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1414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漏电量检测装置,其利用数字数据详细设置漏电电流值,可随时显示漏电量并向使用者的终端设备传送漏电量数据,该漏电量检测装置包括:漏电感应传感器,安装在电线及各个负载上,用于感应上述电线及各个负载的漏电量;多路复用器,用于接收上述漏电感应传感器所感应到的漏电量,将接收到的漏电量依次输出;放大器,用于对上述多路复用器输出的漏电量进行放大;模数转换器,用于将上述放大器输出的模拟信号的漏电量转换为数字信号;显示器,用于显示上述漏电量;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上述显示器及多路复用器;磁芯,包括安装在下部装配板上的下部磁芯及安装在上部装配板上的上部磁芯,缠绕在磁芯的一端的感应线圈通过引线连接到电路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电量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漏电量检测装置及相关内容,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数字数据详细设置漏电电流值,可随时显示漏电量,可向使用者的终端设备传送漏电量数据的漏电量检测装置相关内容。
技术介绍
由于电线或电器的劣化、老化及机械化损伤而导致电流外漏的漏电现象。此类漏电现象所产生的漏电电流接触木材等建筑材料或可燃性物质时,将引发火灾。因此,发生漏电时,目前使用可发出警报的漏电警报器或切断漏电设备电流的漏电继电器。但是,此类的漏电警报器及漏电继电器使用的是模拟信号。因此,无法详细设置漏电界限电流值。而且,还需要确认与电线相连的各个负载的漏电量,对漏电量较多的负载进行整修,但目前的漏电警报器及漏电继电器无法确认负载的漏电量。而且,目前所使用的漏电警报器及漏电继电器最多只能测量10个负载的漏电量。因此,需要开发出可测量更多负载的漏电量的漏电继电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大韩民国公开专利第10-2012-0131452号(2012年12月05日)。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数字数据详细设置漏电电流值,随时显示漏电量,可将漏电量数据传送至使用者的终端设备的漏电量检测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并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内容,可从后述内容明确理解尚未涉及的其他目的。技术方案为了达成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漏电量检测装置用于测量电线及与电线相连的各个负载的漏电量,包括:漏电感应传感器,安装在上述电线及各个负载上,用于感应上述电线及各个负载的漏电量;多路复用器,用于接收上述漏电感应传感器所感应到的漏电量,将接收到的漏电量依次输出;放大器,用于对上述多路复用器输出的漏电量进行放大;模数转换器,用于将上述放大器输出的模拟信号的漏电量转换为数字信号;显示器,用于显示上述漏电量;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上述显示器及多路复用器;磁芯,包括安装在下部装配板上的下部磁芯及安装在上部装配板上的上部磁芯,缠绕在磁芯的一端的感应线圈通过引线连接到电路板上。优选地,上述漏电感应传感器为中频传感器。优选地,上述漏电感应传感器还包括用于保存上述模数转换器转换的数字信号漏电量的漏电量储存器;以及用于利用无线通讯,将上述漏电量传送至外部使用者的终端设备的通讯装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漏电量检测装置,通过漏电感应传感器提前确认电线及各个负载的漏电量,可预防漏电事故。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漏电量检测装置,利用通过模数转换器转换的数字信号,可详细控制漏电界限值。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漏电量检测装置还包括漏电量储存器及通讯装置,可向使用者的终端设备传送各个时间段的漏电量,可随时随地确认漏电量,便于控制管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漏电量检测装置的方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漏电量检测装置的方框图。附图标记100漏电感应传感器200多路复用器300放大器400模数转换器500显示器600中央处理器700磁芯800漏电量储存器900通讯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特征及达成其目的的方法参照附图和后述详细的实施例,可明确地理解。但本专利技术不只局限于后述的实施例,将以多种不同的形态来实现,提供后述的实施例只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为完整,向具备本专利技术
基本知识的人员完整地介绍本专利技术的权力范围。而且,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是为了介绍实施例而使用的,并不是要限制本专利技术。未给出特别注释的情况下,本说明书的单数词语也可适用复数。以下,参考附图,将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并且,在此简单涉及或省略掉了有关具备本
