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rrosion and scale inhibition of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in particular to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including contacting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with phosphorus-free composite corrosion and scale inhibitor, phosphorus-free composite corrosion and scale inhibitor containing compound A, sulfonate copolymer, zinc salt and optional copper corrosion inhibitor, compound A being hydrolyzed polymaleic anhydride and/or maleic acid-acrylic copolymer, and the following process. The cooling water is high hardness water with the sum of calcium hardness and total alkalinity above 900 mg/L, and the pH value of the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is 7.5 8.5. The composite corrosion and scale inhibitor has excellent corrosion inhibition performance and good stability of zinc in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循环冷却水的缓蚀阻垢领域,具体地,采用无磷复合缓蚀阻对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循环冷却水的供需情况,对整个工业企业用水、排水、节水都有重大影响,但随之带来的是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冷却设施的腐烛结垢问题。在冷却循环水系统中,添加缓蚀阻垢剂是防止循环冷却水结垢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加之近年来国家对环保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对工业企业来说,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中规定总磷排放(以P计)≤1.0mg/L,总锌≤2.0mg/L,化学耗氧量≤60mg/L;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中规定新建厂的总磷≤0.3mg/L,化学耗氧量≤30mg/L,总锌≤1.0mg/L。因此,从缓蚀阻垢剂本身控制其磷含量、化学耗氧量及总锌的含量是减少污染排放的重要环节,缓蚀阻垢剂的无磷化绿色化已经刻不容缓。聚环氧琥珀酸的开发及应用成为了无磷、生物可降解绿色缓蚀阻垢剂发展的方向,聚环氧琥珀酸兼有缓蚀、阻垢双重功能,热稳定性能好,无磷非氮等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聚环氧琥珀酸本身属于碱性,与其他缓蚀阻垢剂复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循环冷却水与无磷复合缓蚀阻垢剂接触;其中,所述无磷复合缓蚀阻垢剂含有化合物A、磺酸盐共聚物、锌盐和可选的铜缓蚀剂,其中,所述化合物A为水解聚马来酸酐和/或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其中,所述循冷却水为钙硬度与总碱度之和在900mg/L以上的高硬度水,所述循环冷却水的pH值为7.5‑8.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循环冷却水与无磷复合缓蚀阻垢剂接触;其中,所述无磷复合缓蚀阻垢剂含有化合物A、磺酸盐共聚物、锌盐和可选的铜缓蚀剂,其中,所述化合物A为水解聚马来酸酐和/或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其中,所述循冷却水为钙硬度与总碱度之和在900mg/L以上的高硬度水,所述循环冷却水的pH值为7.5-8.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化合物A,所述磺酸盐共聚物的含量为16-700重量份,所述锌盐以Zn2+计的含量为4-125重量份,可选的铜缓蚀剂的含量为4-75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化合物A,所述磺酸盐共聚物的含量为50-675重量份,所述锌盐以Zn2+计的含量为8-70重量份,可选的铜缓蚀剂的含量为5-50重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磺酸盐共聚物为二元磺酸盐共聚物或三元磺酸盐共聚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磺酸盐共聚物选自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酯/磺酸盐共聚物、羧酸盐/磺酸盐/非离子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峰,杨玉,刘金香,张化冰,魏新,常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