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燃式高效焚烧炉的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162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废气直燃式焚烧炉配套技术领域,一种直燃式高效焚烧炉的换热装置,所述壳体内形成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一端贯通壳体表面径向连接的进风筒,其另一端贯通壳体表面径向连接的出风筒,所述换热腔内环形垂直分布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贯通壳体底部的下风箱内腔,其另一端贯通壳体顶部的上风箱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该类设备一般没有设换热器,被焚烧的有机气体在掺入一定量的冷空气后直接从烟囱排出,从而导致燃料消耗较大且对大气的热污染严重的问题,具有降耗、环保的有益技术效果。

A Heat Exchanger for Direct-fired High Efficiency Inci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燃式高效焚烧炉的换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有机废气直燃式焚烧炉配套
,一种直燃式高效焚烧炉的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直燃烧式热力氧化净化设备,是将有机废气进行高温焚烧,达到有害物质量化数减少或缩小,把可燃的有害气体的温度提高到反应温度,从而发生氧化的一种环保设备,同时达到利用部分焚烧介质的热能的一种产品,随着废气处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焚烧设备结构不断改进,由于许多高新技术应用于焚烧系统,促使废气焚烧技术向高新技术发展。目前,废弃焚烧技术已经成熟,应用先进的自控技术和科学新颖的外观设计,使废气焚烧技术趋于完善,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与肯定,现有技术存在该类设备一般没有设换热器,被焚烧的有机气体在掺入一定量的冷空气后直接从烟囱排出,从而导致燃料消耗较大且对大气的热污染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直燃式高效焚烧炉的换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技术存在该类设备一般没有设换热器,被焚烧的有机气体在掺入一定量的冷空气后直接从烟囱排出,从而导致燃料消耗较大且对大气的热污染严重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直燃式高效焚烧炉的换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一端贯通壳体表面径向连接的进风筒,其另一端贯通壳体表面径向连接的出风筒,所述换热腔内环形垂直分布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贯通壳体底部的下风箱内腔,其另一端贯通壳体顶部的上风箱内腔。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内筒,所述内筒外表面与外筒内表面之间经隔热空间隔离。进一步,所述内筒外表面与外筒内表面经空间隔离内分布的定位块隔离。进一步,所述上风箱包括上风箱一分部和上风箱另一分部,所述上风箱一分部连接于壳体顶端一侧,所述上风箱另一分部连接于壳体顶端另一侧。进一步,所述上风箱一分部贯通于换热腔一侧的换热管,所述上风箱另一分部贯通于换热腔另一侧的换热管。进一步,所述换热管均采用钢管。进一步,所述壳体底端经连接板固定于焚烧室顶端。进一步,所述进风筒连接于废气收集口,所述出风筒连接于焚烧室进口。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采用所述壳体内形成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一端贯通壳体表面径向连接的进风筒,其另一端贯通壳体表面径向连接的出风筒,所述换热腔内环形垂直分布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贯通壳体底部的下风箱内腔,其另一端贯通壳体顶部的上风箱内腔,由于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由于在焚烧室顶部增设管式换热器,约可以把被焚烧气体预热至220~300℃,约可减少燃料消耗15%,同时可降低对大气的热污染。2、本专利采用所述换热腔一端贯通壳体表面径向连接的进风筒,其另一端贯通壳体表面径向连接的出风筒,所述换热腔内环形垂直分布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贯通壳体底部的下风箱内腔,其另一端贯通壳体顶部的上风箱内腔,由于进风筒进入冷介质,再通过出风筒排出热介质,有机气体被焚烧以后,在焚烧室中形成高温烟气,高温烟气自下而上流过换热装置的换热腔,即做为热媒存在于换热管的外面,输出于排烟装置的掺冷段;收集的冷有机废气由进风筒进入,经换热装置内外筒之间的环隙流至上风箱,然后经换热管内部向下流至下风箱,即做为冷媒存在于换热管内,最后由出风筒流出至焚烧炉的进风室,由于冷媒换热后温度可以提高220~300℃,可节约燃料消耗约15%。3、本专利采用所述壳体包括内筒,所述内筒外表面与外筒内表面之间经隔热空间隔离,所述内筒外表面与外筒内表面经空间隔离内分布的定位块隔离,由于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隔热空间,不但减少了热量的损耗,而且提高了换热腔的保温效果。