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夜间作业用抗震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8906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夜间作业用抗震照明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支撑臂、支撑横杆、安装杆、滑块和抗震机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安装在所述支撑横杆上,所述安装杆上安装有照明灯具,所述支撑横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与所述滑块匹配的滑轨,所述支撑臂和所述底座之间还设有丝杆,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丝杆螺母,所述死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灯具可以实现不同高度和横向距离的调节,可实现多角度范围的工地照明的需要,同时其抗震装置结构简单抗震效果强,安全性高。

A Seismic Lighting Device for Night Work in Construction Si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夜间作业用抗震照明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照明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地夜间作业用抗震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方便在夜间进行建筑施工,在建筑施工现场通常会安置照明装置。但是对于现有的照明装置来说,其往往是固定设置于某一地段,这使得离照明装置较远的地段的照明效果不够良好,同时现有的照明装置还不能够进行灵活的调节以满足不同情形下的照明需求,建筑工地上夜间作业需要强光照明从而保证作业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同时现有的一些照明装置也未考虑到工地现场偶发的特殊情况引起照明装置发生振动而产生安全问题,或者其他恶劣天气引起装置使用不安稳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工地夜间作业用抗震照明装置,能满足建筑工地不同角度范围的照明,且抗震作用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建筑工地夜间作业用抗震照明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支撑臂、支撑横杆、安装杆、滑块和抗震机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安装在所述支撑横杆上,所述安装杆上安装有照明灯具,所述支撑横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与所述滑块匹配的滑轨,所述支撑臂和所述底座之间还设有丝杆,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和滑块之间设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液压缸和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杆相连,所述支撑横杆与所述安装杆之间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滑动安装在支撑横杆的T型滑槽内,所述T型滑槽内的安装杆上还设有与T型滑槽配合的滑动块。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滑动安装在支撑横杆的T型滑槽内,所述T型滑槽内的安装杆上还设有与T型滑槽配合的滑动块。进一步地,所述抗震机构包括避震拖盘和至少一个锥形弹簧,所述锥形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底面,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避震拖盘的底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照明灯具安装在安装杆上,安装在支撑横杆上可以前后移动,安装杆还可通过滑块在竖直方向实现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照明灯具位置的自由调节及固定,能满足对不同位置的局部高亮度照明需求。2)本技术的灯具安装在操作平台上,建筑机械作业时难免造成操作平台的震动,本申请由于设置了抗震托盘和锥形弹簧,锥形弹簧可有效地吸收缓解震动冲击,避免灯具频繁抖动造成频闪,从而缓解作业人员视觉疲劳,由此大大降低了因灯光问题引起的安全事故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杆,3-支撑臂,4-支撑横杆,5-安装杆,6-滑块,7-抗震机构,701-避震拖盘,702-锥形弹簧,8-滑轨,9-丝杆,10-轴承座,11-电机,12-液压缸,13-液压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工地夜间作业用抗震照明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杆2、支撑臂3、支撑横杆4、安装杆5、滑块6和抗震机构7,所述支撑杆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臂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5安装在所述支撑横杆4上,所述安装杆5上安装有照明灯具,所述支撑横杆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6上,所述支撑杆2上设有与所述滑块6匹配的滑轨8,使得滑块6在滑轨8上能上下移动,所述支撑臂3和所述底座1之间还设有丝杆9,所述滑块6上设有与所述丝杆9配合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9的一端通过轴承座10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电机11启动时,能带动丝杆9旋转,在联轴器和轴承座10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滑块6在丝杆9上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了安装杆5的照明灯具的上下移动。所述安装杆5和滑块6之间设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液压缸12和液压伸缩杆13,所述液压缸12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6上,所述液压伸缩杆13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缸1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杆5相连,所述支撑横杆4与所述安装杆5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杆5滑动安装在支撑横杆4的T型滑槽内,所述T型滑槽内的安装杆5上还设有与T型滑槽配合的滑动块。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滑动安装在支撑横杆的T型滑槽内,所述T型滑槽内的安装杆上还设有与T型滑槽配合的滑动块,当然,滑动连接的方式不局限于所述的滑槽和滑动块,液压缸12驱动液压伸缩杆13伸长时,可推动安装杆5在支撑横杆4上前移,液压缸12驱动液压伸缩杆13回缩时,可推动安装杆5在支撑横杆4上后移,从而可以实现照明灯具在空间范围内的横向移动,上述横向移动和上下移动可以同时调节,进而可实现多角度范围的工地照明的需要。所述抗震机构7包括避震拖盘701和至少一个锥形弹簧702,所述锥形弹簧70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底面,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避震拖盘701的底壁上,优选地,所述锥形弹簧702可设置两个或三个。所述照明装置一般情况下安装在工地的操作平台上,所述支撑横杆4上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照明灯具通过电缆与所述蓄电池电源连接,电缆预留的长度需满足灯具横向移动的行程。建筑机械作业时难免造成操作平台的震动,或其他因素引起震动,本申请由于设置了避震拖盘701和锥形弹簧702,锥形弹簧702可有效地吸收缓解震动冲击,避免灯具频繁抖动造成频闪,从而缓解作业人员视觉疲劳(频繁抖动的光源易引起作业人员视觉疲劳,甚至短时间的视觉盲点),由此大大降低了因灯光问题引起的安全事故几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地夜间作业用抗震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杆(2)、支撑臂(3)、支撑横杆(4)、安装杆(5)、滑块(6)和抗震机构(7),所述支撑杆(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臂(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5)安装在所述支撑横杆(4)上,所述安装杆(5)上安装有照明灯具,所述支撑横杆(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6)上,所述支撑杆(2)上设有与所述滑块(6)匹配的滑轨(8),所述支撑臂(3)和所述底座(1)之间还设有丝杆(9),所述滑块(6)上设有与所述丝杆(9)配合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9)的一端通过轴承座(10)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夜间作业用抗震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杆(2)、支撑臂(3)、支撑横杆(4)、安装杆(5)、滑块(6)和抗震机构(7),所述支撑杆(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臂(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5)安装在所述支撑横杆(4)上,所述安装杆(5)上安装有照明灯具,所述支撑横杆(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6)上,所述支撑杆(2)上设有与所述滑块(6)匹配的滑轨(8),所述支撑臂(3)和所述底座(1)之间还设有丝杆(9),所述滑块(6)上设有与所述丝杆(9)配合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9)的一端通过轴承座(10)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夜间作业用抗震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梅张喆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