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其盖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11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及其盖帽,电池包括外壳及卷芯,外壳包括壳体及盖帽,壳体与盖帽形成用于容置卷芯的空腔,盖帽包括极柱、盖板及集流体,盖板包括本体及第一凸台,极柱设于本体的第一表面,第一凸台与本体连接,且凸出于本体的第二表面。集流体包括集流主体及边框,集流主体与边框连接形成容置腔,第一凸台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容置腔内,边框与本体连接,集流主体远离本体的一面与卷芯连接。该电池结构中,卷芯与极柱之间能通过集流体与盖板实现导流,相比于传统的转接结构,这样能够简化电池结构,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电池外壳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有助于提升电池的比能量和比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及其盖帽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其盖帽。
技术介绍
电池作为重要的供能元器件,广泛应用在电子产品和电动交通工具中。传统的电池主要包括壳体、盖帽、导流机构及电芯,壳体与盖帽连接形成用于容置电芯的腔体,电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导流机构与盖帽连接。导流机构包括集流结构和转接结构,在组装电池时,至少包括以下步骤:连接电芯与集流结构,连接集流结构与转接结构,连接转接结构与盖帽。所以,电池的装配工艺较为复杂,耗费的时间也较长。而且,电池组装过程中涉及的连接工艺较多,易出现连接不牢,电池长期使用后,各个零部件之间容易脱落,从而会增大内阻,降低集流效果。另外,导流结构会占用较大的电池腔体空间,而降低电池腔体空间的利用率,进而降低电池的比能量和比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配工艺简单、集流效果好、比能量及比功率较高的电池及其盖帽。一种盖帽,包括:极柱;盖板,包括本体及第一凸台,所述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极柱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凸台与本体连接,且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以及集流体,包括集流主体及边框,所述集流主体与所述边框连接形成容置腔,所述第一凸台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边框与所述本体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柱与所述盖板为一体式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还包括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本体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围,所述第二凸台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连接面,所述边框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均为圆环,所述第一连接面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外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面的外径小于所述本体的外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集流主体间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本体连接形成腔体,所述腔体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的底壁上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贯穿所述本体及所述极柱,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集流主体,所述注液孔与所述通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间隔排布在集流主体上。一种电池,包括:外壳,包括壳体及上述的任一种盖帽,所述壳体与所述本体连接形成空腔,所述第一凸台及所述集流体均位于所述空腔内;以及卷芯,位于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集流主体远离所述本体的一面连接。上述的电池及其盖帽,卷芯与集流体连接,盖板与极柱连接,而集流体与盖板连接,从而卷芯与极柱之间能通过集流体与盖板实现导流,省略了传统的转接结构,这样能够简化电池结构,降低生产成本,还能降低电池内阻,提高集流效果,另外,还能够提高电池外壳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有助于提升电池的比能量和比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中盖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盖帽的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盖帽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0、电池;20、外壳;22、壳体;24、盖帽;100、极柱;200、盖板;202、腔体;204、注液孔;210、本体;212、第一表面;214、第二表面;220、第一凸台;230、第二凸台;232、第一连接面;300、集流体;310、集流主体;320、边框;322、第二连接面;330、容置腔;34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一实施方式的电池10包括外壳20及卷芯(图未示),外壳20包括壳体22及盖帽24,壳体22与盖帽24连接形成空腔,卷芯位于空腔内,并与盖帽24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10为圆形电池,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池10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电池,比如方形电池等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及图4所示,盖帽24包括极柱100、盖板200及集流体300,其中,极柱100通过盖板200与集流体300连接,盖板200与壳体22连接,集流体300与卷芯连接。具体地,盖板200包括本体210及第一凸台220,本体2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12及第二表面214,极柱100设于第一表面212,第一凸台220与本体210连接,且凸出于第二表面214。集流体300包括集流主体310及边框320,集流主体310与边框320连接形成容置腔330,第一凸台220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容置腔330内,边框320与本体210连接,集流主体310远离本体210的一面与卷芯的电极端面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这里所说的电极端面可以是正电极的端面,也可以是负电极的端面。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电池10来说,卷芯与集流体300连接,盖板200与极柱100连接,而集流体300与盖板200连接,从而卷芯与极柱100之间能通过集流体300与盖板200实现导流,集流体300能将电极上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形成较大的电流传递给极柱100,相比于传统的转接结构,这样能够简化电池10结构,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集流效果,此外,电池10的外壳20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也得以提高,有助于提升电池10的比能量和比功率。另外,第一凸台220与边框320的配合能够使得盖板200与集流体300之间保持良好的密封。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凸台220的外径小于边框320的内径,且第一凸台220的外径与边框320的内径之间相差约0.1mm,从而第一凸台220能延伸至容置腔330内。此外,盖板200选用铝材质或铝合金材质,集流体300的材质与盖板200的材质一致或相近,以提高焊接效果。为了进一步简化生产工艺,在本实施方式中,极柱100与本体210为一体式结构,本体210与第一凸台220为一体式结构,也即,极柱100与盖板200为一体式结构,极柱100与盖板200之间省略了连接结构,还能够减小盖帽24内阻,提高集流效果。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先将极柱100与盖板200分别加工,再将两者连接。而且,极柱100凸出于第一表面212,也即电池10为凸头电池,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池100也可以为平头电池。请参考图3及图4,盖板200还包括第二凸台230,第二凸台230与本体210连接,且位于第一凸台220的外围,第二凸台230包括平行于第二表面214的第一连接面232,边框320包括平行于第二表面214的第二连接面322,第一连接面232与第二连接面322连接,以实现集流体300与本体210的间接连接。连接盖板200与集流体300时,需要先将集流体300的边框320扣在第一凸台220外面,第一连接面232与第二连接面322贴合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盖帽,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盖板,包括本体及第一凸台,所述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极柱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凸台与本体连接,且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以及集流体,包括集流主体及边框,所述集流主体与所述边框连接形成容置腔,所述第一凸台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边框与所述本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帽,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盖板,包括本体及第一凸台,所述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极柱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凸台与本体连接,且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以及集流体,包括集流主体及边框,所述集流主体与所述边框连接形成容置腔,所述第一凸台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边框与所述本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与所述盖板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包括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本体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围,所述第二凸台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连接面,所述边框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均为圆环,所述第一连接面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涵周丽琴余仲宝钟盛文范海波许海洋付光辉汪岳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新恒业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赣州市高能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