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05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抑冲机构以及若干立柱、墙板和墙角管,相邻立柱之间通过墙板连接,墙板与地面之间通过墙角管连接;所述抑冲机构包括涡流管和若干抑冲单元,所述涡流管竖直设置于墙板内,且涡流管包括压缩空气入口、朝上的冷空气出口和朝下的热气流出口;每个抑冲单元包括进风道和积水腔,进风道的侧壁设有孔隙,所述积水腔和进风道通过孔隙连通;若干进风道连通,且连通处与压缩空气入口连通,热气流出口与墙角管连通,冷空气出口分别与每个积水腔连通,且墙板内设有将积水腔内积水排出的排水道。采用本技术方案时,能降低风的冲击力,同时装配式建筑能自动干燥与地面接触的部分。

An Assembled Build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n assembly building, including a shock suppression mechanism and several columns, wall panels and corner pipes, which are connected by wall panels between adjacent columns and between wall panels and ground through corner pipes; the shock suppress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vortex tube and several shock suppression units, which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in the wall panels, and the vortex tube includes compressed air entrance, a wall corner pipe and a wall corner pipe. Up-facing cold air outlet and downward hot air outlet; each scour suppression unit includes an inlet channel and a water accumulation chamber,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inlet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pore, the water accumulation chamber and the air inlet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pore; a number of inlet channels are connected, and the connecting point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ompressed air inlet, the hot air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ll corner pipe, and the cold air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each water accumulation chamber respectively, and the wall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 pore. There is a drainage channel for discharging the accumulated water in the water collecting chamber. When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dopted, the impact force of wind can be reduced, and the parts contacted with the ground can be automatically dried by the assembled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
技术介绍
预制装配式施工,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生产完成,然后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场,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将构件组装起来,成为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方式。与现场施工相比,预制装配式施工具有施工方便、工程进度快、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且建筑构件的质量容易得到保证等优点,过去我国主要在工业建筑中应用的较多,近年来开始在民用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中采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预制装配式建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其中,装配式建筑,就是将建筑物的结构体按照一定的规格进行拆分,之后在工厂中进行生产预制,最终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比如铁皮房等,所以装配式建筑的牢固性会受到一定影响,当刮风下雨时,装配式建筑会存在垮塌的情况,而且装配式建筑被雨水浸湿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会发生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风的冲击力的高稳定性装配式建筑,同时该装配式建筑能自动干燥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抑冲机构以及若干立柱、墙板和墙角管,相邻立柱之间通过墙板连接,墙板与地面之间通过墙角管连接;所述抑冲机构包括涡流管和若干抑冲单元,所述涡流管竖直设置于墙板内,且涡流管包括压缩空气入口、朝上的冷空气出口和朝下的热气流出口;每个抑冲单元包括进风道和积水腔,进风道的侧壁设有孔隙,所述积水腔和进风道通过孔隙连通;若干进风道连通,且连通处与压缩空气入口连通,热气流出口与墙角管连通,冷空气出口分别与每个积水腔连通,且墙板内设有将积水腔内积水排出的排水道。