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磁力传动管道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409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磁力传动管道泵,包括泵体、叶轮、止推环、轴套、轴承体、滑动轴承、泵轴、内磁转子、隔离套和限位螺母,隔离套下方设置有强制润滑冷却系统,强制润滑冷却系统包括循环管,泵轴上设置有泵轴通孔,轴承体的左端外接口内设置有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的内端与置物内腔连通,循环管右端与外接口连接;泵轴上依次套设装止推环、轴套、滑动轴承、内磁转子和限位螺母,内磁转子的转子芯端面开设有多个平衡孔;泵轴位于每个轴套安装位置均固定设置有两个鼓形圈,且泵轴通过鼓形圈带动对准的轴套转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润滑效果好、冷却效果好、并根据工况变化自动进行轴向力平衡、安全可靠且使用寿命长。

Vertical magnetic transmission pipelin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磁力传动管道泵
本技术涉及管道泵
,具体涉及一种立式磁力传动管道泵。
技术介绍
立式磁力传动管道泵是根据永磁联轴器的工作原理,即电机带动外磁转子,外磁转子通过磁场作用带动内磁转子和叶轮同步旋转。这种利用磁场无接触地传递力矩,有效地实现了介质在全密封状态下进行输送,已广泛地应用于航天、石油、化工、制药、环保等部门,用来抽送腐蚀、易燃、易爆、有毒和贵重液体。立式磁力传动管道泵由于占用空间小,可方便输送管道的安装和拆卸,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立式磁力传动管道泵技术含量高,攻克难度大,围绕泵的使用可靠和寿命,存在许多技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立式磁力传动管道泵内、外磁转子之间隔离套顶部的空气如何排空;支撑泵轴、叶轮、内磁转子的滑动轴承和止推环的润滑冷却及轴向力的平衡等。同时,由于叶轮后盖板的面积大于叶轮前盖板,因此,存在一个向下的轴向力,当泵处于立式安装时,由于重力的作用,问题更严重,传统立式磁力管道泵通过在叶轮轮毂处开平衡孔的方式取得一定的平衡轴向力效果,但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必须进行复杂的计算,工况变化后能自动进行调整。为了提高泵轴的表面硬度,目前都采用配置轴套(硬质合金、碳化硅)的设计与滑动轴承组成一对磨擦副。但泵轴带动轴套旋转的方式都习惯采用将轴套开键槽的设计,对于硬质合金、碳化硅材质,这种设计易造成键槽开裂的隐患,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润滑效果好、冷却效果好、并根据工况变化自动进行轴向力平衡、安全可靠且使用寿命长的立式磁力传动管道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磁力传动管道泵,包括泵体、叶轮、止推环、轴套、轴承体、滑动轴承、泵轴、内磁转子、隔离套和限位螺母,所述泵体的中部向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轴承体可拆卸安装在凸起部上,所述轴承体中部轴向设置有轴孔,所述泵轴穿设在轴孔内,所述隔离套套设在泵轴上方,且隔离套下端可拆卸安装在轴承体上,所述隔离套内设置有置物内腔,所述隔离套下方设置有强制润滑冷却系统,所述强制润滑冷却系统包括循环管,泵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泵轴通孔,所述轴承体的左端设置有外接口,所述外接口内设置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内端与置物内腔连通,所述循环管右端与外接口连接;所述泵体位于凸起部下方位置设置有叶轮腔,所述叶轮安装在叶轮腔内,且所述叶轮与泵轴下端连接,所述泵轴位于叶轮上端位置从下至上依次套设装止推环、轴套、滑动轴承、内磁转子和限位螺母,所述内磁转子的转子芯端面开设有多个平衡孔;所述泵轴位于每个轴套安装位置均固定设置有两个鼓形圈,且泵轴通过鼓形圈带动对准的轴套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强制润滑冷却系统的循环管、散热通道和泵轴通孔带走滑动轴承的摩擦热和隔离套的涡流热;内磁转子的多个平衡孔使轴向力得以自动平衡;通过泵轴上的鼓形圈带动轴套同步旋转,从而极大提高了立式磁力传动管道泵的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润滑效果好、冷却效果好、并根据工况变化自动进行轴向力平衡、安全可靠且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套外套设有外磁转子,所述内磁转子和外磁转子之间由隔离套将其隔开;所述外磁转子外套设有联接架,所述联接架下端与泵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联接架上端可拆卸设置有电机。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管左端设置有阀门,所述循环管可以采用金属软管或钢管。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鼓形圈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或不锈钢材料制成。