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自动伸收吸水管的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041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转式自动伸收吸水管的水壶,其主要是在一壶身上盖设一壶盖,在此壶盖上组装一可旋转、并供插设于壶盖上的吸水管突伸的半圆球状旋转体。壶盖上有一通孔及一与旋转体内面弧曲度相同的突出部,俾使设在旋转体上的穿槽在对应突出部时,具有较佳的遮闭效果,以防止灰尘进入旋转盖内。壶盖上另有环形槽沟与凸起,可配合旋转体内侧的凸粒而达成具指示定位的效果。吸水管设计成可自行稳固定位在壶盖的通孔上,使构件精简、使用安全。(*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吸水管可藉一旋转盖的旋转而自动伸收的水壶。按,早期水壶在设计上,大都是利用一内盖将水壶的壶身开口端封闭,再利用盖设于壶身上的壶盖来取用水,此利水壶的设计在供幼儿使用时,由于容易造成水溅出、外泄的现象,故在使用上并不理想。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2,所示的习知的水壶1乃包一壶身11,该壶身11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室111。壶盖12的上、下夹层121、122间具有一内凹卡槽123,于卡槽123上再形成二对应的缺口124,位在上夹层121顶面则设有一遮板125,此遮板125旁的定位孔15上再插设一吸水管13a与13b。又为了达到以旋转控制吸水管13a伸收的目的,再于壶盖12上方盖设一旋转体14,上述旋转体14开口上设有二对应的突块141,于旋转体14的壳体上贯穿一供吸水管13a突伸的穿槽142,穿槽142旁则设置一挡块143。当组装此种水壶时,壶盖12乃螺设在壶身11顶端,于壶盖12上再组装该吸水管13a与13b,最后令旋转体14的两突块141分别对应壶盖12上的缺口124,再旋转该旋转体14,即可使得旋转体14上的两突块141旋入于上夹层121下方的卡槽123内,以达到相互卡接的目的。在使用时,只要旋转旋转体14使其穿槽142对应到壶盖12上的吸水管13a,该吸水管13a即可藉本身弹力向外弹出伸直,以方便幼儿的吸吮;而当旋转体14反方向旋转时,盖体即会推抵吸水管13a,使之弯折并收藏入旋转体14盖体内,直到挡块143靠抵在壶盖12的遮板125而无法转动为止。此时,旋转体14的穿槽142恰位在遮板125上方,以达到遮闭穿槽142的目的。上述设计上虽可达到利用旋转来自动控制吸水管13a伸收的目的,但在使用时,由于遮闭穿槽142的遮板125呈平板状,而旋转体14的盖体又略具弧度,因此当穿槽142与遮板125相对应时,二者间相贴合、遮闭的效果并不理想,导致灰尘、外物得以经此进入旋转体14内,而影响到吸水管13a使用的卫生;再者,由于所设计的卡槽123呈完整的环圈状,因此在旋转时,虽可藉挡块143与遮板125间的靠抵而定位,但旋转体14须旋转多大角度才能使吸水管13a向外弹升伸直,却缺乏明确的定位,因此,旋转操作的精确性亦有待改善。此外,由于吸水管13a是固定于壶盖12的定位孔15的上突柱17上,为了防止其脱离,再于该吸水管13a对应于定位凹沟17b处束紧一环束箍77。上述束箍77的组装不仅使水壶构件无法精简,并且,细小、长条状的束箍77也有可能被幼童剪断或取下并含在嘴巴内,一个不小心更极易造成幼童的误吞,而使得水壶在使用上隐含著潜在的危险;上述物品使用的危险性发生的机率虽然不高,但此一危险性却可能造成不懂事幼童的伤害。此外,因束箍77具有一粗大端部,不仅造成外形突兀,亦可能刮伤幼童稚嫩皮肤。显然,以束箍77束紧吸水管13a固然可达稳固组装的目的,但物品构件无法精简,以及使用时潜在不可预期危险性等缺点,亦为习知壶盖与吸水管设计上难称理想之处。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闭、贴合效果佳,能增进卫生的旋转式自动伸收吸水管的水壶。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自动伸收吸水管的水壶,其旋转体具有改良的定位效果。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件更为精简、安全性高的旋转式自动伸收吸水管的水壶。根据本技术的旋转式自动伸收吸水管的水壶,它包括一具有容室和一开口端的壶身;一可拆卸地封闭该开口的壶盖,壶盖具有一管状孔可沟通壶身内、外;一插设在该管状孔上的吸水管;一具有开口端及一穿槽的旋转体外盖,外盖套接在该壶盖顶端,藉盖体开口端内侧周缘突出的突块卡掣在壶盖的卡槽内而得以绕壶身轴线旋转,可在吸水管被弯折的第一位置和该吸水管自动伸直并伸出该穿槽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该壶盖转动,其特征在于,该壶盖有一上突部,该上突部的外表面形状与该外盖的内表面紧密贴合,俾当该外盖旋转到该第一位置时,该外盖穿槽被该上凸部紧密遮闭以防止外物进入。