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8967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其包括燃烧腔、第一烧嘴、第二烧嘴、燃气管路、排烟管路、换向装置、换向阀和烟气反吹装置,其中,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设置于燃烧腔内,燃气管路通过换向装置与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相连通,排烟管路通过换向装置与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相连通,第一烧嘴和换向装置通过第一支路相连通,第二烧嘴和换向装置通过第二支路相连通,换向阀设置在燃气管路上;烟气反吹装置包括反吹管路和位于反吹管路上的反吹风机,反吹管路通过换向阀与燃气管路相连通,反吹风机可将换向阀、换向装置内的燃气经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吹至燃烧腔内,避免燃气浪费而造成大气污染,有效降低燃气的消耗量。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for Reducing CO E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业炉燃烧控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近二十年内新建了大量的低热值煤气蓄热式加热炉,在加热炉每次换向后,在蓄热式加热炉的换向阀之后的公共管道内仍残存着的煤气(含大量CO,即一氧化碳)无法进入炉膛燃烧,反而经风机、烟囱被排放到大气中,一方面残存着的煤气被浪费且造成了大气污染;另一方面残存着的煤气和空气在排烟管道中混合后,可能发生燃爆,埋下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其包括燃烧腔、第一烧嘴、第二烧嘴、燃气管路、排烟管路、换向装置、换向阀和烟气反吹装置,其中,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设置于燃烧腔内,燃气管路通过换向装置与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相连通,排烟管路通过换向装置与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相连通,第一烧嘴和换向装置通过第一支路相连通,第二烧嘴和换向装置通过第二支路相连通,换向阀设置在燃气管路上;烟气反吹装置包括反吹管路和位于反吹管路上的反吹风机,反吹管路通过换向阀与燃气管路相连通,反吹风机可将换向阀、换向装置内的燃气经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吹至燃烧腔内。本技术提供的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包括燃烧腔、第一烧嘴、第二烧嘴、燃气管路、排烟管路、换向装置、换向阀和烟气反吹装置,其中,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均设置于燃烧腔内,优选地,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相对设置在燃烧腔内。燃气管路通过换向装置与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相连通,排烟管路也通过换向装置与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相连通,通过换向装置以切换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的燃烧/排烟状态。第一烧嘴和换向装置之间通过第一支路相连通,第二烧嘴和换向装置通过第二支路相连通,即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均为公共支路,燃气可通过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传递至燃烧腔内,烟气也可以通过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从位于排烟管道上的烟囱排向外界。换向阀设置在燃气管路上,可用以控制燃气管路的连通或关闭。具体地,当燃气自燃气管路经换向阀、换向装置、第一支路传递至第一烧嘴时,燃烧腔内的烟气可经第二支路、换向装置、排烟管路排向外界;同理,当燃气自燃气管路经换向阀、换向装置、第二支路传递至第二烧嘴时,燃烧腔内的烟气可经第一支路、换向装置、排烟管路排向外界。烟气反吹装置包括反吹管路和位于反吹管路上的反吹风机,且反吹管路通过换向阀与燃气管路相连通,即换向阀可控制燃气管路的连通或关闭,同时可控制反吹管路的连通或关闭,即一个换向阀即可同时控制燃气管路和反吹管路是否连通,当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切换燃烧/排烟状态时,反吹风机可将换向阀的下部腔体和换向装置内的残余燃气经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吹至燃烧腔内,一方面避免燃气浪费而造成大气污染,有效降低燃气的消耗量且降低烟气中CO的排放量,另一方面避免残存着的燃气和空气在排烟管路中混合而埋下燃爆的安全隐患。优选地,反吹管路的管径大于或等于换向阀的口径,和/或反吹管路的管径大于或等于换向装置的口径,进而有效降低在反吹风机的吹扫期间对燃烧腔内燃烧状况、生产状况的影响,最大程度降低对原系统的影响。优选地,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可以为高炉煤气双蓄热式燃烧炉,该燃烧炉采用分段分侧或分散的控制方式,具体地,每个供热段的左右两侧交替燃烧和排烟,即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可交替燃烧和排烟,当燃烧炉正常生产时,在第一烧嘴即将从燃烧状态切换至排烟状态前1s至30s时,通过换向阀关闭燃气管路,打开反吹风机,利用反吹风机将加压后的烟气经反吹管路吹向换向阀、换向装置和第一支路,进而将管路内残余的燃气吹向燃烧腔内,当到达换向周期时,换向阀与反吹管路的连接端关闭,第一烧嘴通过换向装置与燃气管路断开并与排烟管路相连通,此时燃烧腔内的烟气可经第一烧嘴、第一支路、换向装置和排烟管路排向外界,与此同时,换向阀与燃气管路的连接端连通,第二烧嘴由原有的排烟状态切换至燃烧状态,即第二烧嘴通过换向装置与排烟通道断开并与燃气管路相连通,进而以使燃气经换向阀、换向装置、第二支路和第二烧嘴传递至燃烧腔内。优选地,原系统的换向周期保持不变,将原有换向阀与燃气管路之间的切断时间提前(例如原燃气管路与换向阀相连通的周期为120s,当加入吹扫过程时,可将燃气管路与换向阀相连通的周期为110s,为反吹风机预留出10s的吹扫时间),进而使得在反吹风机的吹扫期间内保持或尽可能接近原有生产状态,不影响或最大限度减少对原系统的生产状态的影响。