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9505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监控装置,包括安装框架和监控系统本体,所述安装框架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安装框架顶端固定有金属框架,所述监控系统本体包括第一配电网电路、第二配电网电路、第一电路检测模块、信号转换模块、第一警报模块、第二警报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且第一配电网电路和第二配电网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电路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金属平板、主机、控制器、第一配电网电路、第一电路检测模块、信号转换模块、第一警报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解决了配电网监控系统本体不够自动化和配电网监控终端比较占空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监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监控
,具体为一种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器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配电网一般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其结构呈辐射状。配电线的线径比输电线的小,导致配电网的R/X较大。由于配电线路的R/X较大,使得在输电网中常用的这些算法在配电网的潮流计算中其收敛性难以保证,配电网络的结构庞大且复杂,网络结构由于故障或负荷转移操作中开关的开合,经常发生变化,配电网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配电网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实时的监控,同时需要专用的监控终端。但是现有技术中配电网监控的系统和配电网监控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传统的配电网监控系统本体不够自动化;2、传统的配电网监控终端比较占空间,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监控装置,解决了配电网监控系统本体不够自动化和配电网监控终端比较占空间,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监控装置,包括安装框架(1)和监控系统本体(3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左右两侧焊接的第一金属凹型槽(2)和第二金属凹型槽(3)端面卡接有第一L型金属杆(5)和第二L型金属杆(6),且第一L型金属杆(5)和第二L型金属杆(6)顶端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9)和第二电动伸缩杆(10),所述安装框架(1)顶端固定有金属框架(18),且金属框架(18)内部安装有主机(19)、储蓄电池(20)和控制器(21),所述监控系统本体(30)包括第一配电网电路(22)、第二配电网电路(23)、第一电路检测模块(24)、第二电路检测模块(25)、信号转换模块(26)、第一警报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监控装置,包括安装框架(1)和监控系统本体(3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左右两侧焊接的第一金属凹型槽(2)和第二金属凹型槽(3)端面卡接有第一L型金属杆(5)和第二L型金属杆(6),且第一L型金属杆(5)和第二L型金属杆(6)顶端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9)和第二电动伸缩杆(10),所述安装框架(1)顶端固定有金属框架(18),且金属框架(18)内部安装有主机(19)、储蓄电池(20)和控制器(21),所述监控系统本体(30)包括第一配电网电路(22)、第二配电网电路(23)、第一电路检测模块(24)、第二电路检测模块(25)、信号转换模块(26)、第一警报模块(27)、第二警报模块(28)和信号传输模块(29),且第一配电网电路(22)和第二配电网电路(23)的输出端与第一电路检测模块(24)、第二电路检测模块(25)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型金属杆(5)和第二L型金属杆(6)通过第一紧固螺栓(7)和第二紧固螺栓(8)与第一金属凹型槽(2)和第二金属凹型槽(3)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祺胡杨魏道宇王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祺智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