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050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装置,属于机械工装领域。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弹性组件和升降组件;弹性组件包括顶板、弹性件、多个导向轴和与各导向轴一一对应的导向套,各导向套分别垂直固定在顶板的外边缘,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顶板的中部,弹性件和所有导向套均位于顶板的同一侧,各导向轴分别垂直固定在底座的外边缘,且各导向轴分别可滑动地插装在各自对应的导向套内;升降组件的一端安装在底座的中部,升降组件的另一端与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升降组件用于驱动弹性件沿导向轴的轴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更有效的保护产品。

A support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pport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tooling. The supporting device includes a base, an elastic component and a lifting component; the elastic component includes a roof, an elastic component, a plurality of guiding axles and a guide sleeve corresponding to each guiding axle, each guiding sleeve is vertically fixed at the outer edge of the roof, one end of the elastic component is fixed in the middle of the roof, and the elastic component and all guiding sleeves are located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roof, and each guiding axle is vertically fixed respectively. At the outer edge of the base, and the guide axles are slidably inserted into their respective guide sleeves; one end of the lifting component is install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ase, the other end of the lifting component is fixed together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elastomer, and the lifting component is used to drive the elastomer to move along the axis of the guide axle. The invention can protect products more effec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支撑装置是一种用于支撑转运过程中的产品的装置,以防止产品在转运过程中产生变形,导致产品在转运后无法正常使用。常见的支撑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为常见的支架结构件,仅能够对产品进行硬性支撑,不具有减震的效果。在颠簸的转运环境中,依然很容易导致产品变形甚至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可以更有效的保护产品。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弹性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顶板、弹性件、多个导向轴和与各所述导向轴一一对应的导向套,各所述导向套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顶板的外边缘,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的中部,所述弹性件和所有所述导向套均位于所述顶板的同一侧,各所述导向轴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外边缘,且各所述导向轴分别可滑动地插装在各自对应的所述导向套内;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升降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导向轴的轴向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顶板的中部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升降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座和螺杆,所述升降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所述升降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杆的一端螺纹配合,所述螺杆和所述升降座之间的螺纹升角不大于螺纹摩擦角,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插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螺杆与所述导向轴相互平行。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螺杆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凸缘,所述螺杆的外周壁上套装有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夹设在所述外凸缘和所述底座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螺杆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旋拧环,所述旋拧环与所述螺杆同轴布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旋拧环为多棱柱结构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至少两个支撑板和与各所述支撑板一一对应的法兰板,各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各所述法兰板固定安装在各自对应的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各所述导向轴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法兰板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内,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毛毡垫,所述毛毡垫和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顶板的相反两侧。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充气式空气弹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装置,对转运的产品进行支撑时,首先通过升降组件,将弹性件调整至合适的高度,然后将产品放置在顶板上。在转运的过程中出现颠簸时,顶板将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沿着导向轴的轴向进行小幅的升降摆动,以吸收颠簸产生的震动,从而起到了减震的作用,避免了产品因转运时的颠簸而变形损坏,进而更有效的保护了产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俯视图;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1-底座,11-底板,12-支撑板,13-法兰板,14-加强筋,2-弹性组件,21-顶板,22-弹性件,23-导向轴,24-导向套,25-毛毡垫,26-第一安装座,261-支撑柱,262-安装法兰,27-第二安装座,271-支撑柱,272-安装法兰,3-升降组件,31-升降座,32-螺杆,33-外凸缘,34-推力轴承,35-旋拧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如图1所示,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弹性组件2和升降组件3。弹性组件2包括顶板21、弹性件22、多个导向轴23和与各导向轴23一一对应的导向套24,各导向套24分别垂直固定在顶板21的外边缘,弹性件2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顶板21的中部,弹性件22和所有导向套24均位于顶板21的同一侧,各导向轴23分别垂直固定在底座1的外边缘,且各导向轴23分别可滑动地插装在各自对应的导向套24内。升降组件3的一端安装在底座1的中部,升降组件3的另一端与弹性件2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升降组件3用于驱动弹性件22沿导向轴23的轴向移动。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装置,对转运的产品进行支撑时,首先通过升降组件3,将弹性件22调整至合适的高度,然后将产品放置在顶板21上。在转运的过程中出现颠簸时,顶板21将在弹性件22的作用下,沿着导向轴23的轴向进行小幅的升降摆动,以吸收颠簸产生的震动,从而起到了减震的作用,避免了产品因转运时的颠簸而变形损坏,进而更有效的保护了产品。可选地,弹性件22可以为充气式空气弹簧。可选地,顶板21上设置有毛毡垫25,毛毡垫25和弹性件22分别位于顶板21的相反两侧。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毛毡垫25可以对产品起到保护作用,以避免产品被顶板21划伤。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可以在装配支撑装置时,让弹性件22处于消气状态,以便于弹性件22的安装,在支撑装置装配完成后,再对弹性件22进行充气,以是的弹性件22具有弹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弹性件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座26,第一安装座26与顶板21的中部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弹性件2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座27,第二安装座27与升降组件3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一安装座26用于将弹性件22与顶板21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第二安装座27用于将弹性件22与升降组件3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可选地,第一安装座26和第二安装座27的结构可以相同,第一安装座26和第二安装座27均包括支撑柱和安装法兰。对于第一安装座26,支撑柱26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弹性件22的顶端,安装法兰262固定安装在支撑柱261的另一端,安装法兰262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顶板21的底部。对于第二安装座27,支撑柱27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弹性件22的底端,安装法兰272固定安装在支撑柱271的另一端,安装法兰272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升降组件3的底部。继续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3包括升降座31和螺杆32,升降座31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座27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升降座31的另一端与螺杆32的一端螺纹配合,螺杆32和升降座31之间的螺纹升角不大于螺纹摩擦角,螺杆3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插装在底座1上,螺杆32与导向轴23相互平行。在上述实现方式中,螺杆32的底端可转动地插装在底座1上,以起到支撑螺杆32的作用,由于螺杆32与升降座31螺纹连接,且升降座31与弹性件22和顶板21连接为一个整体,多个导向套24和导向套24插装在一起,以限制了升降座31的自转,所以旋拧螺杆32即可实现升降座31相对于底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弹性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顶板、弹性件、多个导向轴和与各所述导向轴一一对应的导向套,各所述导向套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顶板的外边缘,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的中部,所述弹性件和所有所述导向套均位于所述顶板的同一侧,各所述导向轴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外边缘,且各所述导向轴分别可滑动地插装在各自对应的所述导向套内;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升降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导向轴的轴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弹性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顶板、弹性件、多个导向轴和与各所述导向轴一一对应的导向套,各所述导向套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顶板的外边缘,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的中部,所述弹性件和所有所述导向套均位于所述顶板的同一侧,各所述导向轴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外边缘,且各所述导向轴分别可滑动地插装在各自对应的所述导向套内;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升降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导向轴的轴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顶板的中部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升降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座和螺杆,所述升降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所述升降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杆的一端螺纹配合,所述螺杆和所述升降座之间的螺纹升角不大于螺纹摩擦角,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插装在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王臻杨家军熊永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