4、本专利采用所述上风箱包括上风箱一分部和上风箱另一分部,所述上风箱一分部连接于壳体顶端一侧,所述上风箱另一分部连接于壳体顶端另一侧,所述上风箱一分部贯通于换热腔一侧的换热管,所述上风箱另一分部贯通于换热腔另一侧的换热管,由于采用上风箱采用分段换热,提高了局部热能的尽快转换,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5、本专利采用所述换热管均采用钢管,由于换热管均采用钢管,保证了换热管的强度,采用多种规格和结构的布局,不仅提高了换热管的结构,而且保证了换热腔内部的布局的合理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直燃式高效焚烧炉的换热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直燃式高效焚烧炉的换热装置的换热装置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中:1-壳体,2-换热腔,3-进风筒,4-出风筒,5-换热管,6-下风箱,7-上风箱,8-隔热空间,9-定位块。实施例:本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直燃式高效焚烧炉的换热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形成换热腔2,所述换热腔2一端贯通壳体1表面径向连接的进风筒3,其另一端贯通壳体1表面径向连接的出风筒4,所述换热腔2内环形垂直分布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一端贯通壳体1底部的下风箱6内腔,其另一端贯通壳体1顶部的上风箱7内腔。所述壳体1包括内筒,所述内筒外表面与外筒内表面之间经隔热空间8隔离。所述内筒外表面与外筒内表面经空间隔离内分布的定位块9隔离。所述上风箱7包括上风箱7一分部和上风箱7另一分部,所述上风箱7一分部连接于壳体1顶端一侧,所述上风箱7另一分部连接于壳体1顶端另一侧。所述上风箱7一分部贯通于换热腔2一侧的换热管5,所述上风箱7另一分部贯通于换热腔2另一侧的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均采用SUS304不锈钢钢管。所述壳体1底端经连接板固定于焚烧室顶端。所述进风筒3连接于废气收集口,所述出风筒4连接于焚烧室进口。工作原理:本专利通过所述壳体内形成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一端贯通壳体表面径向连接的进风筒,其另一端贯通壳体表面径向连接的出风筒,所述换热腔内环形垂直分布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贯通壳体底部的下风箱内腔,其另一端贯通壳体顶部的上风箱内腔,由于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由于进风筒进入冷介质,再通过出风筒排出热介质,在焚烧室中形成高温烟气,高温烟气自下而上流过换热装置的换热腔,即做为热媒存在于换热管的外面,输出于排烟装置的掺冷段;收集的冷有机废气由进风筒进入,经换热装置内外筒之间的环隙流至上风箱,然后经换热管内部向下流至下风箱,即做为冷媒存在于换热管内,最后由出风筒流出至焚烧炉的进风室,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该类设备一般没有设换热器,被焚烧的有机气体在掺入一定量的冷空气后直接从烟囱排出,从而导致燃料消耗较大且对大气的热污染严重的问题,具有降耗、环保的有益技术效果。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燃式高效焚烧炉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一端贯通壳体表面径向连接的进风筒,其另一端贯通壳体表面径向连接的出风筒,所述换热腔内环形垂直分布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贯通壳体底部的下风箱内腔,其另一端贯通壳体顶部的上风箱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燃式高效焚烧炉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一端贯通壳体表面径向连接的进风筒,其另一端贯通壳体表面径向连接的出风筒,所述换热腔内环形垂直分布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贯通壳体底部的下风箱内腔,其另一端贯通壳体顶部的上风箱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式高效焚烧炉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内筒,所述内筒外表面与外筒内表面之间经隔热空间隔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燃式高效焚烧炉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外表面与外筒内表面经空间隔离内分布的定位块隔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式高效焚烧炉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恒臻
申请(专利权)人:奥蓝特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