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防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82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5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及贴面圈,所述口罩本体与贴面圈围合形成空腔,所述口罩本体至少包括两个与空气接触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所述口罩本体至少包括两层,所述贴面圈形成有面部容纳孔,不但结构简单易于清洗,且具有较好的除菌效果,并且对于微小颗粒物及较大颗粒物的灰尘具有很好的隔离和去除效果,同时也可以去除异味。

Stereoscopic respir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ree-dimensional protective mask, which comprises a mask body and a veneer ring. The mask body is enclosed with the veneer ring to form a cavity. The mask body comprises at least two first and second sides in contact with air. The mask body comprises at least two layers. The veneer ring forms a facial accommodation hole, which is not only simple in structure, easy to clean, but also has better performance. It also has good isolation and removal effect for the dust of small and large particles, and can also remove od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防护口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口罩,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式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口罩作为一种防护工具,对有害物质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常见的口罩基本是平面状的,容易导致呼吸不畅。此外,目前市面上的口罩存在以下缺陷:1.口罩长期使用,容易滋生细菌,但现有的无纺布材料结构对细菌缺乏抑制和杀灭作用;2.对于颗粒直径较大的灰尘或者异味无法有效隔离或去除;3.对于微小颗粒物吸附效果有限;4.口罩结构较为复杂,不容易清洗或制造。综上,确有必要对现有的防护口罩进行改进,以使用产业和市场发展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防护口罩,其不但结构简单易于清洗,且具有较好的除菌效果,并且对于微小颗粒物及较大颗粒物的灰尘具有很好的隔离和去除效果,同时也可以去除异味。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立体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及贴面圈,所述口罩本体与贴面圈围合形成空腔,所述口罩本体至少包括两个与空气接触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所述口罩本体至少包括两层,所述贴面圈形成有面部容纳孔。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与贴面圈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与贴面圈为相互独立的结构,二者通过组装成为一体。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内安装有支撑架。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围绕一转轴调整位置的至少两个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前支架以及可围绕前支架转动的两个侧支架。可选地,所述立体防护口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的前端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前端面中至少一个面上形成有呼气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前端面中至少一个面上形成有空气清洁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前端面中至少一个面上形成有空气检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贴面圈具有纳米银层。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由外向内包括纺粘无纺布层、静电棉层、熔喷无纺布层、纺粘无纺布层。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由外向内包括纺粘无纺布层、活性炭布层、静电棉层、熔喷无纺布层、纺粘无纺布层。进一步地,所述立体防护口罩还具有与所述口罩本体相连接的挂耳带。进一步地,所述贴面圈的面部容纳孔具有鼻凹部。进一步地,所述贴面圈的面部容纳孔还具有唇凹部。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至少包括活性炭布层。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支架包括经线方向的支架和环形支架。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立体防护口罩不但结构简单易于清洗,且具有较好的除菌效果,并且对于微小颗粒物及较大颗粒物的灰尘具有很好的隔离和去除效果,同时也可以去除异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防护口罩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立体防护口罩的正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立体防护口罩的贴面圈示意图;图4本技术立体防护口罩的贴面圈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立体防护口罩的口罩本体的侧视图;图6为口罩本体与支撑架的示意图;图7为另一实施例的口罩本体与支撑架的示意图;图8为第三实施例的口罩本体与支撑架的示意图;图9为贴面圈的一实施例构造图;图10为口罩本体另一实施例的构造图;图11为口罩本体第三实施例的构造图。图中:1、口罩本体;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结合线;2、贴面圈;20、边带;21、面部容纳孔;210、鼻凹部;211、唇凹部;22、纳米银层;3、支撑架;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33、第三支架;4、呼气阀;5、空气清洁器;6、挂耳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11,本技术介绍一种立体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及贴面圈2,所述口罩本体1与贴面圈2围合形成空腔(未标号),所述口罩本体至少包括两个与空气接触的第一侧面11及第二侧面12,所述口罩本体至少包括两层,所述贴面圈2形成有面部容纳孔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口罩本体1与贴面圈2一体成型,这样可以方便加工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口罩本体1与贴面圈2为相互独立的结构,二者通过组装成为一体,二者可以是通过粘贴组装,还可以是卡扣组装,更可以是通过铆接件压合组装为一体。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口罩本体1内安装有支撑架3,通过所述支撑架3可以防止口罩本体变形,提高口罩的使用寿命和效果。请继续参照图6并结合图1,所述支撑架3包括围绕一转轴(也可以是第二支架32)调整位置的三个支架,即第一支架31、第二支架32以及第三支架33。所述三个支架沿着与图1所示的水平方向相垂直的竖直方向大体可转动的设置。所述三个支架通过面部容纳孔21装入口罩本体1,其中第二支架32沿竖直方向大体弧形,且抵靠于口罩本体1的结合线13内壁。所述第一支架31和第三支架33分别抵靠于口罩本体1与贴面圈2结合处形成的边带20内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3也可以只包括两个支架,所述两个支架包括经向和纬向设置的两个支架(未图示),也可以是经线方向的支架和围绕边带20形成的环形支架。在图7所示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3′包括前支架32′以及可围绕前支架3′转动的两个侧支架31′、33′。此实施例的前支架32′为大体框状结构,所述两个侧支架31′、33′分别位于前支架3’的两侧。如此设置方便在前支架3′的对应口罩本体1上设置其他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口罩本体可以选用材质较硬的材料,这样口罩具有较好的抗变形性,此时不要支撑架3。进一步地,所述立体防护口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之间的前端面13′,所述前支架3′即是用来支撑所述前端面13′。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本技术立体防护口罩的所述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3′以及前端面12′中至少一个面上形成有呼气阀4。所述呼气阀4用来提供空气流通阀的作用,不但有利于将外部的新鲜空气吸入口罩内,还方便使用者将二氧化碳呼出口罩外,有利于身体健康。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3′以及前端面12′中至少一个面上形成有空气清洁器5,这种空气清洁器用于将残留在口罩内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净化。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3′以及前端面12′中至少一个面上形成有空气检测装置(未图示),用来自动检测口罩内的空气质量。所述空气检测装置包括有一个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及贴面圈,所述口罩本体与贴面圈围合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至少包括两个与空气接触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所述口罩本体至少包括两层,所述贴面圈形成有面部容纳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及贴面圈,所述口罩本体与贴面圈围合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至少包括两个与空气接触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所述口罩本体至少包括两层,所述贴面圈形成有面部容纳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与贴面圈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与贴面圈为相互独立的结构,二者通过组装成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内安装有支撑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体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围绕一转轴调整位置的至少两个支架。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体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前支架以及可围绕前支架转动的两个侧支架。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立体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防护口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的前端面。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立体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前端面中至少一个面上形成有呼气阀。9.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立体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广
申请(专利权)人:重松安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