长所述摄像组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具体可以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主板;摄像组件,所述摄像组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摄像组件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主板相连,所述柔性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接地支架,所述接地支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延伸至所述开口处;柔性导电件,所述柔性导电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柔性导电件分别与所述摄像组件和所述接地支架电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具有开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主板;所述摄像组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摄像组件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主板相连,所述柔性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接地支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延伸至所述开口处;所述柔性导电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柔性导电件分别与所述摄像组件和所述接地支架电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所述摄像组件从所述开口移动至所述壳体外、或者从所述开口移动至所述壳体内时,由于所述摄像组件可以通过所述柔性导电件实现与所述接地支架之间的连接,这样,可以实现所述摄像组件的可靠接地,避免所述摄像组件受到静电损伤,延长所述摄像组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银行系统、考勤系统以及门禁系统等移动终端。本技术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其他类型的移动终端参照执行即可。参照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主板;摄像组件10,摄像组件10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开口处,摄像组件10通过柔性电路板11与所述主板相连,柔性电路板11设于所述壳体内;接地支架12,接地支架12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延伸至所述开口处,接地支架12可靠接地;柔性导电件13,柔性导电件13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柔性导电件13分别与摄像组件10和接地支架12电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摄像组件10从所述开口移动至所述壳体外、或者从所述开口移动至所述壳体内时,由于摄像组件10可以通过柔性导电件13实现与接地支架12之间的连接,这样,就可以实现摄像组件10的可靠接地,避免摄像组件10受到静电损伤,延长摄像组件10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实施例中,摄像组件10可以为伸缩式摄像组件。具体地,在需要用到摄像组件10进行拍摄的情况下,摄像组件10可以从所述开口移动至所述壳体外,方便用户进行拍照和摄像。在不需要使用摄像组件10的情况下,摄像组件10可以从所述开口移动至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内,不影响所述移动终端的外观,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本技术实施例中,接地支架12可以为移动终端中任意一个设置有地端的部件,例如,移动终端的主板支架或者中框等。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主板支架的面积较大,且与连接所述主板与摄像组件10的柔性电路板11相对设置,为了便于柔性电路板11与接地支架12之间的接触连接,接地支架12可以优选为所述主板支架。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接地支架12的具体零部件,本技术对于接地支架12的具体零部件不做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接地支架12上设有地端,且柔性导电件13分别与摄像组件10和接地支架12连接。这样,在摄像组件10从所述开口移动至所述壳体外、或者从所述开口移动至所述壳体内时,由于摄像组件10可以通过柔性导电件13与接地支架12电连接,实现摄像组件10的可靠接地,这样,就可以避免摄像组件10受到静电损伤,延长摄像组件10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摄像组件10可以通过柔性导电件13与接地支架12连接,实现摄像组件10的接地,摄像组件10上的静电可以得到释放,这样,就可以避免摄像组件10上的静电产生的瞬间高压损伤摄像组件10,延长摄像组件10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滑轨14,滑轨14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滑轨14与接地支架12间隔设置,摄像组件10沿滑轨14可移动地设于滑轨14和接地支架12之间。在实际应用中,摄像组件10可沿滑轨14移动,可以极大的提高摄像组件10移动的便捷性和稳定性。可选地,柔性电路板11可以折叠设置在接地支架12和滑轨14之间。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柔性电路板11折叠设置在接地支架12和滑轨14之间,这样,在摄像组件10沿着滑轨14从所述开口移动至所述壳体外、或者沿着滑轨14从所述开口移动至所述壳体内时,柔性电路板11都可以可靠的连接摄像组件10和所述主板,提高摄像组件10与所述主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可选地,柔性导电件13位于柔性电路板11和接地支架12之间,且所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支撑结构15,支撑结构15设在所述壳体内,支撑结构15可以用于支承柔性导电件13以使柔性导电件13与接地支架12接触实现电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支撑结构15对于柔性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主板;摄像组件,所述摄像组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摄像组件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主板相连,所述柔性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接地支架,所述接地支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延伸至所述开口处;柔性导电件,所述柔性导电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柔性导电件分别与所述摄像组件和所述接地支架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主板;摄像组件,所述摄像组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摄像组件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主板相连,所述柔性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接地支架,所述接地支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延伸至所述开口处;柔性导电件,所述柔性导电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柔性导电件分别与所述摄像组件和所述接地支架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滑轨与所述接地支架间隔设置,所述摄像组件沿所述滑轨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滑轨和所述接地支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折叠设置在所述接地支架和所述滑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电件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接地支架之间,且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支承所述柔性导电件以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义元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