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050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挤光机,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底座上的支撑台,底座上位于支撑台前方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上方设置有挤光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挤光机构升降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固定于支撑台上,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孔、限位块、压紧板以及旋转气缸,挤光机构包括旋转电机以及挤光刀,升降电机包括旋转电机、丝杆以及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定位机构、挤光机构以及升降机构不仅实现了精准定位以及自动挤光,还提高了加工效率;利用挤光刀挤压待加工件的内孔表面,可对待加工件的内孔表面施加一定的冷挤压力,使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达到整光内孔和达到尺寸要求,使待加工件的直径的尺寸保持一致,降低了加工误差。

A kind of extru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ght extrud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support platform on the base.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support platform. A light extruding mechanism and a lift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light extruding mechanism are arranged above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fixed on the support platform.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positioning hole, a limit block, a compression plate and a rotary cylinder. The optical mechanism includes a rotary motor and a extruder, and the lifting motor includes a rotary motor, a screw rod and a fixing plate. By using positioning mechanism, extruding mechanism and lift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realizes precise positioning and automatic extrusion, but also improves processing efficiency; by extruding the inner hole surface of the workpiece to be processed with extruding knife, a certain cold extrusion force can be applied to the inner hole surface of the workpiece to make the metal material produce plastic deformation, to smooth the inner hole and to meet the size requirements, so as to make the inner hole to be added. The diameter of the workpiece keeps the same size, which reduces the processing err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光机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装配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挤光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支架内孔上下均装上导套后,还需通过人工方式对上下导套的直径进行修正同时进行整光,使套在支架上的上下两个导套的直径保持一致并,但由于采取人工定位及人工挤光,其工作效率低,同时产品的合格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挤光机,可实现精准定位以及自动挤光。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挤光机,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底座上的支撑台,所述底座上位于支撑台前方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上方设置有挤光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挤光机构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固定于支撑台上;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孔、至少两个设置在定位孔周围的限位块、设置限位块前方的压紧板以及驱动压紧板升降的旋转气缸;所述挤光机构包括旋转电机以及固定在旋转电机驱动端的挤光刀;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台上方的升降电机、竖直设置在支撑台前端的丝杆以及与丝杆螺纹连接的固定板;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固定板前端,所述升降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使固定板沿着丝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旋转电机上下移动。进一步,所述挤光刀为圆柱形,所述挤光刀的柱身均匀地开设有与柱身平行的刃口,所述挤光刀前后端设置有倒角。进一步,所述支撑台位于丝杆的两侧还设置有导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与导轨滑动连接。进一步,所述挤光机构的一侧还设置有气嘴,所述气嘴通过管道与气缸连接。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给挤光刀加润滑油的喷嘴,所述喷嘴通过管道与润滑油罐连接。进一步,所述支撑台侧面设置用于有放置架,所述润滑油罐放置在放置架上。