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支架及其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0029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血管支架及其牵引装置。该血管支架包括主体、侧支以及连接结构。侧支的一端固定在主体的侧壁上,并且侧支与主体相连通。连接结构设在侧支的另一端。该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导管。牵引导管用于与连接结构连接。上述血管支架及其牵引装置的配合使用可以在放松主体和侧支后,仍然通过牵引导管牵引侧支的另一端,从而能够在放松主体和侧支后,进一步将侧支牵拉到位,有利于分支血管流通。

Vascular stent and its tra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ascular stent and a traction device thereof. The vascular stent includes the main body, collateral branch and connecting structure. One end of the collateral branch i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 collateral bran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is locat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ide branch. The traction device includes a traction catheter. The traction catheter is used to connect with the connecting structure. When the main body and collateral branches are relaxe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llateral branches can be tracted by the traction catheter. Thus, the collateral branches can be further pulled in place after the main body and collateral branches are relaxed,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circulation of the branch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管支架及其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血管支架及其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介入治疗主动脉弓部夹层或动脉瘤的方法多种多样,而多分支支架相比其它方法,从远期效果看,不易移位,不易内漏,如果能克服器械上的一些技术难点,将成为治疗弓部疾病的发展方向。在支架的整个释放过程中,侧支的牵拉和释放对侧支的释放形态以及后期的治疗效果起着关键作用,如果侧支没有牵拉到位就被释放,会导致侧支根部与分支血管根部不能完全重合,侧支半阻塞,血流不通畅,远期看还有封堵的可能,对于颈动脉这样的重要的脑部供血分支来说,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传统的牵引装置牵引血管支架时存在侧支难以牵拉到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一般的传统的牵引装置存在侧支难以牵拉到位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血管支架及一种改进的牵引装置。一种血管支架,包括:主体;侧支,一端固定在所述主体的侧壁上,并且所述侧支与所述主体相连通;以及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侧支的另一端。上述血管支架及其牵引装置的配合使用可以在放松主体和侧支后,仍然通过牵引导管牵引侧支的另一端,从而能够在放松主体和侧支后,进一步将侧支牵拉到位,有利于分支血管流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为多个沿所述侧支的周向分布的线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血管支架还包括分体式侧支支架,所述主体近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内嵌孔,所述分体式侧支支架通过所述内嵌孔与所述主体的侧壁相连接,并且与所述主体相连通。一种用于牵引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血管支架的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导管,所述牵引导管与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牵引装置还包括第一牵引线,与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第一牵引线的两端与所述牵引导管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导管的近端和远端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牵引导管的内腔相连通的孔;所述第一牵引线与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线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牵引导管的近端的孔穿入牵引导管,并从所述牵引导管的远端的孔穿出所述牵引导管,且所述第一牵引线的两端与所述牵引导管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牵引装置还包括第二牵引线以及用以包裹所述侧支的平片膜,所述平片膜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孔,所述平片膜的两端的多个孔一一对应,所述平片膜包裹所述侧支时,所述平片膜的相对的两端重叠,以致所述平片膜的两端的孔一一重合;所述第二牵引线的一端依次穿过上述重合的多个孔后,与所述血管支架的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牵引导管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上套有多个束缚线圈,主控丝穿过所述多个束缚线圈,所述第二牵引线对折,对折端依次穿过所述平片膜上的重合的孔,绕过所述主体的一侧,套在所述主控丝上,非对折端与所述牵引导管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导管包括:第一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牵引导管的近端;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近端与所述第一段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段的内腔与所述第一段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段的内径;所述第一段