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850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扶稳装置。所述扶稳装置包括操作杆、连接杆、缓冲件和接触板。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操作杆和所述连接杆之间,以连接所述操作杆和所述连接杆,所述接触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远离所述缓冲件的一端。在工作人员手持该扶稳装置扶稳电极的过程中,即使电极晃动形成的冲力很大,也可以在缓冲件的缓冲作用下保护工作人员的手臂不被挫伤,此外,在工作人员手持该扶稳装置扶稳电极的过程中,与电极接触的是接触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用铁管或木条直接与电极接触的方案而言不仅增大了接触面积,不易打滑,进一步地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而且,也能够避免对电极造成损害,因而,能够保证正常的安全生产。

Stabiliz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ron and steel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stabilizing device. The supporting device comprises an operating rod, a connecting rod, a buffer and a contact plate. The buffer is fixed between the operating ro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to connect the operating ro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contact plate is fixed at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far from the buffer. In the process of holding the stabilizing electrode of the stabilizing device by the staff, even if the impulse of the shaking of the electrode is great, the arm of the staff can be protected from contusion under the cushioning effect of the buffer. In addition, in the process of holding the stabilizing electrode of the stabilizing device by the staff, the contact plate contacts the electrode directly with the electrode, as opposed to the iron pipe or wooden bar used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contact scheme not only enlarges the contact area, is not easy to slip, further guarantees the safety of staff, but also avoids the damage to the electrodes, so it can ensure the normal production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扶稳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铁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扶稳装置。
技术介绍
LF炉品种钢冶炼过程中,需要利用电极进行造渣操作。电极属于消耗品,极易被消耗而导致电极长度不再满足工艺要求,因此,当电极长度不满足工艺要求时,就需要进行接电极操作。接电极操作现场受狭小环境所限,一般都需要利用天车将电极吊装到电极连接站的电极孔洞内进行操作。然而,在利用天车吊运电极的过程中,电极的晃动很大,很难准确的进入电极孔洞,尤其是一些刚刚冶炼完毕的电极,不仅表面光滑,而且温度极高,也具有超强的辐射,工作人员根本无法手动扶持。目前,针对上述情况,工作人员主要是利用铁管或木条来扶稳电极。然而,在利用铁管或木条扶稳电极过程中,电极晃动形成的冲力很大,极易对工作人员的手臂造成挫伤,同时,由于电极表面光滑,铁管或木条容易打滑,也容易使得前倾用力的工作人员跌倒,而无法保证正常的安全生产。此外,由于电极的制作材料为石墨,而石墨结构不稳定,极易在外力作用下造成内部损伤,因此,工作人员手持铁管或木条扶稳电极的过程中,容易对电极造成损伤,同样无法保证正常的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稳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扶稳装置包括操作杆、连接杆、缓冲件和接触板;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操作杆和所述连接杆之间,以连接所述操作杆和所述连接杆,所述接触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远离所述缓冲件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扶稳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相背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操作杆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侧面,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侧面,以使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操作杆。进一步地,所述扶稳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相背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三侧面,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四侧面,以使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杆。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为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一端的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操作杆的外围,且固定,和/或所述缓冲件另一端的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外围,且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接触板呈弧形结构,包括相背的凸面和凹面,所述接触板的凸面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远离所述缓冲件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接触板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铰接件;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所述铰接件实现铰接,所述铰接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远离所述缓冲件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为可伸缩板,所述第一挡板的远离所述铰接件的一端能够相对于所述铰接件伸缩,和/或所述第二挡板为可伸缩板,所述第二挡板的远离所述铰接件的一端能够相对于所述铰接件伸缩。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杆包括杆本体和管套,所述杆本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缓冲件,所述管套套设于所述杆本体的外围,且所述管套的外壁设置有防滑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管套包括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所述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分别套设于所述杆本体,且所述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之间存在间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扶稳装置包括操作杆、连接杆、缓冲件和接触板,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操作杆和所述连接杆之间,以连接所述操作杆和所述连接杆,所述接触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远离所述缓冲件的一端。如此,在工作人员手持该扶稳装置扶稳电极的过程中,即使电极晃动形成的冲力很大,也可以在缓冲件的缓冲作用下保护工作人员的手臂不被挫伤,此外,在工作人员手持该扶稳装置扶稳电极的过程中,与电极接触的是接触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用铁管或木条直接与电极接触的方案而言不仅增大了接触面积,不易打滑,进一步地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而且,也能够避免对电极造成损害,因而,能够保证正常的安全生产。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扶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扶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扶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位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扶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扶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扶稳装置;100-操作杆;110-杆本体;120-管套;121-第一套体;122-第二套体;200-连接杆;300-缓冲件;400-接触板;410-第一挡板;420-第二挡板;430-铰接件;500-第一固定板;600-第二固定板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扶稳装置10,该扶稳装置10包括操作杆100、连接杆200、缓冲件300和接触板400。其中,缓冲件300固定于操作杆100和连接杆200之间,以连接操作杆100和连接杆200,接触板400固定于连接杆200的远离缓冲件300的一端。本实施例中,操作杆100可以为截面为圆形、方形等形状的长条杆,制作材料可以是铁、钢材、木材等,此外,操作杆100可以为实心杆,也可以为空心杆,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同样,连接杆200可以为截面为圆形、方形等形状的长条杆,制作材料可以是铁、钢材、木材等,此外,连接杆200可以为实心杆,也可以为空心杆,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缓冲件300具有弹性,本实施例中,缓冲件300的弹性可以通过结构设计实现,例如,将缓冲件300设计为弹簧,本实施例中,缓冲件300的弹性也可以源自于缓冲件300的制作材料,例如,缓冲件300可以通过橡胶等弹性材料制作而成。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接触板400呈薄片状。在利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扶稳装置10扶稳电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手持操作杆100,将接触板400移动至靠近待扶稳的电极所处的位置处,且使得接触板400与电极接触而达到扶稳电极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由于缓冲件300的缓冲作用,即使电极晃动形成的冲力很大,也可以保护工作人员的手臂不被挫伤。此外,在此过程中,与电极接触的是接触板400,因此,避免了连接杆200直接与电极接触,从而增大扶稳装置10与电极的接触面积,以使扶稳装置10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杆、连接杆、缓冲件和接触板;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操作杆和所述连接杆之间,以连接所述操作杆和所述连接杆,所述接触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远离所述缓冲件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杆、连接杆、缓冲件和接触板;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操作杆和所述连接杆之间,以连接所述操作杆和所述连接杆,所述接触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远离所述缓冲件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稳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相背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操作杆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侧面,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侧面,以使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操作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稳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相背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三侧面,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四侧面,以使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扶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一端的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操作杆的外围,且固定,和/或所述缓冲件另一端的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外围,且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柱代亚东李林波解雷王佳力韩凯峰王金玥孙克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