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特别涉及对老化的光伏组串进行活化处理的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预期和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可再生清洁能源的研究和应用被全球各国高度重视,其中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技术成为主要的研究热点,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发电的简称。我国光伏发电的开发和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进入稳定发展时期,21世纪开始注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研究,2000年,我国的光伏技术已经步入大规模的并网发电阶段。在光伏发电领域,2005年美国SunPower公司首次发现并提出了PID效应,英文全称为:PotentialInducedDegradation,即电势诱导衰减。SunPower发现PID效应时提出:光伏组件串联后可形成较高的系统电压(美国为代表的600V,欧洲为代表的1000V),组件长期在高电压工作,在盖板玻璃、封装材料、边框之间存在漏电流,大量电荷聚集在电池片表面,使得电池片表面的钝化效果恶化,导致填充因子(FF)、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Voc)降低,使组件性能低于设计标准。SunPower称此现象为表面极化效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至少两组光伏组串,其特征在于:当对光伏组串进行活化时,将光伏组串两两反向并联,并在各反向并联后的光伏组串两端施加衰减的正弦交流电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至少两组光伏组串,其特征在于:当对光伏组串进行活化时,将光伏组串两两反向并联,并在各反向并联后的光伏组串两端施加衰减的正弦交流电电压。2.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至少一组中点接地的光伏组串,其特征在于:当对光伏组串进行活化时,将光伏组串两端连接,并在光伏组串的一端和接地端之间施加衰减的正弦交流电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衰减的正弦交流电电压频率可调。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衰减的正弦交流电电压频率小于或等于1MHz。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衰减的正弦交流电电压由如下电源电路产生:电源电路包括BUCK电路和CCFL变换电路;BUCK电路的正输入端为电源电路的正输入端,BUCK电路的负输入端为电源电路的负输入端;BUCK电路的正输出端连接CCFL变换电路的正输入端,BUCK电路的负输出端连接CCFL变换电路的负输入端;CCFL变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为电源电路的第一输出端,CCFL变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为电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BUCK电路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之间输出的电压在工作过程中至少包括一次下降。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衰减的正弦交流电电压由如下电源电路产生:电源电路包括BOOST电路和CCFL变换电路;BOOST电路的正输入端为电源电路的正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泽,王保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