可以想到地,当反吹风机停止吹扫时,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又恢复至之前的燃烧/排烟状态。优选地,反吹风机为变频风机,通过变频控制的手段来调节反吹管路的风量,进一步节约电能。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换向装置为四通阀,换向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第一接口与燃气管路相连接,第二接口与第一支路相连接,第三接口与第二支路相连接,第四接口与排烟管路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换向装置为四通阀,且换向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其中,第一接口与燃气管路相连接,第二接口与第一支路相连接,第三接口与第二支路相连接,第四接口与排烟管路相连接,通过在换向装置之前设置与燃气管路和反吹管路相连通的换向阀,通过换向阀和四通阀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而有效杜绝现有燃气系统中的四通阀在换向过程中易发生内泄现象,其中,内泄现象是指系统中的四通阀内的两个气缸同时运动时,与燃气管路相连接阀口处的燃气会被直接抽吸至与排烟管路相连接阀口处,进而使得燃气管路中的部分燃气被抽吸至排烟管道内而排向外界。具体地,换向装置为四通阀,且四通阀内设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可驱动第一阀板以实现第一支路与燃气管路或排烟管路的连通或封闭,第二气缸可驱动第二阀板以实现第二支路与燃气管路或排烟管路的连通或封闭,当第一烧嘴处于燃烧状态时,第一气缸驱动第一阀板向下运动以使第一支路与燃气管路相连通,此时,第二烧嘴处于排烟状态,第二气缸驱动第二阀板向上运动以使第二支路与排烟管路相连通,可设置本节能环保系统的换向周期为T0,设定第一烧嘴的吹扫时间为T1,T1<T0,在第一烧嘴由燃烧状态向排烟状态切换前的T1时间时,即本节能环保系统的换向周期T0到来之前的T1时间内,将换向阀上与燃气管路相连接的第一阀口关闭,打开换向阀上与反吹管路相连接的第二阀口,在反吹风机的作用下,加压的烟气经反吹管路吹向换向阀、四通阀及第一支路,进而使得换向阀下部腔体(换向阀的第三阀口)、换向阀和换向装置(四通阀)相连接的阀间支路、换向装置(四通阀)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连通的腔体以及第一支路内残余的燃气完全吹向燃烧腔内,此时,当换向周期T0时间到时,第一气缸驱动第一阀板向上运动以使燃气管路与第一支路断开,第一支路与排烟管路相连通,第二气缸驱动第二阀板向下运动以使燃气管路与第二支路相连通,第二支路与排烟管路断开,进而实现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的燃气/排烟状态切换,与此同时,在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运动过程中,与燃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包括:燃烧腔;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设置于所述燃烧腔内;燃气管路和排烟管路,所述燃气管路通过换向装置与所述第一烧嘴和所述第二烧嘴相连通,所述排烟管路通过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第一烧嘴和所述第二烧嘴相连通;所述第一烧嘴和所述换向装置通过第一支路相连通,所述第二烧嘴和所述换向装置通过第二支路相连通;换向阀,设置在所述燃气管路上;烟气反吹装置,包括反吹管路和位于所述反吹管路上的反吹风机,所述反吹管路通过所述换向阀与所述燃气管路相连通,所述反吹风机可将所述换向阀、所述换向装置内的燃气经所述第一支路或所述第二支路吹至所述燃烧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包括:燃烧腔;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设置于所述燃烧腔内;燃气管路和排烟管路,所述燃气管路通过换向装置与所述第一烧嘴和所述第二烧嘴相连通,所述排烟管路通过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第一烧嘴和所述第二烧嘴相连通;所述第一烧嘴和所述换向装置通过第一支路相连通,所述第二烧嘴和所述换向装置通过第二支路相连通;换向阀,设置在所述燃气管路上;烟气反吹装置,包括反吹管路和位于所述反吹管路上的反吹风机,所述反吹管路通过所述换向阀与所述燃气管路相连通,所述反吹风机可将所述换向阀、所述换向装置内的燃气经所述第一支路或所述第二支路吹至所述燃烧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为四通阀,所述换向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燃气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支路相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支路相连接,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排烟管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包括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一烧嘴通过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燃气管路和所述排烟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烧嘴通过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燃气管路和所述排烟管路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为三通阀,所述换向阀的一端与所述反吹管路相连接,所述换向阀的另两端连接至所述燃气管路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CO排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鹏白凤杨波王银辉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格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