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雨且采光好的百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36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雨且采光好的百叶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第一百叶窗主体、第二百叶窗主体、安装架、滑动块、设置在安装架上的安装板、转动板、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一驱动装置,滑动块套设在安装架上,转动板通过第一转轴连接于安装板,第一转轴与第一驱动装置联动,第一百叶窗主体和第二百叶窗主体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转动板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杆连接,另一端和第二调节杆连接,第一调节杆通过连接轴与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第二调节杆通过连接轴与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这种百叶窗能够对百叶窗叶片进行移动,将安装百叶窗的窗框暴露出来,阳光能够从窗框内照射进屋内,从而使屋内光线较亮。

A rain-proof and well-lighted louv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ain-proof and light-proof louver. The key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louver includes a mounting plate, a rotating plate, a first adjusting rod, a second adjusting rod and a first driving device for the first louver body, a second louver body, a mounting frame, a sliding block, a mounting plate connected to the installation throug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driving device.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first shutter.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egulating ro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egulating rod. The first regulating rod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shaft, and the second regulating rod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shaft. The louver can move the louver blades, expose the window frame with the louver, and the sunlight can shine into the house from the window frame, so that the light inside the house is brigh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雨且采光好的百叶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窗
,尤其涉及一种可防雨且采光好的百叶窗。
技术介绍
百叶窗因开启前后占用空间小,在保障隐私的条件下又可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通常设置在房屋建造时预留的窗框上。但是设置在房屋建造时预留的窗框上,但是在需要阳光照射进屋内时,由于百叶窗叶片只能转动,无法移动,从而无法将窗框暴露出来,导致阳光只能从相邻百叶窗叶片之间的空隙内照射进屋内,从而导致屋内光线较暗。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雨且采光好的百叶窗,在需要阳光照射进屋内时,其能够对百叶窗叶片进行移动,将窗框暴露出来,阳光能够从窗框内照射进屋内,从而使屋内光线较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雨且采光好的百叶窗,包括用于遮挡预留窗框的第一百叶窗主体和用于遮挡预留窗框的第二百叶窗主体,所述第一百叶窗主体和第二百叶窗主体均包括百叶窗叶片,还包括安装架、滑动块、设置在安装架上的安装板、转动板、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一驱动装置,滑动块上设有通孔,所述滑动块通过通孔套设在安装架上,所述第一百叶窗主体和第二百叶窗主体均设置在滑动块上,所述安装架设置在预留有窗框的墙壁上,所述转动板通过第一转轴连接于安装板,所述第一转轴与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于转动板的中心,另一端贯穿安装板与第一驱动装置联动,所述第一百叶窗主体和第二百叶窗主体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转动板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第一调节杆之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轴和第二调节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背离转动板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背离转动板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连接于第一连接板的连接轴、连接于第二连接板的连接轴共线,且所述第一百叶窗主体和第二百叶窗主体分别处于第一转轴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移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在移动过程中推动第一百叶窗主体和第二百叶窗主体朝相互背离方向运动,且滑动块沿着安装架移动,为第一百叶窗主体和第二百叶窗主体的运动方向起到导向作用,第一百叶窗主体上的百叶窗叶片随着第一百叶窗主体运动,第二百叶窗主体上的百叶窗叶片随着第二百叶窗主体运动,从而将窗框暴露出来,阳光能够从窗框内照射进屋内,进而使屋内光线较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预留有窗框的墙壁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传动机构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转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转动板转动,从而实现为转动板转动提供转动力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所述主动轮设置在第一电机上,所述从动轮设置在第一转轴上,所诉传动带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传动带被主动轮和从动轮张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在转动过程中通过传动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转动板转动,进而实现为转动板转动提供转动力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百叶窗主体和第二百叶窗主体还均包括百叶窗框架、百叶窗转轴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百叶窗框架连接于滑动块,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第一百叶窗主体上的百叶窗框架,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于第二百叶窗主体上的百叶窗框架,所述百叶窗叶片通过百叶窗转轴连接于百叶窗框架,百叶窗框架与百叶窗转轴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百叶窗框架上,且第二驱动装置与百叶窗转轴之间联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百叶窗转轴转动,百叶窗转轴带转动过程中带动百叶窗叶片转动,从而调节百叶叶片的倾斜程度,进而调节照射进屋内的光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百叶窗主体上的百叶窗框架靠近第一转轴的一侧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二百叶窗主