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节能通信基站专用柔性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8527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节能通信基站专用柔性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一端与冷凝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压缩机另一端与蒸发器管道相连,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内腔均连接引风机和送风机形成热风道和冷风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上述部件组合在一个箱体内形成一体式结构,冷、热风通过总管道射出后,分成若干支路吹向各个需要调温的设备和空间,对每个通道空间分别检温和控温,通过这种柔性通道可以充分提升冷、热风制冷降温或热风升温的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测温精准,通过对压缩机、轴流风机和电动风阀的控制,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A Flexib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High Energy Saving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ecial flexib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high energy-saving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including a compressor. One end of the compressor is connected with a condensator through a pipeline, the other end of the compressor is connected with an evaporator pipeline, and both the condenser and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evaporator are connected with an induction fan and a supply fan to form a hot air duct and a cooling air duct.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is scientific, reasonable, safe and convenient to use. After the cold and hot air is ejected through the main pipe, they are divided into several branches to each equipment and space that need to be adjusted temperature. Each passage space is checked and controlled separately. Through this flexible passage, the efficiency of cooling by cold and hot air or heating by hot air can be fully improved. The structur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afe and convenient to use, and precise to measure temperature. Accurate, through the control of compressor, axial fan and electric wind valve, thus achieving the goal of energy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节能通信基站专用柔性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空调系统
,具体为一种高节能通信基站专用柔性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空调模式是固定的机位、固定的箱体机构,固定的冷、热通风模式,而在具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是空调系统结构灵活,通风系统机构灵活,控温空间能灵活封闭包装、控温空间可多样化分别设定并控制,基站的空调是用来控制工作机柜等设备的工作温度的,应该是用风流直吹需要升温或降温的设备部位,而目前都是采用通用型立式空调,在基站角落里吹向整个基站循环空间,使控温负担增加数倍,因而控温效果有限,电费较高,而且空调采用分体式结构,安装电动机、压缩机等重要部件的外挂机失窃严重,防不胜防,引用控温新技术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节能通信基站专用柔性空调系统,空调机采用一体式结构,整体置于基站内,避免失窃,并且上述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基站里普遍采用立式空调在基站角落里吹向整个基站循环空间,因而控温效果有限的缺点,在本专利技术中得到克服,本专利技术是采用风流直吹需要升温或降温的设备部位,缩小了调温空间,因而减少了调温能量的损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节能通信基站专用柔性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一端与冷凝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压缩机另一端与蒸发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蒸发器的内腔与冷风管道连接,所述冷风管道中部嵌入安装有冷风送风机,所述蒸发器内腔底部另一端连接有冷风引流管,所述冷风引流管靠近蒸发器内腔底部一端安装有冷风引风机,所述冷风管道中部和冷风引流管中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冷风电动风阀和制冷空间;所述冷凝器内腔一端与热风管道连接,所述热风管道中部嵌入安装有热风送风机,所述冷凝器内腔底部另一端连接有热风引流管,所述热风引流管靠近冷凝器一端安装有热风引风机,所述热风管道中部和热风引流管中部之间通过分支管道连接有热风电动风阀和制热空间;所述冷凝器底端通过热出管与蒸发器通过冷出管和泄压阀相连。优选的,所述冷风管道和冷风引流管之间可以并联有多个分支管道和制冷空间,所述热风管道和热风引流管之间可以并联有多个分支管道和制热空间。优选的,所述冷风管道、冷风引流管、热风管道和热风引流管末端均安装有电动风阀。优选的,所述冷风管道、冷风引流管、热风管道和热风引流管外表面均包裹有保温棉。优选的,所述热风电动风阀和冷风电动风阀为电动风阀。优选的,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冷风送风机、冷风引风机、冷出管、热出管、热风管道、泄压阀、热风送风机和热风引风机放置在机箱中,组成一体化空调机。优选的,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控制输出单元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人机对话菜单和接口设置相连,所述接口设置与接口、GPRS接口、wifi接口和备用接口相连。优选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温度、压力、风速、电量检测输入。优选的,所述控制输出单元与散热送风机、热风电动风阀、散热引风机、冷风送风机、冷风电动风阀和冷风引风机相连。