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壁软底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08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硬壁软底容器,包括水池壁板、软池底,所述水池壁板与所述软池底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软池底由软池底防漏布缓冲垫层和覆设在所述软池底防漏布缓冲垫层上表面的软池底防漏布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的特点,将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通过可拆卸密封连接达到自身重量轻、运输方便、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期短、耐腐蚀、抗震抗裂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容易维护、易拆卸组装和工程造价低的目的。

A Hard Wall Soft Bottom Contain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ard-wall soft-bottom container, which comprises a pool wall plate and a soft-bottom. The pool wall plate and the soft-bottom are detachable and sealed by connecting components. The soft-bottom is composed of a leak-proof cloth cushion layer at the bottom of the soft pool and a leak-proof cloth at the bottom of the soft pool overlaid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leak-proof cloth cushion layer at the bottom of the soft pool. The invention makes full 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igid material and flexible material, and achieves the purposes of light weight,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simp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 corrosion resistance, good seismic and crack resistance, long service life, easy maintenance, easy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and low engineering cost by disassembly and sealing connection of rigid material and flexibl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壁软底容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硬壁软底容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常见容器分别由刚性(硬质)和柔性(软质)材料制作而成,以蓄水池为例:1、传统的砖结构和砼结构的水池存在自身重量大、施工工艺要求高、施工期长、工程造价高、不耐腐蚀、损坏后难以修复、不能拆卸后重复使用等问题;2、现有的软质水池存在有池壁刚性不够、容易损坏、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量轻、运输方便、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期短、耐腐蚀、抗震抗裂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容易维护、易拆卸、工程造价低的硬壁软底容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硬壁软底容器,包括水池壁板、软池底,所述水池壁板与所述软池底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软池底由软池底防漏布缓冲垫层和覆设在所述软池底防漏布缓冲垫层上表面的软池底防漏布构成。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环设在所述水池壁板与所述软池底连接处一周的U型连接条,所述U型连接条内紧密塞入有水池壁板、连接条塞条、软池底防漏布;所述水池壁板内侧设有凹槽,用于增大软池底防漏布的受压面积;所述软池底防漏布边缘连接有硬质定位条,当所述软池底防漏布塞入所述U型连接条内时,所述硬质定位条置于所述U型连接条内部底部使得所述软池底防漏布易于定位。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将所述水池壁板与所述软池底防漏布的连接口密封的密封剂。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条外侧将连接条固定的连接条驳口套,所述连接条驳口套内侧顶部设有相对向内的凸棱,所述凸棱将所述连接条进一步箍紧。优选地,所述连接条驳口套通过定位螺丝固定。优选地,所述水池壁板首尾相接后通过外驳口板、内驳口板和若干固定螺钉形成圆环状。优选地,所述水池壁板与所述外驳口板、内驳口板的驳口处通过密封剂密封。优选地,首尾相接处的水池壁板外侧设有斜凹槽,所述外驳口板上设有与所述斜凹槽对应的凸起,所述外驳口板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斜凹槽配合定位至所述水池壁板,所述固定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外驳口板、水池壁板进而旋入所述内驳口板内的螺纹孔。优选地,所述软池底承载在地面水池承台上,所述软池底中部设有与地面水池承台内部水道相通的软池底出水口。优选地,所述出水口周边通过出水口连接组件固定在所述软池底防漏布上,所述出水口连接组件包括穿过所述软池底防漏布从而形成出水口的外牙法兰连接件、环设在所述出水口四周的凸台压板、将所述凸台压板固定至所述软池底防漏布上的内牙压迫螺母;所述外牙法兰连接件底部通过连接弯头与地面水池承台内部水道相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的特点,将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通过可拆卸密封连接达到自身重量轻、运输方便、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期短、耐腐蚀、抗震抗裂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容易维护、易拆卸组装和工程造价低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组件结构设计巧妙,软质的防漏布在水池壁板内侧的凹槽和连接条之间被紧密压住,受压不会受拉力后被拉出脱位。