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二段的近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孔,远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孔以及第五孔,上述所有的孔均与所述牵引导管的内腔相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牵引线从所述第四孔中穿入所述第二段,再从所述第二孔中穿出所述第一段,再与所述连接结构连接,再从所述第一孔中穿入所述第一段,再从所述第四孔中穿出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牵引线的两端均从第四孔伸出所述牵引导管并打结固定;所述第二牵引线的对折端从所述第五孔穿入所述第二段,从所述第三孔穿出所述第二段后用于束缚所述侧支,所述第二牵引线的非对折端穿出所述第五孔并打结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导管还包括第三段,与所述第二段的远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径。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血管支架装置及其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牵引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血管支架与牵引装置连接完成时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的平片膜的展开示意图。图5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近端”为植入物靠近患者心脏的一端,“远端”是指植入物远离患者心脏的一端。以图1为例,图1的左侧为近端,右侧为远端。侧支的上端为远端,下端为近端。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血管支架100。该血管支架100包括主体110、侧支120以及连接结构130。具体地,主体110与主动脉相适配。侧支120与分支血管相适配。侧支120的一端(近端)固定在主体110的侧壁上,并且侧支120的内腔与主体110的内腔相连通。连接结构130设在侧支120的另一端(远端)。其中,连接结构130所在的侧支120的一端与侧支120的与主体110固定连接的一端是相背的。进一步地,连接结构130为多个线圈。多个线圈沿侧支120的周向依次排列。具体地,线圈的数量可以为四个。线圈的直径可以为1.3mm、1.5mm、1.7mm等。线圈的数量还可以是三个、五个、六个等。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30还可以为其他元件或结构。示例性地,连接结构130还可以为固定扣、还可以为开设在侧支120的端部的孔。进一步地,血管支架100还可以包括一分体式侧支支架(未示出)。具体地,主体110的近端设有一内嵌孔111,当需要将分体式侧支支架与分支血管适配时,将压握状态的分体式侧支支架导入内嵌孔111中并释放,则分体式侧支支架与主体110相连接,并且二者的内腔相连通。其中,分体式侧支支架和侧支120分别与不同的分支动脉相适配。示例性地,可以将侧支120与颈总动脉相适配,将分体式侧支支架与无名动脉相适配。从而血管支架100可以适用于多分支血管。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牵引装置200。牵引装置200用于牵引血管支架100。牵引装置200包括牵引导管210。牵引导管210与连接结构130可拆卸地连接,从而牵引导管210与侧支120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牵引导管210的一端可以插入到侧支120中,与侧支120一同压握,从而便于牵引侧支120,同时节省空间。因此,牵引导管210的插入到侧支120的一端越细,则压握后的侧支120的外径越小,有利于侧支120在分支血管中移动。在牵引时,可以通过牵动牵引导管210的另一端从而牵引侧支120,控制侧支120的位置。本血管支架100在未使用之前,侧支120连同牵引导管210向近端折叠,与主体110一同压握。在使用牵引装置200牵引血管支架100时,将牵引导管210导入患者体内,并将牵引导管210的一端穿出到人体外,便于在患者体外操作牵引导管210。导入输送系统,将压握的血管支架100输送至主动脉中的预期位置后,通过回撤覆膜套管并牵拉牵引导管210,带动侧支120进入分支血管中,并达到预期的位置。在侧支120释放之前,牵引导管210均牵引着侧支120的另一端,从而能够再次调整侧支120的位置,使得侧支120牵拉到位。而侧支120释放之后,由于牵引导管210仍牵引着侧支120的另一端,因此释放分体式侧支支架时,侧支120不会被释放力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侧支,一端固定在所述主体的侧壁上,并且所述侧支与所述主体相连通;以及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侧支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侧支,一端固定在所述主体的侧壁上,并且所述侧支与所述主体相连通;以及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侧支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多个沿所述侧支的周向分布的线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支架还包括分体式侧支支架,所述主体近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内嵌孔,所述分体式侧支支架通过所述内嵌孔与所述主体的侧壁相连接,并且与所述主体相连通。4.一种用于牵引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血管支架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导管,所述牵引导管与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牵引线,与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第一牵引线的两端与所述牵引导管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导管的近端和远端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牵引导管的内腔相连通的孔;所述第一牵引线与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线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牵引导管的近端的孔穿入牵引导管,并从所述牵引导管的远端的孔穿出所述牵引导管,且所述第一牵引线的两端与所述牵引导管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牵引线以及用以包裹所述侧支的平片膜,所述平片膜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孔,所述平片膜的两端的多个孔一一对应,所述平片膜包裹所述侧支时,所述平片膜的相对的两端重叠,以致所述平片膜的两端的孔一一重合;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缴文会邢智凯刘梦钦朱清袁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