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补光摄像机及其混合补光灯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监控摄像
,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补光摄像机及其混合补光灯。
技术介绍
现有安防应用领域,在补光应用上,为了实现人体、人脸、车辆和车牌等补光,一般采用730nm或者750nm补光。基于补光光源多采用LED的发光形式,其带宽较宽以及本身波段区域属于可见光范畴,730nm或者750nm补光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红曝问题。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技术实施例内容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补光灯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补光灯,所述混合补光灯包括透镜构件和混合光源封装件,所述透镜构件的进光开口对应设一个所述混合光源封装件;其中:所述透镜构件具有杯体,所述杯体具有进光杯尾和出光杯口,所述杯体自所述进光杯尾到所述出光杯口外径逐渐增大,所述出光杯口设有复眼透镜,所述进光杯尾设有进光开口,所述进光开口沿轴向朝所述出光杯口的方向延伸,并终止于平行光准直凸透镜面,所述进光开口和平行光准直凸透镜面之间的空腔限定为光源入射槽,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补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构件(4)和混合光源封装件(2),所述透镜构件(4)的进光开口(433)对应设一个所述混合光源封装件(2);其中:所述透镜构件(4)具有杯体(42),所述杯体(42)具有进光杯尾(421)和出光杯口(422),所述杯体(42)自所述进光杯尾(421)到所述出光杯口(422)外径逐渐增大,所述出光杯口(422)设有复眼透镜,所述进光杯尾(421)设有进光开口(433),所述进光开口(433)沿轴向朝所述出光杯口(422)的方向延伸,并终止于平行光准直凸透镜面(431),所述进光开口(433)和平行光准直凸透镜面(431)之间的空腔限定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补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构件(4)和混合光源封装件(2),所述透镜构件(4)的进光开口(433)对应设一个所述混合光源封装件(2);其中:所述透镜构件(4)具有杯体(42),所述杯体(42)具有进光杯尾(421)和出光杯口(422),所述杯体(42)自所述进光杯尾(421)到所述出光杯口(422)外径逐渐增大,所述出光杯口(422)设有复眼透镜,所述进光杯尾(421)设有进光开口(433),所述进光开口(433)沿轴向朝所述出光杯口(422)的方向延伸,并终止于平行光准直凸透镜面(431),所述进光开口(433)和平行光准直凸透镜面(431)之间的空腔限定为光源入射槽(43),所述平行光准直凸透镜面(431)沿轴向朝所述进光开口(433)呈弧形凸出,所述进光开口(433)与所述平行光准直凸透镜面(431)之间的轴向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平行光准直凸透镜面(431)的焦距,所述杯体(42)的侧壁内表面为用于将入射光沿轴向反射出去的平行光准直反射面(423);所述混合光源封装件(2)具有主补光晶元(22)和混色补光晶元(23),所述主补光晶元(22)的发出光处于600nm~1000nm波段内,所述混色补光晶元(23)的发出光处于350nm~500nm波段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眼透镜外侧面的复眼珠面布满相同的6边形复眼微结构(A)组成,或者,所述复眼透镜外侧面的复眼珠面的中心区域布满相同的6边形复眼微结构(B)且所述中心区域外围布置为菱形复眼微结构(C)。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入射槽(43)的侧壁呈锥面状,锥度与光轴(O)的夹角为1度以上,且所述进光开口(433)的口径大于所述平行光准直凸透镜面(431)的口径。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42)的出光杯口(422)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周向凸缘(4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眼透镜的复眼珠面的轮廓边界设置成矩形。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杯口(422)的出光面(4222)的直径大小范围为15mm-40mm。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补光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龙,程广伟,杨坤,徐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