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雾节水型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73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雾节水型冷却塔,包括塔体、静电除雾装置和集水槽。静电除雾装置包括除雾单元和配套电源,除雾单元安装在塔体的顶部出口之上,集水槽安装在除雾单元下。当塔内废气A在塔体的顶部出口与塔外冷空气B汇合后,温度降低产生雾(白烟),雾被静电除雾装置捕捉,形成积水汇集在集水槽内得以回收利用,从而实现冷却塔节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静电除雾装置进行冷却塔节水,节水效果好,环境污染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雾节水型冷却塔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雾节水型冷却塔,主要用于工业循环水冷却过程。
技术介绍
在电力、钢铁、焦化和建材等行业,大量废热由工业循环水带走,通过冷却塔排放。循环水在冷却塔内蒸发后,产生了高含湿量的热空气,再经冷却塔顶部的出口以废气排出。冷却塔排出的废气(热空气)与塔外冷空气相汇合后,温度降低,高含湿量的废气被冷却后呈过饱和状态,形成了大量的白烟(雾)。每年冷却塔向大气环境释放了大量含湿量很高的废气,这些废气易在局部地区形成高湿环境,提供了促使空气中的细颗粒物转化成“霾”的条件,对环境污染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冷却塔在循环水冷却过程中还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所以这种水冷的方式在国内很多缺水的地区也是不可接受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消雾节水型冷却塔,利用静电除雾装置进行冷却塔节水,具有节水效果好、减少环境污染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消雾节水型冷却塔,包括塔体和静电除雾装置,所述静电除雾装置通过电源连接多个除雾单元,多个除雾单元布置在塔体的顶部出口上,所述除雾单元与塔体之间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除雾单元相对应,所述每个除雾单元包括阴极、阳极和支架。优选的,所述除雾单元垂直布置,多个除雾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近似圆柱体的截面为多边形的柱体。优选的,所述除雾单元接近垂直的倾斜布置,多个除雾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近似圆台体的截面为多边形的柱体。优选的,所述除雾单元水平布置,多个除雾单元组成阶梯状的多边形。优选的,所述集水槽为近似圆形的多边形环形槽。优选的,所述集水槽为多条V形槽,多条V型槽组合成阶梯状的多边形。优选的,所述塔体内还设有荷电单元,所述荷电单元位于塔体顶部出口的下方,所述荷电单元包括荷电阴极、荷电阳极、荷电支架和荷电电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合理,利用静电除雾装置进行冷却塔节水,节水效果好、减少环境污染,缓解环保压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单个除雾单元立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除雾单元(相邻两个)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除雾单元布置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荷电单元示意图。其中:塔体1;静电除雾装置2;除雾单元2.1;阴极2.1.1;阳极2.1.2;支架2.1.3;电源2.2;集水槽3;荷电单元4;荷电阴极4.1;荷电阳极4.2;荷电支架4.3;荷电电源4.4。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消雾节水型冷却塔,包括塔体1和静电除雾装置2,所述静电除雾装置2通过电源2.2连接多个除雾单元2.1,多个除雾单元2.1布置在塔体1的顶部出口上,所述除雾单元2.1与塔体1之间设有集水槽3,所述集水槽3用于收集除雾单元2.1捕捉水雾后流下的水,水雾因静电作用被收集,积水向下流动汇集到集水槽3内。所述集水槽3与除雾单元2.1相对应,所述每个除雾单元2.1包括阴极2.1.1、阳极2.1.2和支架2.1.3。所述阴极2.1.1为放电极,接电源2.2的负极;所述阳极2.1.2为收雾极,接电源2.2的正极,所述支架2.1.3用于固定阴极2.1.1和阳极2.1.2。所述除雾单元2.1垂直布置,多个除雾单元2.1组合在一起形成近似圆柱体的截面为多边形的柱体。所述除雾单元2.1接近垂直的倾斜布置,多个除雾单元2.1组合在一起形成近似圆台体的截面为多边形的柱体。所述除雾单元2.1的底部向外倾斜,且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不小于80°的锐角。所述集水槽3为近似圆形的多边形环形槽。一种消雾节水型冷却塔的节水方法,采用上述冷却塔,当塔体1内塔内废气A在冷却塔抽力的作用下向上流动达到顶部出口时,与塔外冷空气B汇合,由于塔外冷空气B温度远低于塔内废气A,高含湿量的塔内废气A被冷却并达到水蒸气过饱和状态形成雾,塔顶出风口产生了我们常看到的白烟;废气在顶部出口产生的雾(白烟)经过静电除雾装置2的除雾单元2.1时,被阴极2.1.1和阳极2.1.2产生的电场荷电成为带电粒子,雾最终被阳极2.1.2捕捉,雾在阳极2.1.2上附着后积成水,向下流入集水槽3;对集水槽3收集的水进行回收利用。在废气中的雾被静电除雾装置2捕捉时也达到了脱白效果,经静电除雾装置2除雾单元2.1排出的废气变为无白烟(或白烟很少)的脱白后废气C进入大气环境,大幅度减少了废气中的含湿量,也减少了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实施例2:参见图4和图5,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除雾单元2.1水平布置,单个除雾单元2.1为矩形,多个除雾单元2.1组合后呈阶梯状的多边形,覆盖塔体1的顶部出口截面。所述集水槽3与多个除雾单元2.1组成的多边形相配套,所述集水槽3为多条V形槽,多条V型槽组合成阶梯状的多边形。V形槽被用于收集从除雾单元2.1的阳极2.1.2上流下的水,所述集水槽3的布置可减少废气经过时的流动阻力。实施例2的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2的节水方法与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实施例3:参见图6和图7,实施例3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塔体1内还设有荷电单元4,所述荷电单元4水平布置在塔体1顶部出口的下方,所述荷电单元4包括荷电阴极4.1、荷电阳极4.2、荷电支架4.3和荷电电源4.4。荷电单元4的作用是使塔内废气A预先荷电,它与顶部出口上的除雾单元2.1组合在一起形成两段式除雾,即整个除雾过程分为荷电段(荷电单元)和除雾段(除雾单元),使静电除雾装置2的除雾效果更好。实施例3的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的节水方法与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实施例3也可以用在除雾单元2.1水平布置的情况,如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再增加荷电单元4。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雾节水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和静电除雾装置(2),所述静电除雾装置(2)通过电源(2.2)连接多个除雾单元(2.1),所述多个除雾单元(2.1)布置在塔体(1)的顶部出口上,所述除雾单元(2.1)与塔体(1)之间设有集水槽(3),所述集水槽(3)与除雾单元(2.1)相对应,所述每个除雾单元(2.1)包括阴极(2.1.1)、阳极(2.1.2)和支架(2.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雾节水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和静电除雾装置(2),所述静电除雾装置(2)通过电源(2.2)连接多个除雾单元(2.1),所述多个除雾单元(2.1)布置在塔体(1)的顶部出口上,所述除雾单元(2.1)与塔体(1)之间设有集水槽(3),所述集水槽(3)与除雾单元(2.1)相对应,所述每个除雾单元(2.1)包括阴极(2.1.1)、阳极(2.1.2)和支架(2.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雾节水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单元(2.1)垂直布置,多个除雾单元(2.1)组合在一起形成近似圆柱体的截面为多边形的柱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雾节水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单元(2.1)接近垂直的倾斜布置,多个除雾单元(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海君刘国银
申请(专利权)人: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