基本知识的人员可容易理解的结构和其作用及效果的图示及详细介绍,以本专利技术相关内容为中心,进行详细介绍。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漏电量检测装置(ELECTRIC-LEAKAGEDETECTINGDEVICE)的方框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漏电量检测装置作为测量电线及与电线相连的各个负载的漏电量的装置,包括了以下元件:漏电感应传感器100、多路复用器200、放大器300、模数转换器400、显示器500、中央处理器600及磁芯700。漏电感应传感器100安装在上述电线及各个负载上,用于感应上述电线及各个负载的漏电量。此时的漏电感应传感器100是中频(mediumfrequency,MF)传感器。在与各个负载相连的电线安装这种漏电感应传感器100,检测电线及负载的漏电量,将漏电量输出至多路复用器200。装有漏电感应传感器100的电线连接有负载,最多可连接32个负载。即,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漏电量检测装置可检测32个负载的漏电量。多路复用器200接收漏电感应传感器100所感应到的漏电量,将接收到的漏电量依次输出。具体来讲,多路复用器(Multiplexer)200在从多个漏电感应传感器100接收到的漏电量当中,输出某一个漏电量。放大器300将放大从多路复用器200输出的漏电量。模数转换器400将放大器300输出的模拟信号的漏电量转换为数字信号。显示器500则显示漏电量。具体来讲,显示器500在后述的中央处理器600的控制下,显示各种信息。中央处理器600控制显示器500及多路复用器200。具体来讲,中央处理器600向多路复用器200提供控制信号的同时,向显示器500传送各种信息。缠绕在磁芯700一端的感应线圈通过引线连接到电路板上,该磁芯包括安装在下部装配板上的下部磁芯及安装在上部装配板上的上部磁芯。虽然未给出图示,但介绍磁芯700之前,电流及电压检测装置可分为上部装配板及下部装配板。由于负载电流及漏电电流而产生的磁通量的通道,即磁芯700分为下部磁芯和上部磁芯,下部磁芯安装在下部装配板上,上部磁芯则安装在上部装配板上。此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温度变化而反复进行收缩膨胀,装配的下部磁芯及上部磁芯可形成孔隙,该孔隙可导致磁通量的变化。为了解决该问题,上部磁芯做成型,两侧突出的部位不平行,为了使下部磁芯紧贴上部磁芯的两个突出的部位,建议将下部磁芯的两面和上部磁芯的两侧突出部位维持相同的角度。根据如上所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漏电量检测装置的操作实施例如下。漏电感应传感器100安装在连接负载的各个电线上,检测电线及负载的漏电量,将检测到的漏电量传送到多路复用器200。从漏电感应传感器100接收漏电量的多路复用器200,在中央处理器600的控制下,将从各个漏电感应传感器100接收到的漏电量依次输出。多路复用器200输出的漏电量经过放大器300的放大,输入到模数转换器400。模数转换器400将放大器300传送过来的模拟信号的漏电量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400而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漏电量传送至中央处理器600。中央处理器600确认模数转换器400传送过来的漏电量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同时,将漏电量显示在显示器500上。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漏电量检测装置的方框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漏电量检测装置包括了以下元件:漏电感应传感器100、多路复用器200、放大器300、模数转换器400、显示器500、中央处理器600、磁芯700、漏电量储存器800及通讯装置900。漏电量储存器800保存通过模数转换器400而转换的数字信号的漏电量。即,通过漏电量储存器800实时保存漏电量,并且可根据时间段区分保存,因此可一眼确认各个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电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线及与上述电线相连的各个负载的漏电量,其特征在于,上述漏电量检测装置包括:漏电感应传感器,安装在上述电线及上述各个负载上,用于感应上述电线及上述各个负载的漏电量;多路复用器,用于接收上述漏电感应传感器所感应到的上述漏电量并依次输出;放大器,用于对上述多路复用器输出的上述漏电量进行放大;模数转换器,用于将上述放大器输出的模拟信号的漏电量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漏电量;显示器,用于显示上述漏电量;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上述显示器及上述多路复用器;以及磁芯,包括安装在下部装配板上的下部磁芯及安装在上部装配板上的上部磁芯,缠绕在上述磁芯的一端的感应线圈通过引线连接到电路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线及与上述电线相连的各个负载的漏电量,其特征在于,上述漏电量检测装置包括:漏电感应传感器,安装在上述电线及上述各个负载上,用于感应上述电线及上述各个负载的漏电量;多路复用器,用于接收上述漏电感应传感器所感应到的上述漏电量并依次输出;放大器,用于对上述多路复用器输出的上述漏电量进行放大;模数转换器,用于将上述放大器输出的模拟信号的漏电量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漏电量;显示器,用于显示上述漏电量;中央处理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光植
申请(专利权)人:晓星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