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111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下底座、弹簧组、上底座、支撑腿、过滤箱、排水管一、生化反应箱、曝气风机、净化箱及排水管二,下底座通过弹簧组连接上底座,上底座上通过支撑腿固定连接有过滤箱、生化反应箱及净化箱,过滤箱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过滤层,过滤箱的底端通过排水管一与生化反应箱相连通,生化反应箱内设有MBR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泵通过管路与MBR膜生物反应器的排出口以及净化箱的顶部相通,回流泵通过管路与过滤箱相通,生化反应箱的底部设有曝气管,曝气管连接曝气风机,净化箱内设有隔离密封板,隔离密封板将净化箱由上至下分割为净化室和储液室,净化室与储液室之间设有净化装置。

A Movable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vable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base, a spring group, an upper base, a support leg, a filter box, a drainage pipe, a biochemical reaction box, an aerator, a purification box and a drainage pipe. The lower base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base through a spring group, and the upper base is fixed with a filter box, a biochemical reaction box and a purification box through a support leg,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filter box. The bottom of the filter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biochemical reaction box through the drainage pipe. The biochemical reaction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MBR membrane bioreactor. The outlet of the effluent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of the MBR membrane bioreactor and the top of the purification box through the pipeline. The reflux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lter box through the pipeline. The bottom of the biochemical reaction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aeration pipe and the aeration pipe. An aeration fan and an isolation sealing plate are arranged in the purifying box. The isolation sealing plate divides the purifying box from top to bottom into a purifying room and a liquid storage room. A purify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urifying room and the liquid storage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的污水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现在使用的污水处理装置大多不能进行移动,不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使用,另外,过滤层更换次数较多,比较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移动式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可移动式的污水处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存在污水处理效果不明显以及不能移动等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移动式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下底座、弹簧组、上底座、支撑腿、过滤箱、进水管、排水管一、生化反应箱、曝气风机、净化箱、排水管二以及排放管,所述下底座通过弹簧组连接上底座,所述上底座上通过支撑腿固定连接有过滤箱、生化反应箱以及净化箱,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其相连,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泵,所述过滤箱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过滤层,每个过滤层的下方均连接有反冲洗进水管,所述过滤箱的底端通过排水管一与所述生化反应箱相连通,所述排水管一上安装有输水泵一,所述生化反应箱内设置有MBR膜生物反应器,所述生化反应箱的外部设置有出水泵和回流泵,所述出水泵通过管路与MBR膜生物反应器的排出口以及净化箱的顶部相通,所述回流泵通过管路与过滤箱相通,所述生化反应箱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连接曝气风机,所述净化箱内设置有隔离密封板,所述隔离密封板将所述净化箱由上至下分割为净化室和储液室,所述隔离密封板的下端设置有电磁控制阀,所述净化室与储液室之间设置有净化装置,所述净化箱内部顶端设置有若干紫外灯,所述净化箱通过排水管二与所述生化反应箱相连通,所述排水管二上设置有输水泵二,所述储液室的底部与排放管相连接,所述净化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水质检测器,所述上底座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上底座与下底座的外侧焊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的过滤孔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所述过滤层可拆卸的安装在过滤箱内。进一步的,所述曝气风机通过安装座安装在上底座上。进一步的,所述净化装置由上至下依次由活性炭过滤板和半透膜组成。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泵、输水泵一、出水泵、回流泵、电磁控制阀、输水泵二以及水质检测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底座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万向滚轮,所述万向滚轮上安装有刹车杆。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箱的外侧开设有排污口,所述过滤层的低端与排污口相连通,所述排污口上设置有阀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污水从进水管中进入至过滤箱内,过滤箱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过滤层,每个过滤层的下方均连接有反冲洗进水管,过滤层的过滤孔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过滤层可拆卸的安装在过滤箱内,多个过滤层可以对污水中的杂质和大颗粒废物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污水经过排水管一进入到生化反应箱内,同时,反冲洗进水管可以对过滤层进行清洗,减少了更换过滤层的次数。