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补光的人脸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9659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补光的人脸摄像装置。包括的交互镜面、补光照明部分和摄像部分按照由面向人一侧到背向人一侧的顺序安装;交互镜面包括可触碰透光板、漫反射透光板和透光镜面,补光照明部分包括多个分区段补光照明灯,摄像部分包括多种镜头、光学彩色视频传感器和红外成像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调距、补光等方式,可非常便利地实现人脸细节的观测与拍摄,适用于如女性化妆、中医面诊等等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补光的人脸摄像装置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补光摄像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补光的人脸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实现照镜子过程中记录人脸细节,例如女性化妆时对眉毛或眼睑等特定部位进行铺粉、京剧脸谱勾勒时对面颊或下巴画线条、中医面诊诊断时对眼睛或舌苔等进行观察。为实现人脸细节观测,化妆镜是一类常用的工具。化妆镜通常为中间一面镜子,镜子四周一圈灯光,且灯光向镜子中心聚焦以照亮整个脸庞。但是,化妆镜的灯光只能实现整体式亮度调节,无法实现人脸特定区域的局部亮度调节,例如,演员在描眉时,为了看清楚眉毛,只能演员自身往镜子前面凑并调整合适角度,然后才能看清楚自己的眉毛。同时,化妆镜也不具备摄像、图像保存等功能,因此使用场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用智能手机可以方便地实现自拍,但是对人脸局部细节进行清晰地自拍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这是因为手机镜头的广角范围通常有限,为拍清楚某个人脸细节(如左边眉毛)需要将手机镜头凑近,而此时拍照者往往因为角度问题无法看到手机屏幕上的图像。同时,手机的闪光功能也往往不够强大,白天和黑夜、室内和室外的拍照效果往往差异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带补光的人脸摄像装置。本技术装置能在人脸拍照时通过语音交互方式帮助提醒拍照人调整距离和位姿,以获取整个人脸区域,捕捉到人的正脸,用于对人脸亮度进行补光,用于实现对人脸细节部位的均衡照度摄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装置主要由交互镜面、补光照明部分和摄像部分组成,交互镜面、补光照明部分和摄像部分按照由面向人一侧到背向人一侧的顺序安装;所述的交互镜面包括可触碰透光板、漫反射透光板和透光镜面,透光镜面呈圆形,漫反射透光板呈环形,透光镜面同心布置在漫反射透光板的中间,且漫反射透光板和透光镜面位于同一平面;透光镜面朝向人一侧的表面为镜面,透光镜面允许从面向人一侧向背向人一侧的光仅透过,透光镜面允许从背向人一侧向靠近人一侧的光反射,可触碰透光板覆盖在透光镜面镜面上;所述的补光照明部分包括多个分区段补光照明灯,多个分区段补光照明灯沿周向间隔均布固定在漫反射透光板面向人一侧的表面;所述的摄像部分包括中焦镜头、广角镜头、鱼眼镜头、微焦镜头、光学彩色视频传感器和红外成像传感器,交互镜面在远离人一侧方设有圆盘架,圆盘架中心安装有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输出轴朝向人一侧且和十字架的中间固定连接,十字架的四端分别安装有中焦镜头、广角镜头、鱼眼镜头和微焦镜头,且中焦镜头、广角镜头、鱼眼镜头和微焦镜头布置于平行于透光镜面的同一平面,直流电机运行带动十字架旋转进而带动四个镜头旋转进行切换;光学彩色视频传感器布置在广角镜头远离人一侧方的圆盘架上,红外成像传感器布置在圆盘架的底部,光学彩色视频传感器和红外成像传感器的探头均朝向人脸。