3、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性能良好,在所有连接面上均通过密封剂进行密封,容器内的水不会渗漏。4、本专利技术的出水口通过出水口连接组件固定在所述软池底防漏布上,所述出水口连接组件包括穿过所述软池底防漏布从而形成出水口的外牙法兰连接件、环设在所述出水口四周的凸台压板、将所述凸台压板固定至所述软池底防漏布上的内牙压迫螺母构成,出水口位置稳定,定位牢固。5、本专利技术的水池壁板首尾相接,首尾相接处的水池壁板外侧设有斜凹槽,所述外驳口板上设有与所述斜凹槽对应的凸起,所述外驳口板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斜凹槽配合定位至所述水池壁板,所述固定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外驳口板、水池壁板进而旋入所述内驳口板内的螺纹孔,水池壁板围成的形状不易变形,同时又易于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硬壁软底容器结构示意剖面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硬壁软底容器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水池壁板形成圆环状时的驳口连接处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硬壁软底容器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出水口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提供一种硬壁软底容器,包括水池壁板5、软池底,所述水池壁板5与所述软池底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软池底由软池底防漏布缓冲垫层9和覆设在所述软池底防漏布缓冲垫层9上表面的软池底防漏布8构成。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环设在所述水池壁板5与所述软池底连接处一周的U型连接条3,所述U型连接条3内紧密塞入有水池壁板5、连接条塞条4、软池底防漏布8;所述水池壁板内侧设有凹槽,用于增大软池底防漏布的受压面积;所述软池底防漏布边缘连接有硬质定位条,当所述软池底防漏布塞入所述U型连接条内时,所述硬质定位条置于所述U型连接条内部底部使得所述软池底防漏布易于定位。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将所述水池壁板5与所述软池底防漏布8的连接口密封的密封剂6。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U型连接条3外侧将U型连接条3固定的连接条驳口套1,所述连接条驳口套1内侧顶部设有相对向内的凸棱,所述凸棱将所述U型连接条3进一步箍紧。所述连接条驳口套1通过定位螺丝2固定。所述水池壁板5首尾相接后通过外驳口板15、内驳口板13和若干固定螺钉14形成圆环状。首尾相接处的水池壁板5外侧设有斜凹槽51,所述外驳口板15上设有与所述斜凹槽51对应的凸起151,所述外驳口板15通过所述凸起151与所述斜凹槽51配合定位至所述水池壁板5,所述固定螺钉14依次穿过所述外驳口板15、水池壁板5进而旋入所述内驳口板13内的螺纹孔。所述水池壁板5与所述外驳口板15、内驳口板13的驳口处通过密封剂12密封。所述软池底承载在地面水池承台11上,所述软池底中部设有与地面水池承台11内部水道相通的软池底出水口10。所述出水口周边通过出水口连接组件固定在所述软池底防漏布上,所述出水口连接组件包括穿过所述软池底防漏布8从而形成出水口的外牙法兰连接件103、环设在所述出水口四周的凸台压板101、将所述凸台压板101固定至所述软池底防漏布8上的内牙压迫螺母102;所述外牙法兰连接件103底部通过连接弯头104与地面水池承台内部水道相通。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的特点,将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通过可拆卸密封连接达到自身重量轻、运输方便、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期短、耐腐蚀、抗震抗裂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容易维护、易拆卸组装和工程造价低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组件结构设计巧妙,软质的防漏布在水池壁板内侧的凹槽和连接条之间被紧密压住,水池壁板内侧的凹槽大大增加了防漏布的受压面,从而使得防漏布不会因受拉力后被拉出脱位。并且在连接条驳口套的内侧顶部设有相对向内的凸棱,所述凸棱将所述U型连接条3进一步箍紧,这样保证了软池底防漏布充分受压,不会从U型连接条内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性能良好,在连接组件及水池壁板的驳口连接面上均通过密封剂进行密封,容器内的水不会渗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壁软底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壁板、软池底,所述水池壁板与所述软池底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软池底由软池底防漏布缓冲垫层和覆设在所述软池底防漏布缓冲垫层上表面的软池底防漏布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壁软底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壁板、软池底,所述水池壁板与所述软池底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软池底由软池底防漏布缓冲垫层和覆设在所述软池底防漏布缓冲垫层上表面的软池底防漏布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壁软底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环设在所述水池壁板与所述软池底连接处一周的U型连接条,所述U型连接条内紧密塞入有水池壁板、连接条塞条、软池底防漏布;所述水池壁板内侧设有凹槽,用于增大软池底防漏布的受压面积;所述软池底防漏布边缘连接有硬质定位条,当所述软池底防漏布塞入所述U型连接条内时,所述硬质定位条置于所述U型连接条内部底部使得所述软池底防漏布易于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壁软底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将所述水池壁板与所述软池底防漏布的连接口密封的密封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壁软底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条外侧将连接条固定的连接条驳口套,所述连接条驳口套内侧顶部设有相对向内的凸棱,所述凸棱将所述连接条进一步箍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壁软底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驳口套通过定位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夫
申请(专利权)人:龙南县致富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