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蔚蔚专利>正文

一种基底电梯井集水坑流沙处理保证垫层完整性的降水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8289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底电梯井集水坑流沙处理保证垫层完整性的降水装置与方法,其特点是集水装置,集水装置安置在电梯井集水坑四周的砼垫层下;所述集水装置包括:滤水管、井点管、连接管、集水总管;所述集水总管在电梯井集水坑四周布置,且安装在砼垫层下;所述集水总管的一端与泵连接,另一端用堵头密封;在试挖电梯井、集水坑发现降水不到位出现流沙现象,简单方法不能处理后,采用装置和方法,可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基底电梯井、集水坑流沙的技术处理,避免防水层施工质量隐患、交叉作业安全隐患和施工效率降低,可降低电梯井、集水坑流沙时技术处理的人、机、料、及时间投入。

A dewate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guaranteeing the integrity of cushion layer by disposing quicksand in catchment pit of elevator well on the bas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wate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guaranteeing the integrity of cushion layer by disposing quicksand in the catchment pit of a base elevator well,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catchment device, which is placed under the concrete cushion around the catchment pit of an elevator well; the catchment device includes a filter pipe, a well point pipe, a connecting pipe and a catchment pipe; the catchment pipe is arranged around the catchment pit of an elevator well and is installed in a concrete cushion layer.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one end of the main catchmen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mp and the other end is sealed with a plug, the phenomenon of quicksand occurs when the precipitation is not in place in the trial excavation of elevator wells and water catchment pits, and the simple method can not be treated, the device and method can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technical treatment of quicksand in the existing elevator wells and water catchment pits on the basement, so as to avoid the hidden dangers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cross-operation safety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waterproof layer The lower efficiency can reduce the input of man, machine, material and time for technical treatment of drifting sand in elevator wells and catchment p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底电梯井集水坑流沙处理保证垫层完整性的降水装置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基底电梯井集水坑流沙处理保证垫层完整性的降水装置与方法。技术背景在高层楼房建筑设计中,基础底板配备电梯井、集水坑是必不可少的,在基底开挖电梯井、集水坑局部加深部位时,经常出现电梯井集水坑降水不到位出现流沙的情况,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基底处于含水层地层而含水层底板接近电梯井、集水坑底部,设置于基坑周围的降水井不能对电梯井、集水坑部位形成有效的降水漏斗所导致的。遇到这种情况,土建施工的技术处理措施是砌筑砖胎膜或打砼挡墙阻挡流沙,同时,在电梯井、集水坑底部做浅井下入潜水泵抽排地下水,防止电梯井、集水坑侧壁渗水拱塌砼垫层、拱坏已经做好的防水层、防水保护层;之后,在浅井上方做防水钢套管,从防水钢套管中下入潜水泵抽水;即需要在砌筑砖胎膜或打砼挡墙的基础上在基础底板上预留降水井进行处理。在基础底板预留降水井无法处理的情况下采取的技术措施,原因是含水层底板接近电梯井集水坑底部,或处于基础底板与电梯井集水坑底板之间,降水管井形不成降水漏斗。如中国专利号为:201510323347.4公开的“基础底板中深井降水井内置抗浮锚杆封堵结构的施工方法”。目前,基底电梯井集水坑流沙处理方法存在问题如下:1.增加了电梯井、集水坑砌筑砖胎膜或打砼挡墙。2.增加了制作降水浅井,具体为:制作浅井,包括电梯井、集水坑底部挖坑、下井管、填砾石滤料。3.基底电梯井、集水坑流沙处理需要在完成1.、2.的基础上,采用基础底板预留降水井的方法进行处理,造成各种材料、人工、机械工时等直接费消耗;同时,采用基础底板预留降水井的方法进行处理还造成与砼垫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基础底板施工的交叉作业,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并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4.采用基础底板预留降水井的方法进行处理时,防水钢套管密封不能做到防水层的完整性,不能确保防水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措施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简单、方便操作使用、能够提高基础砼垫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砼底板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提高防水层质量的基底电梯井集水坑流沙处理保证垫层完整性的降水装置与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底电梯井集水坑流沙处理保证垫层完整性的降水装置,包括外排水管1、泵2;所述外排水管与泵排水口连接;所述的泵置于基础底板外,施工作业面内(肥槽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装置;集水装置安置在电梯井集水坑4四周的砼垫层3下;其中:所述集水装置包括:滤水管5、井点管6、连接管9、集水总管11,及分布在电梯井集水坑4四周的相对隔水层10之上,在的含水层8里的井点管6与井点孔7;所述集水总管在电梯井集水坑四周布置,且安装在砼垫层下;所述集水总管的一端与泵连接,另一端用堵头密封;所述井点管6有若干根,均安置在井点孔7中,所述每根井点管下部为滤水管;在总管上包含有与井点管相同直径的分支管,各个井点管通过连接管9与集水总管11连接。