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模拟大气污染物光化学反应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气污染物光化学反应分析
,更为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模拟大气污染物光化学反应的装置。
技术介绍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受到政府和公民的广泛关注,光化学反应是大气污染物转化的重要途径。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空气质量模型在密封舱中进行模拟研究,虽然能够解释一些简单的大气污染物光化学反应,但是由于现有用于模拟大气污染物光化学反应的装置存在的技术瓶颈,导致其无法对环境大气气溶胶进行光化学反应实时研究分析,且无法进行较长时间的光化学反应研究,不能准确分析大气污染物的源和汇,特别在重污染期间,使用空气质量模型往往存在很大偏差,难以再现大气污染状况。因此,如何有效克服现有用于模拟大气污染物光化学反应的装置存在诸多缺陷以及提高大气污染物光化学反应模拟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始终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用于模拟大气污染物光化学反应的装置存在的误差较大、实时性较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创新地提供了一种用于模拟大气污染物光化学反应的装置,将双层套管结构、均匀光源结构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模拟大气污染物光化学反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静态混合器(1)、内流动管(2)及外流动管(3),所述内流动管(2)固定于外流动管(3)的内部,所述内流动管(2)与所述外流动管(3)具有相同的轴线且共同形成双层套管结构,内流动管(2)的外壁和外流动管(3)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循环水流过的管状腔;外流动管(3)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31),所述进水口(31)通过进水管(41)与水箱(4)的出流口连通,在所述进水管(41)上或水箱(4)内设置有水泵(5),外流动管(3)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32),所述出水口(32)通过出水管(42)与水箱(4)的回流口连通,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模拟大气污染物光化学反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静态混合器(1)、内流动管(2)及外流动管(3),所述内流动管(2)固定于外流动管(3)的内部,所述内流动管(2)与所述外流动管(3)具有相同的轴线且共同形成双层套管结构,内流动管(2)的外壁和外流动管(3)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循环水流过的管状腔;外流动管(3)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31),所述进水口(31)通过进水管(41)与水箱(4)的出流口连通,在所述进水管(41)上或水箱(4)内设置有水泵(5),外流动管(3)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32),所述出水口(32)通过出水管(42)与水箱(4)的回流口连通,所述水箱(4)、所述进水管(41)、所述水泵(5)、所述管状腔及所述出水管(42)共同形成冷却水循环系统;在外流动管(3)的周围沿周向均匀地设置有多个紫外灯(6);所述静态混合器(1)与所述内流动管(2)连通,所述静态混合器(1)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内流动管(2)上设置有出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拟大气污染物光化学反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流动管(2)包括依次设置且呈一体结构的第一锥形管体(21)、圆形管体(22)及第二锥形管体(23),第一锥形管体(21)的内径沿朝向所述第二锥形管体(23)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锥形管体(23)的内径沿朝向所述第一锥形管体(21)的方向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模拟大气污染物光化学反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抽气泵(7)和气体分析仪(8);所述气体分析仪(8)与气体采样管(81)的一端连接,气体采样管(81)的另一端自第二锥形管体(23)的末端中心伸入至所述圆形管体(22)底部;所述第二锥形管体(23)的末端中心的周围均匀设置有多个抽气管(71),抽气管(71)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二锥形管体(23)中,抽气管(71)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气泵(7)连通;其中,所述气体采样管(81)和所述抽气管(71)均与所述第二锥形管体(23)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模拟大气污染物光化学反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抽气泵(7)的进气口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网袋、棉花、活性炭、变色硅胶及活性高锰酸钾球,所述棉花、所述活性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春翔,王友峰,张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