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45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8:3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满足0.6<R4/f<1.5;以及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0.55<TTL/(ImgH×2)<0.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成像镜头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七片透镜的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近来智能手机领域的蓬勃发展,各大智能手机生产商对于手机镜头提出了更多新的需求。尤其是在高端旗舰机型的主摄上,手机成像镜头愈来愈有一种往大像面、大广角、大孔径、超薄化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光学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难度挑战。相比于以往的手机镜头,这些主值参数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手机镜头的成像能力和竞争优势。大像面意味着更高的分辨率;大广角意味着更大的视场范围;大孔径代表更多的有效光通量以及更高的信噪比;超薄化可以与智能手机实现更好的兼容,便于其携带。基于手机供应商提出的这些需求挑战,传统的五片式或者六片式镜头的结构已不足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七片式的光学成像镜头系统将会逐渐成为主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点的光学成像镜头。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可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可满足0.6<R4/f<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可满足FOV>9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0.55<TTL/(ImgH×2)<0.7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可满足0<f/f2<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可满足0.2<f/f3<0.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71可满足0.2<DT11/DT71<0.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可满足0.1<T23/CT3<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可满足0<T12/T34<0.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可满足-1<f5/R9<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可满足0<|R8-R7|/|R8+R7|≤0.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可满足-1<f/R6<-0.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可满足f/EPD<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可满足0.4<R14/R13<0.9。本申请采用了七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使得上述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大像面、大广角、大孔径和超薄化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A至图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A至图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A至图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A至图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A至图10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2A至图1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4A至图1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6A至图1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1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8A至图1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1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0A至图20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2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2A至图2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2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4A至图2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满足0.6<R4/f<1.5;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0.55<TTL/(ImgH×2)<0.75。

【技术特征摘要】
1.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满足0.6<R4/f<1.5;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0.55<TTL/(ImgH×2)<0.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满足0<f/f2<0.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满足0.2<f/f3<0.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71满足0.2<DT11/DT71<0.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远林徐武超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