优选的,所述人机对话菜单为触摸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把冷、热风通过总管道射出后,分成若干支路吹向各个需要调温的设备和空间,对每个通道空间分别检温和控温,通过这种柔性通道可以充分发挥冷、热风制冷降温、热风升温的效果,从而达到节能目的,并且配有以太网接口和wifi接口,为云端大数据管理提供各种方便,可以在手机和终端设备上实现全部智能化控制,确保系统工作稳定安全,并且降低了由于现有技术中分体式构造造成安装压缩机的外挂机失窃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敞开空间方式控温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封闭空间方式控温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框图;图中标号:1、压缩机;2、冷凝器;3、蒸发器;4、冷风送风机;5、冷风管道;6、冷风电动风阀;7、制冷空间;8、冷风引风机;9、冷出管;10、泄压阀;11、热风管道;12、热风送风机;13、热风电动风阀;14、制热空间;15、热风引风机;16、热出管;17、冷风引流管;18、热风引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高节能通信基站专用柔性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压缩机1一端与冷凝器2通过管道相连,压缩机1另一端与蒸发器3通过管道相连;蒸发器3的内腔与冷风管道5连接,冷风管道5中部嵌入安装有冷风送风机4,蒸发器3内腔底部另一端连接有冷风引流管17,冷风引流管17靠近蒸发器3内腔底部一端安装有冷风引风机8,冷风管道5中部和冷风引流管17中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冷风电动风阀6和制冷空间7;冷凝器2内腔一端与热风管道11连接,热风管道11中部嵌入安装有热风送风机12,冷凝器2内腔底部另一端连接有热风引流管18,热风引流管18靠近冷凝器2一端安装有热风引风机15,热风管道11中部和热风引流管18中部之间通过分支管道连接有热风电动风阀13和制热空间14;冷凝器2底端通过热出管16与蒸发器3通过冷出管9和泄压阀10相连。冷风管道5和冷风引流管17之间可以并联有多个分支管道和制冷空间,热风管道11和热风引流管18之间可以并联有多个分支管道和制热空间。为了便于控制热量和冷气的进出量,冷风电动风阀6和热风电动风阀13为电动风阀。为了增加冷风管道5、冷风引流管17、热风管道11和热风引流管18的保温性,冷风管道5、冷风引流管17、热风管道11和热风引流管18外表面均包裹有保温棉。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3、冷风送风机4、冷风引风机8、冷出管9、热出管16、热风管道11、泄压阀10、热风送风机12和热风引风机15放置在机箱中,组成一体化空调机。为了关闭冷风管道5、冷风引流管17、热风管道11和热风引流管18,便于热风管道11和热风引流管18的排空,冷风管道5、冷风引流管17、热风管道11和热风引流管18末端均安装有电动风阀。通过各个分支管道可以将冷、热风传输到各个空间,使各个空间温度值达到标定的要求,系统控制器按最佳节能方式运行控制适宜温度,调温空间可以是全封闭、半封闭或无封闭,视调温要求而定。实施例2:如图4所示,检测单元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中央处理单元与控制输出单元相连,中央处理单元与人机对话菜单和接口设置相连,接口设置与485接口、GPRS接口、wifi接口和备用接口相连,检测单元包括温度、压力、风速、电量捡测输入,控制输出单元与冷风送风机4、冷风电动风阀6、冷风引风机8、热风送风机12、热风电动风阀13和热风引风机15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进出口设立热风送风机、热风引风机、冷风送风机和冷风引风机,把冷热风通过总管道射出后,分成若干支路吹向各个需要调温的设备和空间,对每个通道分别检温和控温,通过这种柔性通道可以充分发挥冷、热风制冷降温、热风升温的效果,从而达到节能目的,并且以太网接口和wifi接口,为云端大数据管理提供各种方便,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节能通信基站专用柔性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所述压缩机(1)一端与冷凝器(2)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压缩机(1)另一端与蒸发器(3)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蒸发器(3)的内腔与冷风管道(5)连接,所述冷风管道(5)中部嵌入安装有冷风送风机(4),所述蒸发器(3)内腔底部另一端连接有冷风引流管(17),所述冷风引流管(17)靠近蒸发器(3)内腔底部一端安装有冷风引风机(8),所述冷风管道(5)中部和冷风引流管(17)中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冷风电动风阀(6)和制冷空间(7);所述冷凝器(2)内腔一端与热风管道(11)连接,所述热风管道(11)中部嵌入安装有热风送风机(12),所述冷凝器(2)内腔底部另一端连接有热风引流管(18),所述热风引流管(18)靠近冷凝器(2)一端安装有热风引风机(15),所述热风管道(11)中部和热风引流管(18)中部之间通过分支管道连接有热风电动风阀(13)和制热空间(14);所述冷凝器(2)底端通过热出管(16)与蒸发器(3)通过冷出管(9)和泄压阀(10)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节能通信基站专用柔性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所述压缩机(1)一端与冷凝器(2)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压缩机(1)另一端与蒸发器(3)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蒸发器(3)的内腔与冷风管道(5)连接,所述冷风管道(5)中部嵌入安装有冷风送风机(4),所述蒸发器(3)内腔底部另一端连接有冷风引流管(17),所述冷风引流管(17)靠近蒸发器(3)内腔底部一端安装有冷风引风机(8),所述冷风管道(5)中部和冷风引流管(17)中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冷风电动风阀(6)和制冷空间(7);所述冷凝器(2)内腔一端与热风管道(11)连接,所述热风管道(11)中部嵌入安装有热风送风机(12),所述冷凝器(2)内腔底部另一端连接有热风引流管(18),所述热风引流管(18)靠近冷凝器(2)一端安装有热风引风机(15),所述热风管道(11)中部和热风引流管(18)中部之间通过分支管道连接有热风电动风阀(13)和制热空间(14);所述冷凝器(2)底端通过热出管(16)与蒸发器(3)通过冷出管(9)和泄压阀(10)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节能通信基站专用柔性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管道(5)和冷风引流管(17)之间可以并联有多个分支管道和制冷空间,所述热风管道(11)和热风引流管(18)之间可以并联有多个分支管道和制热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节能通信基站专用柔性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管道(5)、冷风引流管(17)、热风管道(11)和热风引流管(18)末端均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孟庆超赵良元李亮张毅陈晋尧孙喜飞陈志东张岩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雷士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