体上的百叶窗框架靠近第一转轴的一侧设有弧形槽,百叶窗框架相互抵触时,两个弧形槽形成一个圆孔,圆孔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共线,且圆孔的内径不小于第一转轴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弧形槽形成的圆孔的内径不小于第一转轴的直径,能够时第一百叶窗主体上的百叶窗框架和第二百叶窗主体上的百叶窗框架相互抵触在一起,从而避免了由于第一转轴直径过大,导致第一百叶窗主体和第二百叶窗主体无法合并在一起,影响百叶窗的遮阳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百叶窗框架与滑动块之间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滑动块出现破损无法继续使用,可将百叶窗框架从滑动块上拆卸下来,再将拆卸下来的百叶窗框架安装在能够正常使用的滑动块上,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同步带和两个同步带轮,相邻所述百叶窗转轴之间通过第三传动机构连接,两个同步带轮分别设置在相邻百叶窗转轴上,所述同步带套设在两个同步带轮上并被同步带轮张紧,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百叶窗框架上,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第二电机上,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百叶窗转轴上,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百叶窗转轴转动,与从动齿轮安装在同一个百叶窗转轴上的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另一个同步带轮转动,从而带动另一个百叶窗转轴转动,以此类推,其余的百叶窗转轴在第三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全部转动,从而实现对百叶窗叶片的倾斜程度进行调节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包括横梁、竖梁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连接于墙壁,所述支撑梁背离墙壁的一点与横梁连接,所述横梁和竖梁相连接并相互垂直,且相邻所述横梁之间的距离大于预留窗框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横梁之间的距离大于预留窗框的高度,能够避免横梁挡在预留窗框上,影响屋内光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移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在移动过程中推动第一百叶窗主体和第二百叶窗主体朝相互背离方向运动,第二百叶窗主体上的百叶窗叶片随着第二百叶窗主体运动,从而将安装百叶窗的窗框暴露出来,阳光能够从窗框内照射进屋内,进而使屋内光线较亮;2、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百叶窗转轴转动,百叶窗转轴带转动过程中带动百叶窗叶片转动,从而调节百叶叶片的倾斜程度,进而调节照射进屋内的光线;3、两个弧形槽形成的圆孔的内径不小于第一转轴的直径,避免了由于第一转轴直径过大,导致第一百叶窗主体和第二百叶窗主体无法合并在一起,影响百叶窗的遮阳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驱动装置;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百叶窗框架与百叶窗叶片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用于体现第三传动机构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转动板与第一调节杆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雨且采光好的百叶窗,包括用于遮挡预留窗框的第一百叶窗主体(1)和用于遮挡预留窗框的第二百叶窗主体(2),所述第一百叶窗主体(1)和第二百叶窗主体(2)均包括百叶窗叶片(6),其特征是:还包括安装架(8)、滑动块(9)、设置在安装架(8)上的安装板(10)、转动板(11)、第一调节杆(12)、第二调节杆(13)和第一驱动装置(14),滑动块(9)上设有通孔,所述滑动块(9)通过通孔套设在安装架(8)上,所述第一百叶窗主体(1)和第二百叶窗主体(2)均设置在滑动块(9)上,所述安装架(8)设置在预留有窗框的墙壁上,所述转动板(11)通过第一转轴(25)连接于安装板(10),所述第一转轴(25)与安装板(1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5)的一端连接于转动板(11)的中心,另一端贯穿安装板(10)与第一驱动装置(14)联动,所述第一百叶窗主体(1)和第二百叶窗主体(2)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20)和第二连接板(21),所述转动板(11)的一端通过连接轴(22)与第一调节杆(12)之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轴(22)和第二调节杆(1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12)背离转动板(11)的一端通过连接轴(22)与第一连接板(2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13)背离转动板(11)的一端通过连接轴(22)与第二连接板(21)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25)、连接于第一连接板(20)的连接轴(22)、连接于第二连接板(21)的连接轴(22)共线,且所述第一百叶窗主体(1)和第二百叶窗主体(2)分别处于第一转轴(25)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雨且采光好的百叶窗,包括用于遮挡预留窗框的第一百叶窗主体(1)和用于遮挡预留窗框的第二百叶窗主体(2),所述第一百叶窗主体(1)和第二百叶窗主体(2)均包括百叶窗叶片(6),其特征是:还包括安装架(8)、滑动块(9)、设置在安装架(8)上的安装板(10)、转动板(11)、第一调节杆(12)、第二调节杆(13)和第一驱动装置(14),滑动块(9)上设有通孔,所述滑动块(9)通过通孔套设在安装架(8)上,所述第一百叶窗主体(1)和第二百叶窗主体(2)均设置在滑动块(9)上,所述安装架(8)设置在预留有窗框的墙壁上,所述转动板(11)通过第一转轴(25)连接于安装板(10),所述第一转轴(25)与安装板(1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5)的一端连接于转动板(11)的中心,另一端贯穿安装板(10)与第一驱动装置(14)联动,所述第一百叶窗主体(1)和第二百叶窗主体(2)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20)和第二连接板(21),所述转动板(11)的一端通过连接轴(22)与第一调节杆(12)之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轴(22)和第二调节杆(1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12)背离转动板(11)的一端通过连接轴(22)与第一连接板(2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13)背离转动板(11)的一端通过连接轴(22)与第二连接板(21)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25)、连接于第一连接板(20)的连接轴(22)、连接于第二连接板(21)的连接轴(22)共线,且所述第一百叶窗主体(1)和第二百叶窗主体(2)分别处于第一转轴(25)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雨且采光好的百叶窗,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包括第一电机(15)和第一传动机构(16),所述第一电机(15)设置在预留有窗框的墙壁上,所述第一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传动机构(16)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转轴(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防雨且采光好的百叶窗,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6)包括主动轮(17)、从动轮(18)和传动带(19),所述主动轮(17)设置在第一电机(15)上,所述从动轮(18)设置在第一转轴(25)上,所诉传动带(19)套设在主动轮(17)和从动轮(18)上,所述传动带(19)被主动轮(17)和从动轮(18)张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光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