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流场板燃料电池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1942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均匀流场板燃料电池及其工作方法,均匀流场板燃料电池,包括设置在燃料电池本体上的阳极流场板、阳极集流板、阳极电极、交换膜、阴极电极、阴极集流板和阴极流场板;燃料供给支路和产物排出支路为位于阳极流场板中互相交错不连通且阵列排布的管路,采用均匀分布在电极表面的阵列纵向燃料输送流场,使燃料能够直接且均匀的到达电极表面;同时采用与燃料输送流场相对应的燃料回收流场,保证燃料与产物的顺流传输,避免燃料产物的掺混,而且降低了电池所耗泵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匀流场板燃料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均匀流场板燃料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能源的消耗量也持续增长。世界范围内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传统化石能源消耗量仍占主导。然而,传统化石能源储量有限,部分能源在未来几十年将消耗殆尽。此外,在传统化石能源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也在日益加剧,由此带来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着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寻找能够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可持续能源成为当然人类研究的重点。目前,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具有能源充足,利用过程清洁无污染等优点。但是这类能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间歇性、不稳定性、效率低等问题。燃料电池由于其能量转换效率高、污染小、无噪音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新一代能源技术,燃料电池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具有战略性意义。燃料电池技术是一种新型发电技术,该技术可以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具有高效、无污染、无噪声、可靠性高、模块化、对负载变化可以快速响应等显著优点,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燃料电池主要由离子交换膜、阴阳电极和双极板构成。其中由阴极电极、离子交换膜和阳极电极构成的膜电极(membraneelectrodeassembly,MEA)是燃料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燃料和氧化剂分别通入电池的阳极和阴极。通入阳极的燃料(如H2、CH3OH、CH3CH2OH、CO(NH2)2、NaBH4、HCOONa等)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电子,电子通过外电路流入到阴极,并与阴极的氧化剂(如O2、H2O2等)结合发生还原反应。同时离子通过电解质膜迁移到阴极(或阳极),构成回路。在众多类型的燃料电池中,直接液体燃料电池(Directliquidfuelcells,DLFC)由于燃料能量密度高、便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近些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直接液体燃料电池是以甲醇、乙醇、尿素、硼氢化钠、甲酸盐等液体作为燃料的一类燃料电池。按照固体电解质膜种类的不同,直接液体燃料电池可分为酸性直接液体燃料电池和碱性直接液体燃料电池。作为直接液体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位,阳极流场起到了输送燃料、分配燃料、回收产物的功能,在整个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当前燃料电池阳极流场主要包括蛇形流场、平行流场、非连续型流场、交指型流场等,其主要通过燃料在电极一侧流动时的扩散作用进入电极反应。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燃料在流道中的流动及在电极中的扩散反应,燃料不断消耗产物不断进入流道中,燃料的浓度逐渐降低,这导致电极内燃料浓度分布不均匀,降低了电极反应效率,进一步降低了直接液体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因此,针对燃料电池燃料在流动反应过程中出现的燃料产物掺混、燃料浓度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一种燃料产物相分离顺流传递、燃料浓度均匀分布的高效燃料电池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顺流传输、高效运行的均匀流场板燃料电池及其工作方法,使燃料能够直接且均匀的到达电极表面,保证燃料与产物的顺流传输,避免燃料产物的掺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均匀流场板燃料电池,包括设置在燃料电池本体上的阳极流场板、阳极集流板、阳极电极、交换膜、阴极电极、阴极集流板和阴极流场板;阳极集流板与阳极流场板和阳极电极相连,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通过交换膜隔开,阴极集流板与阴极电极和阴极流场板相连;阳极流场板为具有流路分布的流场板,阳极流场板中设置有燃料进口、燃料分配流路、燃料供给支路、产物排出支路、产物回收流路和燃料出口;燃料进口为燃料分配流路进口与燃料电池外侧相连,燃料供给支路进口与燃料分配流路相连,燃料供给支路出口通过阳极集流板与阳极电极相连,产物排出支路进口通过阳极集流板与阳极电极相连,产物排出支路出口与产物回收流路相连,燃料出口为产物回收流路出口与燃料电池外侧相连;燃料供给支路和产物排出支路为位于阳极流场板中互相交错不连通且阵列排布的管路,阳极集流板为具有阵列分布孔的平板,集流板中孔道与燃料供给支路出口及产物排出支路进口相连通;阴极流场板为具有流道的平板,所述阴极集流板具有为与阴极流场板流道相对应孔道的平板。进一步,所述燃料分配流路和产物回收流路纵向设置在阳极流场板中,产物排出支路和燃料供给支路为多条横向分布的支流管路,多条产物排出支路等间距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阳极集流板侧面;多条燃料供给支路等间距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阳极集流板侧面。