2)、曝气风机通过安装座安装在上底座上,通过设置曝气风机,可以为生化反应箱供氧,生化反应箱内的MBR膜生物反应器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水中的污染物去除,回流泵通过管路与过滤箱相通,将生化反应箱内浓缩的污泥回流至过滤箱内再次进行过滤处理。3)、净化装置由上至下依次由活性炭过滤板和半透膜组成,利用紫外灯进行消毒灭菌,净化装置中的活性炭过滤板将污水中的死亡菌株等杂质进行吸附处理,半透膜将污水进行深层过滤,处理后的水通过电磁控制阀被排放到储液室内,最终通过排放管将合格达标的水排出,若水质检测器检测到储液室内的水不达标,此时打开输水泵二,将污水通过排水管二送回生化反应箱进行重新处理,使得污水处理净化效果十分明显。4)下底座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万向滚轮,万向滚轮上安装有刹车杆,便于对该装置进行移动和固定,下底座通过弹簧组连接上底座,可以减小装置在移动时产生的振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阀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1-下底座;2-弹簧组;3-上底座;4-支撑腿;5-过滤箱;6-进水管;7-排水管一;8-生化反应箱;9-曝气风机;10-净化箱;11-排水管二;12-排放管;13-进水口;14-进水泵;15-过滤层;16-反冲洗进水管;17-输水泵一;18-MBR膜生物反应器;19-出水泵;20-回流泵;21-曝气管;22-隔离密封板;23-净化室;24-储液室;25-电磁控制阀;26-净化装置;27-紫外灯;28-输水泵二;29-水质检测器;30-控制器;31-把手;32-防滑纹;33-万向滚轮;34-刹车杆;35-阀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1、下底座2、弹簧组3、上底座5、过滤箱8、生化反应箱9、曝气风机10、净化箱15、过滤层16、反冲洗进水管17、输水泵一18、MBR膜生物反应器19、出水泵20、回流泵21、曝气管22、隔离密封板23、净化室24、储液室25、电磁控制阀26、净化装置27、紫外灯29、水质检测器30、控制器31、把手32、防滑纹33、万向滚轮34、刹车杆35、阀门为本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4、支撑腿6、进水管7、排水管一11、排水管二12、排放管13、进水口14、进水泵28、输水泵二为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的一种可移动式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下底座1、弹簧组2、上底座3、支撑腿4、过滤箱5、进水管6、排水管一7、生化反应箱8、曝气风机9、净化箱10、排水管二11以及排放管12,所述下底座1通过弹簧组2连接上底座3,所述上底座3上通过支撑腿4固定连接有过滤箱5、生化反应箱8以及净化箱10,所述过滤箱5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13,所述进水口13通过进水管6与其相连,所述进水管6上设置有进水泵14,所述过滤箱5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过滤层15,每个过滤层15的下方均连接有反冲洗进水管16,所述过滤箱5的底端通过排水管一7与所述生化反应箱8相连通,所述排水管一7上安装有输水泵一17,所述生化反应箱8内设置有MBR膜生物反应器18,所述生化反应箱8的外部设置有出水泵19和回流泵20,所述出水泵19通过管路与MBR膜生物反应器18的排出口以及净化箱10的顶部相通,所述回流泵20通过管路与过滤箱5相通,所述生化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下底座(1)、弹簧组(2)、上底座(3)、支撑腿(4)、过滤箱(5)、进水管(6)、排水管一(7)、生化反应箱(8)、曝气风机(9)、净化箱(10)、排水管二(11)以及排放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1)通过弹簧组(2)连接上底座(3),所述上底座(3)上通过支撑腿(4)固定连接有过滤箱(5)、生化反应箱(8)以及净化箱(10),所述过滤箱(5)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13),所述进水口(13)通过进水管(6)与其相连,所述进水管(6)上设置有进水泵(14),所述过滤箱(5)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过滤层(15),每个过滤层(15)的下方均连接有反冲洗进水管(16),所述过滤箱(5)的底端通过排水管一(7)与所述生化反应箱(8)相连通,所述排水管一(7)上安装有输水泵一(17),所述生化反应箱(8)内设置有MBR膜生物反应器(18),所述生化反应箱(8)的外部设置有出水泵(19)和回流泵(20),所述出水泵(19)通过管路与MBR膜生物反应器(18)的排出口以及净化箱(10)的顶部相通,所述回流泵(20)通过管路与过滤箱(5)相通,所述生化反应箱(8)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21),所述曝气管(21)连接曝气风机(9),所述净化箱(10)内设置有隔离密封板(22),所述隔离密封板(22)将所述净化箱(10)由上至下分割为净化室(23)和储液室(24),所述隔离密封板(22)的下端设置有电磁控制阀(25),所述净化室(23)与储液室(24)之间设置有净化装置(26),所述净化箱(10)内部顶端设置有若干紫外灯(27),所述净化箱(10)通过排水管二(11)与所述生化反应箱(8)相连通,所述排水管二(11)上设置有输水泵二(28),所述储液室(24)的底部与排放管(12)相连接,所述净化箱(10)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水质检测器(29),所述上底座(3)上还设置有控制器(30),所述上底座(3)与下底座(1)的外侧焊接有把手(31),所述把手(31)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下底座(1)、弹簧组(2)、上底座(3)、支撑腿(4)、过滤箱(5)、进水管(6)、排水管一(7)、生化反应箱(8)、曝气风机(9)、净化箱(10)、排水管二(11)以及排放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1)通过弹簧组(2)连接上底座(3),所述上底座(3)上通过支撑腿(4)固定连接有过滤箱(5)、生化反应箱(8)以及净化箱(10),所述过滤箱(5)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13),所述进水口(13)通过进水管(6)与其相连,所述进水管(6)上设置有进水泵(14),所述过滤箱(5)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过滤层(15),每个过滤层(15)的下方均连接有反冲洗进水管(16),所述过滤箱(5)的底端通过排水管一(7)与所述生化反应箱(8)相连通,所述排水管一(7)上安装有输水泵一(17),所述生化反应箱(8)内设置有MBR膜生物反应器(18),所述生化反应箱(8)的外部设置有出水泵(19)和回流泵(20),所述出水泵(19)通过管路与MBR膜生物反应器(18)的排出口以及净化箱(10)的顶部相通,所述回流泵(20)通过管路与过滤箱(5)相通,所述生化反应箱(8)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21),所述曝气管(21)连接曝气风机(9),所述净化箱(10)内设置有隔离密封板(22),所述隔离密封板(22)将所述净化箱(10)由上至下分割为净化室(23)和储液室(24),所述隔离密封板(22)的下端设置有电磁控制阀(25),所述净化室(23)与储液室(24)之间设置有净化装置(26),所述净化箱(10)内部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骏熊金华宗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近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