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绿化用智能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9747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5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绿化用智能洒水装置,涉及园林设备技术领域,主要为了解决现有洒水装置喷嘴都是固定的,喷洒范围无法调整的问题;包括基座、水箱、水泵和喷嘴,所述基座顶部中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位于基座上方的柱段上环向等距铰接有多根硬水管,硬水管另一端安装有喷嘴,安装柱顶部套设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与安装柱螺纹连接,第一套筒外部套设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外壁上铰接有多根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硬水管铰接,基座顶部安装有红外感应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一连杆和硬水管,能够调整喷头的喷洒角度,达到调整喷洒范围的效果,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设有红外感应器,达到智能的效果。

An Intelligent Water Sprinkler for Landscape Green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sprinkler for garden greening,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arden equipment, mainly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nozzles of existing sprinklers are fixed and the spraying range cannot be adjusted, including a base, a water tank, a water pump and a nozzle, the top of the base is rotated and installed with an installation column through a bearing, and the installation column is located in the upper ring direction of the column section above the base, etc. There are several hard water pipes articulated from the distance, and nozzles are install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hard water pipe. The top of the installation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eeve, the first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stallation column thread, the outer sleeve of the first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leeve, the outer wall of the second sleeve is articulat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connecting rods,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hard water pipe, and the top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n infrared sensor. The second sleeve,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hard water pipe can adjust the spraying angle of the sprinkler to adjust the spraying range and adapt to different working environments, and have infrared sensors to achieve intelligent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绿化用智能洒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设备
,具体是一种园林绿化用智能洒水装置。
技术介绍
园林绿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园林绿化在养护过程中,需要用到洒水装置,对植物进行洒水,现有的洒水装置其喷嘴都是固定的,喷洒范围无法调整,难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绿化用智能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绿化用智能洒水装置,包括基座、水箱、水泵和喷嘴,所述基座内腔一侧安装有水箱,水箱内设有水泵,基座上方设有喷嘴,所述基座顶部中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安装柱,安装柱内部中空,基座内腔顶部位于安装柱一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安装柱上安装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水泵上连接有水管,水管另一端与安装柱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水管与安装柱内腔连通,所述安装柱位于基座上方的柱段上环向等距铰接有多根硬水管,安装柱通过软管和水管接头与硬水管连接,安装柱与硬水管内腔通过软管连通,硬水管另一端安装有喷嘴,安装柱顶部套设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与安装柱螺纹连接,第一套筒外部套设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二套筒外壁上铰接有多根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硬水管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硬水管铰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水箱顶部设有加水口。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套筒上焊接固定有把手。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基座上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安装有蓄电池。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基座顶部安装有红外感应器。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电机、水泵、红外感应器和蓄电池电性连接。