所述井点管6安装在井点孔7内,在井点管的外围填有中粗砂。一种基底电梯井集水坑流沙处理保证垫层完整性的降水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电梯井集水坑流沙处理保证垫层完整性的降水装置,具体方法为:(1)、沿着电梯井、集水坑拟开挖上口边线外侧0.5m左右布设井点线,先采用水冲或水钻打孔,探查含水沙层底部深度,确定井点管、滤水管长度,确定井点间距,确定井点数量,根据含水沙层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填中粗砂滤料;加工制作井点管、滤水管,连接井点管、滤水管,备料;(2)、施工点井,单个点井的施工过程为:采用水冲或水钻成孔,井径控制Φ100mm左右,井深超过沙层底部进入隔水层,成孔后下入井点管,填中粗砂滤料;(3)、安装泵,铺设连接集水总管及其延长管,连接井点管、连接管、集水总管;(4)、启动泵抽水,观察降水情况,当多数井点管出现抽空气现象时,说明降水基本到位,可进行开挖电梯井、集水坑作业;(5)、顺着集水总管及其延长管挖小沟槽,将集水总管下入小沟槽中,将集水总管、连接管打入砼垫层下面;电梯井集水坑流沙处理结束,即保证了基底砼垫层完整性;(6)基底砼垫层施工结束后,后续的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基础砼底板施工即可与没有出现电梯井、集水坑流沙一样施工。(7)、降水过程需要连续进行,根据施工进度,当砼底板施工完成后,即可停止降水,撤出泵。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其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效果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基底电梯井、集水坑流沙技术处理需要砌筑砖胎膜或砼挡墙并需要做浅井,在基础垫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及基础底板上预留孔洞、在浅井上面埋设防水钢套管、在防水钢套管内安装潜水泵抽水的做法,使土建施工在出现电梯井、集水坑流沙的情况下变得与没有出现流沙一样施工,避免了防水层施工质量隐患,避免了交叉作业安全隐患,避免了交叉作业引起的施工效率降低,减免了电梯井、集水坑出现流沙时技术处理的人、机、料、及时间投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和方法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中的集水装置示意图。图中:外排水管1、泵2、砼垫层3、电梯井集水坑4、滤水管5、井点管6、井点孔(内填中粗砂)7、含水层8、连接管9、相对隔水层10、集水总管及其延长管11、地下水位12、基坑边坡13。其中:集水装置:包括集水总管及其延长管、连接管、井点管、滤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底电梯井集水坑流沙处理保证垫层完整性的降水装置,包括外排水管1、泵2(真空泵、自吸泵、离心泵)和集水装置;所述外排水管1与泵2排水口连接;所述泵置于基础底板外,基底施工作业面内(肥槽内)13处;所述排水管为泵的外排水管,一般使用塑料管等软管即可,将泵抽出的水排出基坑外或指定水箱(基坑较深,泵自排水能力不能直接排水到基坑外,需要二次排水时)。所述集水装置安置在电梯井集水坑4四周的砼垫层3下;其中:所述集水装置包括:滤水管5、井点管6、连接管9、集水总管11;及分布在电梯井集水坑4四周的相对隔水层10之上,在的含水层8里的井点管6与井点孔7;所述集水总管及其延长管11在电梯井集水坑4四周布置,且安装在砼垫层3下;所述的集水总管置于环绕电梯井、集水坑四周基底开挖的小沟槽内,一般使用Φ40左右钢管(或PVC管)制作,在总管上包含有与井点管相同直径的分支管,通过连接管与井点管紧密连接,分支管间距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集水总管间用胶管(或钢丝管)紧密连接,集水总管从电梯井、集水坑至泵的外延长管可用相同直径的塑料管代替,集水总管的一端与泵连接,另一端用堵头密封。流沙处理完成,打砼垫层时压入砼垫层下面。所述的连接管为内径与井点管、集水总管分支管外径相当的塑料管,与井点管、分支管紧密插接。所述井点管6有若干根,均安置在井点孔7(内填中粗砂)中,井点管与井点孔7分布在电梯井集水坑4四周的相对隔水层10之上的含水层8内;所述每根井点管6下部为滤水管;在集水总管上包含有与井点管相同直径的分支管,各个井点管6通过连接管9与集水总管11连接。所述的井点管为4分左右钢管(PVC管),上部与连接管紧密插接,下部与滤水管紧密插接。所述的滤水管为内径与井点管外径相当的塑料管,管壁加工有通水孔,外包尼龙网。一种电梯井集水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底电梯井集水坑流沙处理保证垫层完整性的降水装置,包括外排水管(1)、泵(2);所述外排水管与泵排水口连接;所述的泵置于基础底板外,施工作业面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装置;集水装置安置在电梯井集水坑(4)四周的砼垫层(3)下;其中:所述集水装置包括:滤水管(5)、井点管(6)、连接管(9)、集水总管(11),及分布在电梯井集水坑(4)四周的相对隔水层(10)之上,在的含水层(8)里的井点管(6)与井点孔(7);所述集水总管在电梯井集水坑四周布置,且安装在砼垫层下;所述集水总管的一端与泵连接,另一端用堵头密封;所述井点管(6)有若干根,均安置在井点孔(7)中,所述每根井点管下部为滤水管;在总管上包含有与井点管相同直径的分支管,各个井点管通过连接管(9)与集水总管(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底电梯井集水坑流沙处理保证垫层完整性的降水装置,包括外排水管(1)、泵(2);所述外排水管与泵排水口连接;所述的泵置于基础底板外,施工作业面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装置;集水装置安置在电梯井集水坑(4)四周的砼垫层(3)下;其中:所述集水装置包括:滤水管(5)、井点管(6)、连接管(9)、集水总管(11),及分布在电梯井集水坑(4)四周的相对隔水层(10)之上,在的含水层(8)里的井点管(6)与井点孔(7);所述集水总管在电梯井集水坑四周布置,且安装在砼垫层下;所述集水总管的一端与泵连接,另一端用堵头密封;所述井点管(6)有若干根,均安置在井点孔(7)中,所述每根井点管下部为滤水管;在总管上包含有与井点管相同直径的分支管,各个井点管通过连接管(9)与集水总管(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底电梯井集水坑流沙处理保证垫层完整性的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点管(6)安装在井点孔(7)内,在井点管的外围填有中粗砂。3.一种基底电梯井集水坑流沙处理保证垫层完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晋生宁莎莎宁蔚蔚
申请(专利权)人:宁蔚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