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超大型电池包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12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10:45
一种分体式超大型电池包壳体,解决了现有的超大型电池包壳体为一体式结构,且尺寸规格超出高压压铸设备的工作能力,无法采取高压压铸工艺进行成型;只能采取浇铸成型,生产时,产品产能低下,品质合格率低,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的问题,其包括壳体本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壳体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中部的一侧设置有弯转部,第一壳体两侧边缘处分布有固定件,第一壳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孔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分体式结构,生产时可以采用高压压铸,并采用FSW焊接工艺进行焊接,可有效使得产能增加,品质合格率提高,制造成本降低,有利于企业生产,可有效进行散热,保证内部电池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超大型电池包壳体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壳体
,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超大型电池包壳体。
技术介绍
超大型电池包壳体,是一种用于电池
的壳体,但现有的超大型电池包壳体为一体式结构,且尺寸规格超出高压压铸设备的工作能力,无法采取高压压铸工艺进行成型;只能采取浇铸成型,生产时,产品产能低下,品质合格率低,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超大型电池包壳体,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超大型电池包壳体为一体式结构,且尺寸规格超出高压压铸设备的工作能力,无法采取高压压铸工艺进行成型;只能采取浇铸成型,生产时,产品产能低下,品质合格率低,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超大型电池包壳体,包括壳体本体、第一壳体、弯转部、固定件、第一孔槽、第二孔槽、第二壳体、内侧面、加强经筋、第一加固块、加强纬经、第二加固块、第三加固块、底板、转角、进水口、冷却水管、弯管和出水口,所述壳体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中部的一侧设置有弯转部,第一壳体两侧边缘处分布有固定件;第一壳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孔槽,第一壳体顶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超大型电池包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第一壳体(2)、弯转部(3)、固定件(4)、第一孔槽(5)、第二孔槽(6)、第二壳体(7)、内侧面(8)、加强经筋(9)、第一加固块(10)、加强纬经(11)、第二加固块(12)、第三加固块(13)、底板(14)、转角(15)、进水口(16)、冷却水管(17)、弯管(18)和出水口(1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壳体(2),第一壳体(2)中部的一侧设置有弯转部(3),第一壳体(2)两侧边缘处分布有固定件(4);第一壳体(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孔槽(5),第一壳体(2)顶端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孔槽(6),第二孔槽(6)内嵌入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超大型电池包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第一壳体(2)、弯转部(3)、固定件(4)、第一孔槽(5)、第二孔槽(6)、第二壳体(7)、内侧面(8)、加强经筋(9)、第一加固块(10)、加强纬经(11)、第二加固块(12)、第三加固块(13)、底板(14)、转角(15)、进水口(16)、冷却水管(17)、弯管(18)和出水口(1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壳体(2),第一壳体(2)中部的一侧设置有弯转部(3),第一壳体(2)两侧边缘处分布有固定件(4);第一壳体(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孔槽(5),第一壳体(2)顶端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孔槽(6),第二孔槽(6)内嵌入设置有第二壳体(7),第二壳体(7)的内侧面(8)上纵向等距设置有加强经筋(9),加强经筋(9)两端与第二壳体(7)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加固块(10);内侧面(8)上横向等距设置有加强纬经(11),加强纬经(11)的两端与第二壳体(7)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二加固块(12);加强经筋(9)与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诚陈晓东匡中华李鹏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