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鹏翔专利>正文

物体表面状态实时监测和数字化建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9245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物体表面状态实时监测和数字化建模系统,具体包括物体表面状态数据实时监测系统、数字化建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交流系统、电源管理系统。通过本系统可以实现,将标的物体表面信息数字化,可以实现对单一标的物表面状态数据监测,进行标的物全生命周期运行和诊断管理,同时具有将物体数字化模型数据与周边物体数字化模型数据进行互换,建立真正的数字化物联网世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际使用价值。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Digital Modeling System of Object Surface St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体表面状态实时监测和数字化建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体表面状态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记录,同时根据收集的数据,建立物体表面状态数字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信息交换和处理应用的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物体进行数字化管理的需求非常迫切,而当前对物体的数字化管理一般仅限于GPS定位、图像信息等,缺少对物体表面的振动、张力、温度、压力等关键数据的全方位采集的方法和系统。当前的数字化建模,是运用三维工具(软件或仪器)来实现模型的虚拟创建,修改,完善,不能实时全方面的反应物体表面实时数据情况,而随时未来数字化发展的需要,实时与周边物体共享包含表面状态实时数据在内的数字化模型,对无人驾驶、仓储管理、装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等业务领域革命性改造有迫切的需求。当前的物体数字化模型建立后,每个数字化模型是独立的,各个模型之间缺少交换实时表面全方位数字化信息的功能,还达不到万物实时状态互联,建设真正数字化世界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着力解决目前社会各相关行业,尤其是物联网和数字化建模方面的问题,提供物体表面状态数据实时监测和数字化建模系统,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表面状态关键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和监测,并通过收集和监测的数据,建立目标物体表面状态的实时数字化模型。同时具备与周边物体或中央控制系统交流互换数字模型数据的功能,真正实现万物实时状态互联,建立真正的数字化世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物体表面状态数据实时监测系统、数字化建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交流系统、电源管理系统。表面状态数据实时监测系统由一系列相互联通的传感器组成,按照业务实际需要,按照一定的密度分布于目标物体的表面,用于收集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物体表面的位置、温度、压力、振动、变形等具体数据,并将实时数据传送至数字化建模系统。数字化建模系统根据由表面状态数据实时监测系统传递的数据,结合各传感器位置信息及标的物外形信息,建立标的物表面状态实时数据数字化模型,并将信息传送至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具备强大的信息存储、整合、处理和展示功能,具备与标的物运行等内部相关数据的整合处理功能,并根据实际使用场景,以用户需要的方式单独展示标的表面某一特定数据、或综合展示标的物表面多种实时数据等功能,即按照实际使用需要,将数据进行应用化的呈现。同时,具有与信息交流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和整合处理功能,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将接收到的周边数据模型合并处理,建立标的物周边物体实时信息数字化模型,并根据使用需要进行呈现的功能。信息交流系统具备直接与周边物体数字化模型进行信息交流互换的功能,同时根据需要,具备向中央控制系统交换实时数据的功能。电源管理系统具备为储电和供电功能,主要职能是为其它系统运行供电。电源管理系统可以具备利用太阳能发电,进行自供电的功能;也可以接入标的物原有的电源系统,实现外部电源供电的功能。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逻辑关系示意图。图中1为物体表面状态数据实时监测系统、2为数字化建模系统、3为信息处理系统、4为信息交流系统,5为电源管理系统。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可用于无人驾驶、数字化场景建设、装备使用状态监测等各行业和场景,但实施案例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唯一限定,凡是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精神实质下所做的任何等同变换或改动,均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无驾驶为例,在车辆外表布置表面状态实时监测系统,收集车辆表面的各种实时状态数据。数字化建模系统建立车辆外表面的实时数据电子模型,并将信息传送给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交流系统接收周边物体的数字化模式,并将信息传送给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建立完成的周边物体数字化模式,并及时掌握周边其它运动物体的运动数据,合理规划驾驶方案。本系统广泛应用后,将可以轻松构建完整的数字化世界,将所有物体表面信息数字化,建立真正的数字化物联网世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际使用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物体表面状态实时监测和数字化建模系统,具体包括物体表面状态数据实时监测系统、数字化建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交流系统、电源管理系统;表面状态数据实时监测系统由一系列相互联通的传感器组成,按照业务实际需要,按照一定的密度分布于目标物体的表面,用于收集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物体表面的位置、温度、压力、振动、变形等具体数据,并将实时数据传送至数字化建模系统;数字化建模系统根据由表面状态数据实时监测系统传递的数据,结合各传感器位置信息及标的物外形信息,建立标的物表面状态实时数据数字化模型,并将信息传送至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具备强大的信息存储、整合、处理和展示功能,具备与标的物运行等内部相关数据的整合处理功能,并根据实际使用场景,以用户需要的方式单独展示标的表面某一特定数据、或综合展示标的物表面多种实时数据等功能,即按照实际使用需要,将数据进行应用化的呈现;同时,具有与信息交流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和整合处理功能,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将接收到的周边数据模型合并处理,建立标的物周边物体实时信息数字化模型,并根据使用需要进行呈现的功能;信息交流系统具备直接与周边物体数字化模型进行信息交流互换的功能,同时根据需要,具备向中央控制系统交换实时数据的功能;电源管理系统具备为储电和供电功能,主要职能是为其它系统运行供电。电源管理系统可以具备利用太阳能发电,进行自供电的功能;也可以接入标的物原有的电源系统,实现外部电源供电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物体表面状态实时监测和数字化建模系统,具体包括物体表面状态数据实时监测系统、数字化建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交流系统、电源管理系统;表面状态数据实时监测系统由一系列相互联通的传感器组成,按照业务实际需要,按照一定的密度分布于目标物体的表面,用于收集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物体表面的位置、温度、压力、振动、变形等具体数据,并将实时数据传送至数字化建模系统;数字化建模系统根据由表面状态数据实时监测系统传递的数据,结合各传感器位置信息及标的物外形信息,建立标的物表面状态实时数据数字化模型,并将信息传送至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具备强大的信息存储、整合、处理和展示功能,具备与标的物运行等内部相关数据的整合处理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翔
申请(专利权)人:吴鹏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