在本技术的水壶中,该壶盖上突部是由一部分球状表面与一斜侧壁面构成。在本技术的水壶中,该上突部的球状表面设有一段凹槽,凹槽二末端附近各设有一凸起,如此,当该外盖旋转到该第一位置时,设在该外盖内缘的一凸粒恰移动越过其中一突起,当外盖旋转到该第二位置时,该凸粒恰移动越过另一突起。在本技术水壶中,该吸水管由具弹性可压缩,较软的第一吸水管与一较硬第二吸水管构成,该第二吸水管的外径略大于该第一吸水管的内径,彼等安装固定在该壶盖管状孔的方式是使该第二吸水管的一端插入该第一吸水管内孔而扩大该第一吸水管而使第一吸水管壁夹紧于第二吸水管与管状孔之间。在本技术的水壶中,该外盖外部可再套合一具有装饰图案的盖子,该装饰用盖子设有一对应于该外盖穿槽的孔以让该吸水管伸出。根据本技术的水壶,该壶盖上突出一弧曲度对应于旋转体内侧面的突出部,于突出部上设有一与卡槽平行且具有二封闭端的滑沟,而该旋转体上对应滑沟部位则突出一可在滑沟内滑移的突粒。在上述水壶中,该滑沟靠近两封闭端处分别突出一突起。在上述水壶中,该旋转体内侧面突出二挡块,其当凸粒移动至滑沟各该二封闭端时,分别靠抵住壶盖的斜侧壁。根据本技术的水壶,该吸水管包含一突出于壶盖外的吸水元件,以及一介于壶身与壶盖间的导水元件;该壶盖设有一定位孔,其孔周缘向外轴向延伸一定位管,该吸水元件的一端外周缘至少向外径向凸出一第一定位突缘,使得当该吸水元件的另一端伸入该定位孔与定位管后,该定位突缘靠抵该壶盖内壁,该导水元件可插入该吸水元件的内孔以将该吸水元件夹固在该定位孔内壁与该导水元件的外壁之间。在上述水壶中,该吸水元件的外周缘另设有一径向凸出的第二定位凸缘,其与该第一定位凸缘间的距离约等于该定位管的长度,以便该第二定位凸缘可靠抵住该定位管的自由端。在上述水壶中,该吸水元件是由具弹性可压缩的较软材料制成,而该导水元件由较硬材料制成,且该吸水元件的外径稍小于该定位孔与定位管的内径,而该导水元件的外径稍大于该吸水元件的内径。在上述水壶中,该定位孔设于壶盖的一倾斜壁上。在上述水壶中,该定位孔设于壶盖的一水平壁上。有关本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数个数个较佳可行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述如下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习用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习用技术的部分组合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水壶的立体分解图。图4A是沿图5线4-4的剖面图,显示吸水管伸出的情况。图4B是沿图5线4-4的剖面图,显示吸水管弯折收回的情况。图5是图3的实施例水壶于吸水管伸出以供使用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吸水管安装部分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吸水管安装部分剖视图。首先,请参阅图3-6,本技术的水壶包含一壶身2,壶身2的开口端有外螺纹23中一壶盖3螺合在壶身2的开口端上。壶盖3顶端套接有一半球状旋转体4。壶盖3包括一具有开口端的圆盘状底部34,部分球状表面形成的凸出部31及斜侧壁311。突出部31的弧曲度对应配合于旋转体4的内侧面。突出部31一侧面则形成一斜侧壁311,此斜侧壁311上有一供吸水管5组装的定位孔35。孔35的周缘向外轴向延伸出一段定位管子37,其大致垂直于侧壁311。壶盖3靠突出部31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自动伸收吸水管的水壶,它包括:一具有容室和一开口端的壶身;一可拆卸地封闭该开口的壶盖,壶盖具有一管状孔可沟通壶身内、外;一插设在该管状孔上的吸水管;一具有开口端及一穿槽的旋转体外盖,外盖套接在该壶盖顶端,藉盖体开口端内侧周缘突 出的突块卡掣在壶盖的卡槽内而得以绕壶身轴线旋转,可在吸水管被弯折的第一位置和该吸水管自动伸直并伸出该穿槽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该壶盖转动;其特征在于,该壶盖有一上突部,该上突部的外表面形状与该外盖的内表面紧密贴合,俾当该外盖旋转到该第 一位置时,该外盖穿槽被该上凸部紧密遮闭以防止外物进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邦辉
申请(专利权)人:欣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