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基座下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双向丝杆、活动块、第二连杆、安装杆和滚轮,所述双向丝杆安装于基座内,双向丝杆一端固定有摇柄,双向丝杆两侧螺纹段上均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杆,基座内壁上位于双向丝杆正下方铰接有安装杆,安装杆底部通过安装轴安装有两个滚轮,所述第二连杆与安装杆中部铰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设有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一连杆和硬水管,通过把手转动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带动第二套筒运动,第二套筒则通过第一连杆带动硬水管转动,硬水管带动喷头转动,从而调整喷头的喷洒角度,达到调整喷洒范围的效果,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2、设有红外感应器,当红外感应器感应到有人,则电机和水泵停止工作,避免将人身上弄湿,反之则持续保持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智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注释:1-基座、2-蓄电池、3-安装腔、4-主动齿轮、5-电机、6-红外感应器、7-硬水管7、8-第一连杆、9-把手、10-第一套筒、11-第二套筒、12-安装柱、13-从动齿轮、14-加水口、15-水箱、16-水泵、17-水管17、18-双向丝杆、19-安装杆、20-第二连杆、21-滚轮、22-活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专利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园林绿化用智能洒水装置,包括基座1、水箱15、水泵16和喷嘴,所述基座1内腔一侧安装有水箱15,水箱15内设有水泵16,水箱15顶部设有加水口14,基座1上方设有喷嘴,所述基座1顶部中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安装柱12,安装柱12内部中空,基座1内腔顶部位于安装柱12一侧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4,安装柱12上安装有从动齿轮13,主动齿轮4与从动齿轮13啮合,所述水泵16上连接有水管17,水管17另一端与安装柱12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水管17与安装柱12内腔连通,所述安装柱12位于基座1上方的柱段上环向等距铰接有多根硬水管7,安装柱12通过软管和水管接头与硬水管7连接,安装柱12与硬水管7内腔通过软管连通,硬水管7另一端安装有喷嘴,安装柱12顶部套设有第一套筒10,第一套筒10与安装柱12螺纹连接,第一套筒10上焊接固定有把手9,第一套筒10外部套设有第二套筒11,第二套筒11与第一套筒1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二套筒11外壁上铰接有多根第一连杆8,第一连杆8与硬水管7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连杆8另一端与硬水管7铰接,通过把手9转动第一套筒10,第一套筒10带动第二套筒11运动,第二套筒11则通过第一连杆8带动硬水管7转动,硬水管7带动喷头转动,从而调整喷头的喷洒角度,达到调整喷洒范围的效果,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所述基座1上设有安装腔3,安装腔3内安装有蓄电池2,所述基座1顶部安装有红外感应器6,所述电机5、水泵16、红外感应器6和蓄电池2电性连接,通过红外感应器6感应外部信号来控制电机5和水泵16的通断,从而达到智能的效果,比如红外感应器6感应到有人,则电机5和水泵16停止工作,避免将人身上弄湿,反之则持续保持工作状态,所述红外感应器6及其应用为现有技术,不在赘述。实施例2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基座1下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双向丝杆18、活动块22、第二连杆20、安装杆19和滚轮21,所述双向丝杆18安装于基座1内,双向丝杆18一端固定有摇柄,双向丝杆18两侧螺纹段上均螺纹连接有活动块22,活动块22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杆20,基座1内壁上位于双向丝杆18正下方铰接有安装杆19,安装杆19底部通过安装轴安装有两个滚轮21,所述第二连杆20与安装杆19中部铰接,通过摇柄转动双向丝杆18,双向丝杆18带动活动块22移动,活动块22通过第二连杆20带动安装杆19向外侧摆动,安装杆19带动滚轮21与地面支撑,方便装置的移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把手9转动第一套筒10,第一套筒10带动第二套筒11运动,第二套筒11则通过第一连杆8带动硬水管7转动,硬水管7带动喷头转动,从而调整喷头的喷洒角度,达到调整喷洒范围的效果,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调整好后,启动电机5和水泵16,水泵16将水箱15内的水送入安装柱12中然后进入硬水管7并由喷嘴喷出,同时电机5带动主动齿轮4转动,主动齿轮4通过从动齿轮13带动安装柱12转动,进行周向均匀洒水,当红外感应器6感应到有人,则电机5和水泵16停止工作,避免将人身上弄湿,反之则持续保持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智能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绿化用智能洒水装置,包括基座(1)、水箱(15)、水泵(16)和喷嘴,所述基座(1)内腔一侧安装有水箱(15),水箱(15)内设有水泵(16),基座(1)上方设有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中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安装柱(12),安装柱(12)内部中空,基座(1)内腔顶部位于安装柱(12)一侧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4),安装柱(12)上安装有从动齿轮(13),主动齿轮(4)与从动齿轮(13)啮合,所述水泵(16)上连接有水管(17),水管(17)另一端与安装柱(12)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水管(17)与安装柱(12)内腔连通,所述安装柱(12)位于基座(1)上方的柱段上环向等距铰接有多根硬水管(7),安装柱(12)通过软管和水管接头与硬水管(7)连接,安装柱(12)与硬水管(7)内腔通过软管连通,硬水管(7)另一端安装有喷嘴,安装柱(12)顶部套设有第一套筒(10),第一套筒(10)与安装柱(12)螺纹连接,第一套筒(10)外部套设有第二套筒(11),第二套筒(11)与第一套筒(1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二套筒(11)外壁上铰接有多根第一连杆(8),第一连杆(8)与硬水管(7)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连杆(8)另一端与硬水管(7)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绿化用智能洒水装置,包括基座(1)、水箱(15)、水泵(16)和喷嘴,所述基座(1)内腔一侧安装有水箱(15),水箱(15)内设有水泵(16),基座(1)上方设有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中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安装柱(12),安装柱(12)内部中空,基座(1)内腔顶部位于安装柱(12)一侧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4),安装柱(12)上安装有从动齿轮(13),主动齿轮(4)与从动齿轮(13)啮合,所述水泵(16)上连接有水管(17),水管(17)另一端与安装柱(12)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水管(17)与安装柱(12)内腔连通,所述安装柱(12)位于基座(1)上方的柱段上环向等距铰接有多根硬水管(7),安装柱(12)通过软管和水管接头与硬水管(7)连接,安装柱(12)与硬水管(7)内腔通过软管连通,硬水管(7)另一端安装有喷嘴,安装柱(12)顶部套设有第一套筒(10),第一套筒(10)与安装柱(12)螺纹连接,第一套筒(10)外部套设有第二套筒(11),第二套筒(11)与第一套筒(1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二套筒(11)外壁上铰接有多根第一连杆(8),第一连杆(8)与硬水管(7)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连杆(8)另一端与硬水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高阳蔡正大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伯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