还包括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包括控制主板和语音模块,圆盘架的中部安装有控制主板,圆盘架的侧部安装有语音模块,语音模块、直流电机、四个镜头、光学彩色视频传感器和红外成像传感器、分区段补光照明灯均连接到控制主板。所述的漫反射透光板的顶部安装有液晶屏,液晶屏用于实时显示镜头所拍摄的人脸图像。所述的镜头组选择锐尔威视公司的RER-USBJT。所述的红外成像传感器选择深圳市激埃特光电有限公司GIAI243型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实现人与镜面的配合拍摄,极大地提高了使用便利性,使得用户无需他人帮助,使用自拍方式即可完成人脸细节的摄像采集。本技术能帮助进行镜头自主切换,使得全脸拍摄与脸部细节拍摄有机结合,避免了传统产品全脸与细节不可兼得的缺陷。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置的内部结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主控主板的组成模块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装置的使用效果示意图。图中:1.可触碰透光板,2.分区段补光照明灯,3.漫反射透光板、4.透光镜面、5.液晶屏、6.中焦镜头、7.广角镜头、8.鱼眼镜头、9.微焦镜头、10.光学彩色视频传感器、11.红外成像传感器、12.直流电机、13.控制主板、14.语音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装置主要由交互镜面、补光照明部分和摄像部分组成,交互镜面、补光照明部分和摄像部分按照由面向人一侧到背向人一侧的顺序安装。交互镜面包括可触碰透光板1、漫反射透光板3和透光镜面4,透光镜面4呈圆形,漫反射透光板3呈环形,透光镜面4同心布置在漫反射透光板3的中间,且漫反射透光板3和透光镜面4位于同一平面,透光镜面4安装在中间,漫反射透光板3安装在周围;透光镜面4朝向人一侧的表面为镜面,透光镜面4允许从面向人一侧向背向人一侧的光仅透过,透光镜面4允许从背向人一侧向靠近人一侧的光反射,可触碰透光板1覆盖在透光镜面4镜面上。补光照明部分包括多个分区段补光照明灯2,多个分区段补光照明灯2沿周向间隔均布固定在漫反射透光板3面向人一侧的表面,位于分布安装在透光镜面4四周,分区段补光照明灯2朝向人脸照射。每分区段补光照明灯2Led都连接到控制主板上。摄像部分包括中焦镜头6、广角镜头7、鱼眼镜头8、微焦镜头9、光学彩色视频传感器10和红外成像传感器11,交互镜面在远离人一侧方设有圆盘架,圆盘架中心安装有直流电机12,直流电机12的输出轴朝向人一侧且和十字架的中间固定连接,十字架的四端分别安装有中焦镜头6、广角镜头7、鱼眼镜头8和微焦镜头9,且中焦镜头6、广角镜头7、鱼眼镜头8和微焦镜头9形成镜头组布置于平行于透光镜面4的同一平面,直流电机12运行带动十字架旋转进而带动四个镜头旋转进行切换,四个镜头均朝向人脸;光学彩色视频传感器10布置在广角镜头7远离人一侧方的圆盘架上,红外成像传感器11布置在圆盘架的底部,位于镜头组的下方,光学彩色视频传感器10和红外成像传感器11的探头均朝向人脸。镜头的切换依靠直流电机12的旋转,为了精确控制镜头可以与光学传感器完美融合,本技术将储是镜头选择位广角镜头7,且在它垂直下方放置光学彩色视频传感器10,红外成像传感器11放置在镜头组6,7,8,9所在平面外围。镜头组选择锐尔威视公司,型号选择RER-USBJT。红外成像传感器选择深圳市激埃特光电有限公司GIAI243型号。直流电机可选用深圳市踢踢电子有限公司GM13-050SH型号电机,语音模块可选用上海益深电子有限公司原装迷你语音贺卡芯片E608-116型号。