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刮风下雨的天气,当猛烈的风冲击至墙板上时,风沿着进风道流动,降低风对墙板的冲击,能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防止装配式建筑垮塌,而且由于进风道的上端是开设于墙板上的,进风道能增加装配式建筑的美感。风裹挟着雨水进入进风道后,雨水经孔隙进入积水腔内,其中进水腔使得墙板呈中空,在平时能提高装配式建筑的保温性能;当风沿着进风道和压缩空气入口流动至涡流管内后,产生的热空气经热气流出口喷出后,能对墙板产生一个向下的推力,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而且产生的热空气流动至墙角管后,热量能促使墙角管外管壁上的雨水干燥,避免装配式建筑与地面接触部分会发生腐蚀的情况。同时产生的冷空气经冷空气出口后流动至积水腔内,使积水腔内的水凝固成冰,水变成冰体积增大,膨胀的过程中对墙板的外侧壁产生一个挤压力,使墙板的外侧壁隆起形成弧面,当风冲击至墙板上时,风会从隆起处拂过,能快速分散风对墙板的冲击力,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墙板和墙角管内设有热气流通道,热气流通道的上端与热气流出口连通,热气流通道的中部与墙角管连通,热气流通道的下端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上端设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能封堵排水道。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产生的热空气经热气流出口喷出后,能将推力传递至阻挡块上,在弹簧压缩的过程中将推力经弹簧传递至墙角管上,能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而且弹簧压缩的过程中阻挡块封堵住排水道,避免积水腔内的雨水流出,能加速墙板外侧壁的隆起。进一步的,所述墙板的外侧壁由铍青铜片制成。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铍青铜片的机械强度大,柔韧性好,便于形变并隆起,有助于减小风对墙板的冲击力。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入口处设有硅胶滤片。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含雨水的空气通过硅胶滤片后,水分子被截留,干空气通过,避免雨水进入涡流管内。进一步的,所述积水腔的底部倾斜设置。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风雨过后,便于积水腔内融化后的雨水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图2为墙板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墙板形变后的剖视图;图5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立柱1、墙板2、墙角管3、涡流管4、进风道5、积水腔6、孔隙7、硅胶滤片8、冷空气通道9、排水道10、热气流通道11、弹簧12、阻挡块13。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5所示:如图1所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搭建于地面上,包括抑冲机构、顶盖、四根立柱1、四块墙板2和四根墙角管3,立柱1安装在地面上,墙板2通过螺栓安装在相邻两根立柱1之间,墙板2与墙角管3通过螺栓连接,墙角管3安装在地面上。其中墙板2的外侧壁由铍青铜片制成,比如图4中隆起部分表示铍青铜片,由于铍青铜片的弹性形变大,形变后易于恢复形状,当然也可以通过人工施加外力恢复铍青铜片的形状。如图2所示,抑冲机构包括涡流管4和两个抑冲单元,涡流管4竖直安装在墙板2内,其中涡流管4包括压缩空气入口、朝上的冷空气出口和朝下的热气流出口。如图2、3所示,每个抑冲单元包括进风道5和积水腔6,进风道5的侧壁开有孔隙7,积水腔6和进风道5通过孔隙7连通。如图2所示,进风道5的上端开口较大,下端逐渐收拢,两条进风道5的下端连通后与压缩空气入口连通,其中压缩空气入口处安装有硅胶滤片8。如图2、3所示,冷空气出口分别与每个积水腔6的右上角通过冷空气通道9连通,墙板2内也开有排水道10,排水道10与如图3所示积水腔6的右下角连通,其中积水腔6的底部可以向右下倾斜设置,这样便于雨水排出。如图2、5所示,墙板2和墙角管3内开有热气流通道11,热气流通道11的上端与热气流出口连通,热气流通道11的中部与墙角管3连通,热气流通道11的下端焊接有弹簧12,弹簧12的上端焊接有阻挡块13;如图2所示的阻挡块13向下移动至如图4所示位置后,阻挡块13能封堵住排水道10。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刮风下雨的天气,当猛烈的风从如图2的左侧冲击至墙板2上时,风裹挟着雨水进入进风道5后,雨水经孔隙7进入积水腔6内。当风沿着进风道5和压缩空气入口流动至涡流管4内后,产生的热空气经热气流出口喷出后,能将推力传递至如图5所示的阻挡块13上,从而推动阻挡块13向下移动,从而压缩弹簧12,当如图5所示的阻挡块13向下移动至如图4所示位置后,阻挡块13能封堵住排水道10。而且如图2所示,产生的热空气流动至墙角管3后,热量能加速墙角管3外管壁上雨水的干燥。另外产生的冷空气从如图2所示的冷空气出口流出后,经冷空气通道9流动至积水腔6内,使积水腔6内的水凝固成冰,如图4所示,水变成冰的过程中体积增大,膨胀的过程中对墙板2的外侧壁产生一个挤压力,使墙板2的外侧壁隆起形成弧面,当风冲击至墙板2上时,风会从隆起处拂过,能快速分散风对墙板2的冲击力,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抑冲机构以及若干立柱、墙板和墙角管,相邻立柱之间通过墙板连接,墙板与地面之间通过墙角管连接;所述抑冲机构包括涡流管和若干抑冲单元,所述涡流管竖直设置于墙板内,且涡流管包括压缩空气入口、朝上的冷空气出口和朝下的热气流出口;每个抑冲单元包括进风道和积水腔,进风道的侧壁设有孔隙,所述积水腔和进风道通过孔隙连通;若干进风道连通,且连通处与压缩空气入口连通,热气流出口与墙角管连通,冷空气出口分别与每个积水腔连通,且墙板内设有将积水腔内积水排出的排水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抑冲机构以及若干立柱、墙板和墙角管,相邻立柱之间通过墙板连接,墙板与地面之间通过墙角管连接;所述抑冲机构包括涡流管和若干抑冲单元,所述涡流管竖直设置于墙板内,且涡流管包括压缩空气入口、朝上的冷空气出口和朝下的热气流出口;每个抑冲单元包括进风道和积水腔,进风道的侧壁设有孔隙,所述积水腔和进风道通过孔隙连通;若干进风道连通,且连通处与压缩空气入口连通,热气流出口与墙角管连通,冷空气出口分别与每个积水腔连通,且墙板内设有将积水腔内积水排出的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清张丽宋鑫婧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