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的暗装配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546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暗装配电设备,包括底箱和箱芯,在所述底箱和箱芯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可升降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配电设备的底箱和箱芯之间增加一个可升降支架,通过支架的升降来调节箱芯和底箱之间的距离;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配电设备,在安装箱芯时,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节可升降支架的高度,从而使得箱芯的安装位置满足使用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底箱的埋入墙深度不统一时底箱和箱芯存在的配合问题,而且采用的可升降支架产品单一、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大大提高了暗装配电设备的安装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A Liftable Dark Assembly Electric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的暗装配电设备
本技术涉及配电设备
,特别是一种可升降的暗装配电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电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既然生活中需要用电,就免不了需要大量的电力配电设备。在众多电力配电设备中,有一种安装方式的配电设备占据了整个配电设备数量的半壁江山,这种安装方式就是暗装式安装,暗装式安装也可称之为嵌墙式安装。嵌墙式安装的配电设备顾名思义就是将配电设备嵌在墙里面,这样的设计理念不仅美观,而且还节约了安装空间。嵌墙式安装配电设备最典型的方案就是家居配电箱,在住宅小区内每户住户或者写字楼内每个办公场所都会设置一个家居/办公用嵌墙式的配电设备。暗装式配电设备通常分为两部分:底箱和箱芯。暗装式配电设备通常是在建筑体主体完工筑墙的时候就需要将底箱埋入墙内,等墙砌完后再对墙进行抹灰和对墙进行表面处理,一切就绪后再将箱芯安装在原来已经预埋好的底箱上。在最后安装箱芯的时候经常遇到一个问题,底箱和箱芯存在配合问题。配合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底箱的埋入墙的深度不统一,有的埋的深,有的埋的浅,就导致了箱芯和底箱配合出现问题。通过分析可知,底箱埋入墙内深浅不一主要由以下三方面造成:(1)每个公司制造的暗装配电设备工艺不同,故需要埋入墙体的深度也不同。工人在安装时候未阅读说明书,凭自己经验进行安装,所以造成底箱和箱芯配合存在问题。(2)安装底箱时误差要求精度较高,而且在砌墙时候要保证埋入深度的精度本身就存在较大难度。另外工人的能力参差不齐,每个人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故要保证底箱埋入的安装精度存在极大困难。(3)当砌墙完成后还有道工序是对墙进行抹灰和表面处理,这道工序也相当关键,抹灰的厚度由几毫米至几公分不等,这也是影响底箱埋入深度的一个重要原因。综上所述,要想控制暗装式配电设备的底箱的埋入深度精度难度太大,而且暗装式配电设备的数量基数大,即使少部分出现问题数量也挺多,最好的方法是在暗装式配电设备本身(底箱+箱芯)的工艺和技术上找突破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升降的暗装配电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升降的暗装配电设备,包括底箱和箱芯,在所述底箱和箱芯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可升降支架。本技术在配电设备的底箱和箱芯之间增加一个可升降支架,通过支架的升降来调节箱芯和底箱之间的间距。采用本技术所述的配电设备,在安装箱芯时,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节可升降支架的高度,从而使得箱芯的安装位置满足使用要求。本技术不仅解决了底箱的埋入墙深度不统一时底箱和箱芯存在的配合问题,而且采用的可升降支架产品单一、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大大提高了暗装配电设备的安装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可升降支架包括与所述箱芯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以及与所述底箱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能够相对滑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箱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底箱可拆卸式连接。无论底箱埋深还是埋浅,均可通过调节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来实现箱芯和底箱的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升降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可沿着所述升降槽滑动,并通过紧固件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螺杆,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限位板的安装孔后,通过螺母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升降槽,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可沿着所述升降槽滑动,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安装时,通过调节螺栓的高度来满足箱芯的安装要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升降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液压杆相连接。安装时,通过调节液压杆的高度来满足箱芯的安装要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配电设备包括连接在所述箱芯四角的四个所述可升降支架。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配电设备的底箱和箱芯之间增加一个可升降支架,通过支架的升降来调节箱芯和底箱之间的距离。采用本技术所述的配电设备,在安装箱芯时,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节可升降支架的高度,从而使得箱芯的安装位置满足使用要求。本技术不仅解决了底箱的埋入墙深度不统一时底箱和箱芯存在的配合问题,而且采用的可升降支架产品单一、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大大提高了暗装配电设备的安装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的暗装配电设备的零件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可升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可升降支架的零件爆炸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箱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底箱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可升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3所述的可升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底箱,11-底箱安装孔,2-箱芯,21-箱芯安装孔,3-可升降支架,31-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升降槽,34-限位板,35-螺杆,36-螺栓,37-螺母,38-液压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可升降的暗装配电设备,包括底箱1和箱芯2,在所述底箱1和箱芯2之间连接有四个可升降支架3。如图2-图3所示,每个所述可升降支架3包括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升降槽33、限位板34、螺杆35和螺母。第一连接板31与与所述箱芯2相连接,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示箱芯2上设有箱芯安装孔21,所述第一连接板31设有相适配的安装孔,从而与所述箱芯2可拆卸式连接。第二连接板32与所述底箱1相连接,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底箱1上设有底箱安装孔11,所述第二连接板32的底板上设有相适配的安装孔,从而与所述底箱1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2的侧板上开设有升降槽33,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设有限位板34,所述限位板34可沿着所述升降槽33滑动。所述第二连接板32的底板上固定有螺杆35,所述限位板34上设有相适配的安装孔,限位板34套装在所述螺杆35的外部,并可沿着所述螺杆35上下滑动,当滑动到合适位置后,通过螺母进行固定。实施例2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2上开设有升降槽33,所述第一连接板31设有螺栓36,所述螺栓36可沿着所述升降槽33滑动,当滑动到合适位置后,通过螺母37进行固定实施例3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2的侧板上开设有升降槽33,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设有限位板34,所述限位板34和第二连接板32的底板之间通过液压杆38相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的暗装配电设备,包括底箱(1)和箱芯(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箱(1)和箱芯(2)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可升降支架(3),所述可升降支架(3)包括与所述箱芯(2)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板(31),以及与所述底箱(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板(32),所述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之间能够相对滑动,所述第二连接板(32)上开设有升降槽(33),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设有限位板(34),所述限位板(34)可沿着所述升降槽(33)滑动,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的暗装配电设备,包括底箱(1)和箱芯(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箱(1)和箱芯(2)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可升降支架(3),所述可升降支架(3)包括与所述箱芯(2)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板(31),以及与所述底箱(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板(32),所述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之间能够相对滑动,所述第二连接板(32)上开设有升降槽(33),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设有限位板(34),所述限位板(34)可沿着所述升降槽(33)滑动,并通过紧固件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的暗装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2)上设有螺杆(35),所述限位板(34)上设有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螺杆(35)穿过所述限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勇马海波赵亮肖洪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阳光电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