进一步,多条产物排出支路与多条燃料供给支路交叉且等间距布置。进一步,所述燃料进口位于阳极流场板顶部,燃料出口位于阳极流场板底部。进一步,所述阴极流场板中设置有蛇形流道、平行流道、非连续型流道或交指型流道。进一步,所述阳极流场板和阴极流场板所用材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复合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进一步,所述阴极集流板和阳极集流板材料为石墨等无机非金属或不锈钢等金属的导电材料。进一步,所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为涂覆有相应催化剂具有多孔结构的导电金属材料或碳材料,结构上包括支撑层、催化层和扩散层。进一步,所述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或中性交换膜。一种均匀流场板燃料电池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0:燃料均匀分配进入电极:燃料电池未反应的燃料通过燃料进口进入燃料电池阳极侧,在泵功的作用下通过燃料分配流路均匀分配到燃料供给支路,进入阳极电极中;同时,氧化剂依次通过阴极流场板和阴极集流板进入阴极电极中;步骤S200:电池放电反应:燃料在阳极电极表面进行反应;步骤S300:产物顺流流出:燃料反应完成后,由每个燃料供给支路出口流入的燃料经过阳极电极从距离较近的产物排出支路入口流出,汇流至产物回收流路通过燃料出口排出。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均匀流场板燃料电池,包括设置在燃料电池本体上的阳极流场板、阳极集流板、阳极电极、交换膜、阴极电极、阴极集流板和阴极流场板;燃料供给支路和产物排出支路为位于阳极流场板中互相交错不连通且阵列排布的管路,采用均匀分布在电极表面的阵列纵向燃料输送流场,使燃料能够直接且均匀的到达电极表面;同时采用与燃料输送流场相对应的燃料回收流场,保证燃料与产物的顺流传输,避免燃料产物的掺混,而且降低了电池所耗泵功。进一步,多条产物排出支路与多条燃料供给支路交叉且等间距布置,未反应的电解液从距离较近的产物排出支路入口流出,进一步降低进出口之间的压差,更有利于提高电池效率、降低电池泵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燃料电池集流板的侧视图图中:1-阳极流场板,2-阳极集流板,3-阳极电极,4-交换膜,5-阴极电极,6-阴极集流板,7-阴极流场板,8-燃料进口,9-燃料分配流路,10-燃料供给支路,11-产物排出支路,12-产物回收流路,13-燃料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参见图1-2,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电池包括设置在燃料电池本体上的阳极流场板1、阳极集流板2、阳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匀流场板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燃料电池本体上的阳极流场板(1)、阳极集流板(2)、阳极电极(3)、交换膜(4)、阴极电极(5)、阴极集流板(6)和阴极流场板(7);阳极集流板(2)与阳极流场板(1)和阳极电极(3)相连,阳极电极(3)和阴极电极(5)通过交换膜(4)隔开,阴极集流板(6)与阴极电极(5)和阴极流场板(7)相连;阳极流场板(1)为具有流路分布的流场板,阳极流场板(1)中设置有燃料进口(8)、燃料分配流路(9)、燃料供给支路(10)、产物排出支路(11)、产物回收流路(12)和燃料出口(13);燃料进口(8)为燃料分配流路(9)进口与燃料电池外侧相连,燃料供给支路(10)进口与燃料分配流路(9)相连,燃料供给支路(10)出口通过阳极集流板(2)与阳极电极(3)相连,产物排出支路(11)进口通过阳极集流板(2)与阳极电极(3)相连,产物排出支路(11)出口与产物回收流路(12)相连,燃料出口(13)为产物回收流路(12)出口与燃料电池外侧相连;燃料供给支路(10)和产物排出支路(11)为位于阳极流场板(1)中互相交错不连通且阵列排布的管路,阳极集流板(2)为具有阵列分布孔的平板,集流板中孔道与燃料供给支路(10)出口及产物排出支路(11)进口相连通;阴极流场板(7)为具有流道的平板,所述阴极集流板(6)具有为与阴极流场板(7)流道相对应孔道的平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匀流场板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燃料电池本体上的阳极流场板(1)、阳极集流板(2)、阳极电极(3)、交换膜(4)、阴极电极(5)、阴极集流板(6)和阴极流场板(7);阳极集流板(2)与阳极流场板(1)和阳极电极(3)相连,阳极电极(3)和阴极电极(5)通过交换膜(4)隔开,阴极集流板(6)与阴极电极(5)和阴极流场板(7)相连;阳极流场板(1)为具有流路分布的流场板,阳极流场板(1)中设置有燃料进口(8)、燃料分配流路(9)、燃料供给支路(10)、产物排出支路(11)、产物回收流路(12)和燃料出口(13);燃料进口(8)为燃料分配流路(9)进口与燃料电池外侧相连,燃料供给支路(10)进口与燃料分配流路(9)相连,燃料供给支路(10)出口通过阳极集流板(2)与阳极电极(3)相连,产物排出支路(11)进口通过阳极集流板(2)与阳极电极(3)相连,产物排出支路(11)出口与产物回收流路(12)相连,燃料出口(13)为产物回收流路(12)出口与燃料电池外侧相连;燃料供给支路(10)和产物排出支路(11)为位于阳极流场板(1)中互相交错不连通且阵列排布的管路,阳极集流板(2)为具有阵列分布孔的平板,集流板中孔道与燃料供给支路(10)出口及产物排出支路(11)进口相连通;阴极流场板(7)为具有流道的平板,所述阴极集流板(6)具有为与阴极流场板(7)流道相对应孔道的平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流场板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分配流路(9)和产物回收流路(12)纵向设置在阳极流场板(1)中,产物排出支路(11)和燃料供给支路(10)为多条横向分布的支流管路,多条产物排出支路(11)等间距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阳极集流板(2)侧面;多条燃料供给支路(10)等间距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阳极集流板(2)侧面。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印实王睿李明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