如图2所示,还包括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包括控制主板13和语音模块14,控制主板13采用嵌入式单片机,圆盘架的中部安装有控制主板13,圆盘架的侧部安装有语音模块14,语音模块14、直流电机12、四个镜头、光学彩色视频传感器10和红外成像传感器11、分区段补光照明灯2均连接到控制主板13。控制主板11获取信息的接口是语音模块、红外成像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控制主板输出命令和信息的接口是直流电机,分段式LED和信息显示单元。漫反射透光板3的顶部安装有液晶屏5,液晶屏5用于实时显示镜头所拍摄的人脸图像。本技术的实施工作过程如下:设备开机完成后,本技术装置默认处于待机状态,以节约功耗和系统资源。拍照人需要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补光的人脸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主要由交互镜面、补光照明部分和摄像部分组成,交互镜面、补光照明部分和摄像部分按照由面向人一侧到背向人一侧的顺序安装;所述的交互镜面包括可触碰透光板(1)、漫反射透光板(3)和透光镜面(4),透光镜面(4)呈圆形,漫反射透光板(3)呈环形,透光镜面(4)同心布置在漫反射透光板(3)的中间,且漫反射透光板(3)和透光镜面(4)位于同一平面;透光镜面(4)朝向人一侧的表面为镜面,透光镜面(4)允许从面向人一侧向背向人一侧的光仅透过,透光镜面(4)允许从背向人一侧向靠近人一侧的光反射,可触碰透光板(1)覆盖在透光镜面(4)镜面上;所述的补光照明部分包括多个分区段补光照明灯(2),多个分区段补光照明灯(2)沿周向间隔均布固定在漫反射透光板(3)面向人一侧的表面;所述的摄像部分包括中焦镜头(6)、广角镜头(7)、鱼眼镜头(8)、微焦镜头(9)、光学彩色视频传感器(10)和红外成像传感器(11),交互镜面在远离人一侧方设有圆盘架,圆盘架中心安装有直流电机(12),直流电机(12)的输出轴朝向人一侧且和十字架的中间固定连接,十字架的四端分别安装有中焦镜头(6)、广角镜头(7)、鱼眼镜头(8)和微焦镜头(9),且中焦镜头(6)、广角镜头(7)、鱼眼镜头(8)和微焦镜头(9)形成镜头组布置于平行于透光镜面(4)的同一平面,直流电机(12)运行带动十字架旋转进而带动四个镜头旋转进行切换;光学彩色视频传感器(10)布置在广角镜头(7)远离人一侧方的圆盘架上,红外成像传感器(11)布置在圆盘架的底部,光学彩色视频传感器(10)和红外成像传感器(11)的探头均朝向人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补光的人脸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主要由交互镜面、补光照明部分和摄像部分组成,交互镜面、补光照明部分和摄像部分按照由面向人一侧到背向人一侧的顺序安装;所述的交互镜面包括可触碰透光板(1)、漫反射透光板(3)和透光镜面(4),透光镜面(4)呈圆形,漫反射透光板(3)呈环形,透光镜面(4)同心布置在漫反射透光板(3)的中间,且漫反射透光板(3)和透光镜面(4)位于同一平面;透光镜面(4)朝向人一侧的表面为镜面,透光镜面(4)允许从面向人一侧向背向人一侧的光仅透过,透光镜面(4)允许从背向人一侧向靠近人一侧的光反射,可触碰透光板(1)覆盖在透光镜面(4)镜面上;所述的补光照明部分包括多个分区段补光照明灯(2),多个分区段补光照明灯(2)沿周向间隔均布固定在漫反射透光板(3)面向人一侧的表面;所述的摄像部分包括中焦镜头(6)、广角镜头(7)、鱼眼镜头(8)、微焦镜头(9)、光学彩色视频传感器(10)和红外成像传感器(11),交互镜面在远离人一侧方设有圆盘架,圆盘架中心安装有直流电机(12),直流电机(12)的输出轴朝向人一侧且和十字架的中间固定连接,十字架的四端分别安装有中焦镜头(6)、广角镜头(7)、鱼眼镜头(8)和微焦镜头(9),且中焦镜头(6)、广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庆春张丛王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