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前还设置有光纤感应器,用于感应定位机构上是否有待加工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定位机构、挤光机构以及升降机构不仅实现了精准定位以及自动挤光,还提高了加工效率;利用挤光刀挤压待加工件的内孔表面,可对待加工件的内孔表面施加一定的冷挤压力,使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达到整光内孔和达到尺寸要求,使待加工件的直径的尺寸保持一致,降低了加工误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挤光刀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挤光刀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和图2,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一种挤光机,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底座1上的支撑台2,所述底座1上位于支撑台2前方设置有定位机构3,所述定位机构3上方设置有挤光机构4以及用于驱动挤光机构4升降的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固定于支撑台2上;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定位孔11、至少两个设置在定位孔11周围的限位块12、设置限位块12前方的压紧板13以及驱动压紧板13升降的旋转气缸14,所述压紧板13与旋转气缸14的驱动端螺纹连接,当旋转气缸14驱动端正转或反转时,压紧板13实现上下移动;所述挤光机构4包括旋转电机41以及固定在旋转电机41驱动端的挤光刀42;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固定在支撑台2上方的升降电机51、竖直设置在支撑台2前端的丝杆52以及与丝杆52螺纹连接的固定板53;所述旋转电机41固定在固定板53前端,所述升降电机51驱动丝杆52转动,使固定板53沿着丝杆52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旋转电机41上下移动。工作过程:本实例中待加工件为孔内上下套设有导套的支架,当将压合了导套的支架放置于定位机构3上后,定位孔11可准确定位支架的位置,限位块12可防止在加工过程中,支架出现移动的情况,本实施例中,限位块12优选采用三个并以三角形式排布在定位孔11周边,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可启到最佳的限制稳定效果,同时旋转气缸14启动,将压紧板13下降,对支架进行压紧固定;固定好支架后,便启动升降机构5和挤光机构4,利用升降电机驱动丝杆52转动,带动固定板53上下移动,从而可使挤光机构4重复升降,挤光机构4便通过旋转电机41驱动挤光刀42高速旋转,利用挤光刀42多次挤压导套内孔表面,可对套设在支架上下的两个导套的内孔表面施加一定的冷挤压力,使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达到整光内孔和达到尺寸要求。参照图3和图4,为了完成更好地加工效果,所述挤光刀42为圆柱形,所述挤光刀42的柱身均匀地开设有与柱身平行的刃口421,本实例中,所述刃口421设置有三个,以120度角度的间隔均匀分布在挤光刀42的柱身上,所述挤光刀42前后端设置有倒角422,同时所述挤光刀42通过夹头固定于旋转电机41的驱动端上,采用夹头可方便工作人员对挤光刀42进行更换。参照图1和图2,为了挤光机构4在升降过程中保持平稳,所述支撑台2位于丝杆52的两侧还设置有导轨6,所述固定板53的两侧与导轨6滑动连接,使固定板53在导轨6上滑动,可保持挤压机构升降的稳定性以及固定挤压机构加工方向。由于在挤压过程中,会产生金属废屑,为了避免金属废屑对二次加工产生影响,所述挤光机构4的一侧还设置有气嘴7,所述气嘴7通过管道与气缸连接,在每一次挤压后,利用气嘴7对挤光刀42进行吹气,吹走其表面上金属废屑,防止下次加工过程,金属废屑对导套内孔产生损伤。为了提高对待加工件内孔的加工效果,所述定位机构3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给挤光刀42加润滑油的喷嘴8,所述喷嘴8通过管道与润滑油罐连接,利用润滑油可防止因金属材料之间的干摩擦对挤光刀42和导套内壁造成损伤,同时还可起到清洁和冷却的作用,将前一次加工产生金属废屑进行清除并对挤光刀42进行降温,为了更好地添加润滑油,可在喷嘴8前端设置油刷,且油刷设置在伸缩气缸上,当在挤光机构4的挤光刀42下降到油刷前端时,伸缩气缸启动,使油刷上下移动,利用油刷对挤光刀42进行均匀地刷油,完成上油后,挤光机构4进行挤压工序。为了可实时和可靠地补充润滑油,所述支撑台2侧面设置用于有放置架9,所述润滑油罐放置在放置架9上,同时放置架9的位置需高于喷嘴8的所处的平面,利用重力势能,可更好及均匀地给油刷补充润滑油。为了提高自动化程度,所述定位机构3前还设置有光纤感应器,用于感应定位机构3上是否有待加工件,利用光纤感应器,可感应定位机构3上是否有放置待加工件,不仅可实现挤光机实现自动挤压,同时还可避免因未有放置待加工件而误启动挤光机,避免产生危险。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光机,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底座(1)上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位于支撑台(2)前方设置有定位机构(3),所述定位机构(3)上方设置有挤光机构(4)以及用于驱动挤光机构(4)升降的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固定于支撑台(2)上;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定位孔(11)、至少两个设置在定位孔(11)周围的限位块(12)、设置限位块(12)前方的压紧板(13)以及驱动压紧板(13)升降的旋转气缸(14);所述挤光机构(4)包括旋转电机(41)以及固定在旋转电机(41)驱动端的挤光刀(42);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固定在支撑台(2)上方的升降电机(51)、竖直设置在支撑台(2)前端的丝杆(52)以及与丝杆(52)螺纹连接的固定板(53);所述旋转电机(41)固定在固定板(53)前端,所述升降电机(51)驱动丝杆(52)转动,使固定板(53)沿着丝杆(52)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旋转电机(41)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光机,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底座(1)上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位于支撑台(2)前方设置有定位机构(3),所述定位机构(3)上方设置有挤光机构(4)以及用于驱动挤光机构(4)升降的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固定于支撑台(2)上;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定位孔(11)、至少两个设置在定位孔(11)周围的限位块(12)、设置限位块(12)前方的压紧板(13)以及驱动压紧板(13)升降的旋转气缸(14);所述挤光机构(4)包括旋转电机(41)以及固定在旋转电机(41)驱动端的挤光刀(42);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固定在支撑台(2)上方的升降电机(51)、竖直设置在支撑台(2)前端的丝杆(52)以及与丝杆(52)螺纹连接的固定板(53);所述旋转电机(41)固定在固定板(53)前端,所述升降电机(51)驱动丝杆(52)转动,使固定板(53)沿着丝杆(52)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旋转电机(41)上下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连华周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兴利电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