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体的凸起部、轴承体和联接架之间穿设有多个连接螺栓,泵体的凸起部、轴承体和联接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套与轴承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本技术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强制润滑冷却系统的循环管、散热通道和泵轴通孔带走滑动轴承的摩擦热和隔离套的涡流热;内磁转子的多个平衡孔使轴向力得以自动平衡;通过泵轴上的鼓形圈带动轴套同步旋转,从而极大提高了立式磁力传动管道泵的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润滑效果好、冷却效果好、并根据工况变化自动进行轴向力平衡、安全可靠且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好。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强制润滑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立式磁力传动管道泵,包括泵体1、叶轮2、止推环3、轴套4、轴承体5、滑动轴承6、泵轴7、内磁转子8、隔离套9和限位螺母13,所述泵体1的中部向上设置有凸起部11,所述轴承体5可拆卸安装在凸起部11上,所述轴承体5中部轴向设置有轴孔,所述泵轴7穿设在轴孔内,所述隔离套9套设在泵轴7上方,且隔离套9下端可拆卸安装在轴承体5上,所述隔离套9内设置有置物内腔91,所述隔离套9下方设置有强制润滑冷却系统,所述强制润滑冷却系统包括循环管10,泵轴7上设置有若干个泵轴通孔71,所述轴承体5的左端设置有外接口51,所述外接口51内设置有散热通道52,所述散热通道52的内端与置物内腔91连通,所述循环管10右端与外接口51连接;所述泵体1位于凸起部11下方位置设置有叶轮腔12,所述叶轮2安装在叶轮腔12内,且所述叶轮2与泵轴7下端连接,所述泵轴7位于叶轮2上端位置从下至上依次套设装止推环3、轴套4、滑动轴承5、内磁转子8和限位螺母13,所述内磁转子8的转子芯端面开设有多个平衡孔81;所述泵轴7位于每个轴套4安装位置均固定设置有两个鼓形圈14,且泵轴7通过鼓形圈14带动对准的轴套4转动。作为优选的,所述循环管10左端设置有阀门15,所述循环管10可以采用金属软管或钢管。所述泵体1内设置有左介质通道和右介质通道,所述泵体1位于左介质通道左端一体设置有左连接法兰17,泵体1位于右介质通道右端一体设置有右连接法兰18;所述左连接法兰17上端固定设置有一根连接管19,所述连接管19上端螺纹连接有一个三通管接头20,所述三通管接头20右端与循环管10左端螺纹连接,所述三通管接头20左端与阀门15右端螺纹连接,所述左介质通道、连接管19、三通管接头20、阀门15、循环管10、外接口51、散热通道52、置物内腔91和泵轴通孔71互相连通。所述泵轴7位于叶轮2下方位置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内磁转子8通过限位螺母13限位,限位螺母13与泵轴7上端螺纹连接。为使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隔离套9外套设有外磁转子21,所述内磁转子8和外磁转子21之间由隔离套9将其隔开;所述外磁转子21外套设有联接架2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磁力传动管道泵,包括泵体(1)、叶轮(2)、止推环(3)、轴套(4)、轴承体(5)、滑动轴承(6)、泵轴(7)、内磁转子(8)、隔离套(9)和限位螺母(13),所述泵体(1)的中部向上设置有凸起部(11),所述轴承体(5)可拆卸安装在凸起部(11)上,所述轴承体(5)中部轴向设置有轴孔,所述泵轴(7)穿设在轴孔内,所述隔离套(9)套设在泵轴(7)上方,且隔离套(9)下端可拆卸安装在轴承体(5)上,所述隔离套(9)内设置有置物内腔(9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9)下方设置有强制润滑冷却系统,所述强制润滑冷却系统包括循环管(10),泵轴(7)上设置有若干个泵轴通孔(71),所述轴承体(5)的左端设置有外接口(51),所述外接口(51)内设置有散热通道(52),所述散热通道(52)的内端与置物内腔(91)连通,所述循环管(10)右端与外接口(51)连接;所述泵体(1)位于凸起部(11)下方位置设置有叶轮腔(12),所述叶轮(2)安装在叶轮腔(12)内,且所述叶轮(2)与泵轴(7)下端连接,所述泵轴(7)位于叶轮(2)上端位置从下至上依次套设装止推环(3)、轴套(4)、滑动轴承(6)、内磁转子(8)和限位螺母(13),所述内磁转子(8)的转子芯端面开设有多个平衡孔(81);所述泵轴(7)位于每个轴套(4)安装位置均固定设置有两个鼓形圈(14),且泵轴(7)通过鼓形圈(14)带动对准的轴套(4)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磁力传动管道泵,包括泵体(1)、叶轮(2)、止推环(3)、轴套(4)、轴承体(5)、滑动轴承(6)、泵轴(7)、内磁转子(8)、隔离套(9)和限位螺母(13),所述泵体(1)的中部向上设置有凸起部(11),所述轴承体(5)可拆卸安装在凸起部(11)上,所述轴承体(5)中部轴向设置有轴孔,所述泵轴(7)穿设在轴孔内,所述隔离套(9)套设在泵轴(7)上方,且隔离套(9)下端可拆卸安装在轴承体(5)上,所述隔离套(9)内设置有置物内腔(9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9)下方设置有强制润滑冷却系统,所述强制润滑冷却系统包括循环管(10),泵轴(7)上设置有若干个泵轴通孔(71),所述轴承体(5)的左端设置有外接口(51),所述外接口(51)内设置有散热通道(52),所述散热通道(52)的内端与置物内腔(91)连通,所述循环管(10)右端与外接口(51)连接;所述泵体(1)位于凸起部(11)下方位置设置有叶轮腔(12),所述叶轮(2)安装在叶轮腔(12)内,且所述叶轮(2)与泵轴(7)下端连接,所述泵轴(7)位于叶轮(2)上端位置从下至上依次套设装止推环(3)、轴套(4)、滑动轴承(6)、内磁转子(8)和限位螺母(13),所述内磁转子(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强周志良林益龙周诚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安得利耐酸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