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广华专利>正文

一种钢筋沾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766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沾漆装置,包括装置架和甩漆架,甩漆架具有用于相应钢筋放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钢筋放置凹部,钢筋放置凹部上设置有甩漆通道,装置架上于甩漆架的左右两端上侧设置有左凸轮机构和右凸轮机构,左、右凸轮机构均具有可以进行上下动作的撞击杆,甩漆架上沿左右方向导向移动装配有与左凸轮机构的撞击杆相对应的左承力杆和与右凸轮机构的撞击杆相对应的右承力杆,甩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带动对应承力杆左右移动的承力杆驱动部件,左承力杆、右承力杆在驱动部件带动下具有用于被对应撞击杆撞击的撞击位和与对应撞击杆脱离的脱离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人力甩漆而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A Painting Device for Reinforcement Bar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einforcing bar pain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evice rack and a paint throwing rack. The paint throwing rack has a concave place of reinforcing bars extending along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s for placing corresponding reinforcing bars. A paint throwing passage is arranged on the concave place of reinforcing bars. A left cam mechanism and a right cam mechanism are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paint throwing rack. The moving impact rod is guided along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s on the paint throwing rack. The left bearing rod corresponding to the impact rod of the left cam mechanism and the right bearing rod corresponding to the impact rod of the right cam mechanism are assembled. The paint throwing rack is also equipped with a driving component of the bearing rod used to drive the left and right moving of the corresponding bearing rod. The left bearing rod and the right bearing rod are driven by the driving component to be used for the impact. The impact position of the impact rod and the disengagement from the corresponding impact rod.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of high labor intensity and low work efficiency of the prior art through the manual paint thro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沾漆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筋沾漆领域中的钢筋沾漆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钢筋的抗腐蚀能力,一般需要在钢筋的表面沾上一层防锈漆,现有技术的沾漆方式是:首先人工将钢筋浸入到装有漆的沾漆槽中,然后人工将沾过漆的钢筋从沾漆槽中提出,两个人一个提着多根钢筋的一端,另一个人提着钢筋的另外一端,上下甩几次,将多余的漆甩掉,然后将钢筋晾干即可。现有的这种沾漆方式存在以下问题:钢筋的沾漆和甩漆操作均有人工体力完成,人工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沾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通过人力甩漆而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筋沾漆装置,包括装置架,还包括通过弹簧可上下浮动的甩漆架,甩漆架具有用于相应钢筋放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钢筋放置凹部,钢筋放置凹部上设置有甩漆通道,装置架上于甩漆架的左右两端上侧设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同步动作的左凸轮机构和右凸轮机构,左、右凸轮机构均具有可以进行上下动作的撞击杆,甩漆架上沿左右方向导向移动装配有与左凸轮机构的撞击杆相对应的左承力杆和与右凸轮机构的撞击杆相对应的右承力杆,甩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带动对应承力杆左右移动的承力杆驱动部件,左承力杆、右承力杆在驱动部件带动下具有用于被对应撞击杆撞击的撞击位和与对应撞击杆脱离的脱离位。所述左凸轮机构包括左凸轮传动件,右凸轮机构包括与左凸轮传动件并列设置的右凸轮传动件。左、右凸轮传动件之间通过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同步传动轴相连而实现同步转动,左凸轮传动件的左侧连接有通过左转动轴承与装置架转动配合的左转动轴,右凸轮传动件的右侧连接有通过右转动轴承与装置架转动配合的右转动轴,动力机构与其中一个转动轴传动相连。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减速结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与左承力杆传动相连的左驱动缸和与右承力杆传动相连的右驱动缸。所述钢筋放置凹部由多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弧形支撑筋形成,甩漆通道形成于相邻两个弧形支撑筋之间。甩漆架上转动装配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翻转轴,翻转轴上间隔固连有至少两个支撑于所述钢筋下侧并用于翻转所述钢筋的弧形翻转钢筋,装置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翻转轴转动以带动弧形翻转钢筋翻转的翻转驱动机构。装置架具有位于甩漆架两端上侧的承压面,装置架上设有用于抬升甩漆架两端以将甩漆架两端按压于承压面上的甩漆架提升缸,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竖向固定设置的翻转缸,翻转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传力长孔,翻转轴上固设有前侧由传力长孔前侧穿出的翻转传力杆,传力长孔的高度高于翻转传力杆的高度。装置架的后侧设置有沾漆槽,装置架上于沾漆槽的上侧设置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的动作输出端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提拉横梁,提拉横梁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连接竖臂,连接竖臂的下端转动装配有用于浸于所述沾漆槽中的钢筋沾漆框,提拉横梁上设置有与装置架导向移动配合的竖向提拉杆,竖向提拉杆上端与钢筋沾漆框通过钢丝绳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进行甩漆操作时,将钢筋置于甩漆架的钢筋放置凹部中,驱动部件驱动左、右承力杆分别到达撞击位,左凸轮机构、右凸轮机构的撞击杆在凸轮机构的驱动下上下往复动作,并分别对左承力杆和右承力杆撞击,这样甩漆架的两端分别被对应同步动作的撞击杆撞击而产生上下振动,位于甩漆架中的钢筋也会对应的振动,多余的漆液通过甩漆通道甩出。可以实现同时多根钢筋的甩漆操作,不需要人力拿着钢筋的两端进行甩漆操作,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可有效提高劳动效率。进一步的,驱动部件驱动左、右承力杆至脱离位,此时撞击杆不能与对应承力杆接触,甩漆架不再振动,甩漆架提升缸将甩漆架的高度提升,并将甩漆架的两端按压于装置架上,此时甩漆架不能再继续浮动,翻转缸的活塞杆动作,带动翻转传力杆、翻转轴、弧形翻转钢筋翻转,将钢筋放置凹部中钢筋翻出,完成自动卸料,进一步的降低了人工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钢筋沾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后侧立体状态图;图4是图1的前侧立体状态图;图5是图1中撞击杆与凸轮板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沾漆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包括装置架4,装置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甩漆架25和沾漆槽19,沾漆槽中用于盛放漆液,甩漆架25通过弹簧可上下浮动的设置于装置架4上,甩漆架包括两根前后布置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甩漆架横梁7,在甩漆架横梁上间隔固定有多个弧形支撑筋9,弧形支撑筋9形成用于相应钢筋放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钢筋放置凹部,相邻两个弧形支撑筋之间形成用于漆液通过的甩漆通道。甩漆架上还转动装配有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翻转轴10,翻转轴的两端固设有两个与弧形支撑筋并列布置的弧形翻转钢筋8。装置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翻转轴转动以带动弧形翻转钢筋翻转的翻转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竖向固定设置的翻转缸13,翻转缸的活塞杆12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传力长孔11,翻转轴上固设有前侧由传力长孔前侧穿出的翻转传力杆8,传力长孔11的高度高于翻转传力杆8的高度。装置架4具有位于甩漆架两端上侧的承压面,装置架上设有用于抬升甩漆架两端以将甩漆架两端按压于承压面上的甩漆架提升缸14。装置架上于甩漆架的左右两端上侧设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同步动作的左凸轮机构1和右凸轮机构15,左凸轮机构、右凸轮机构包括左凸轮传动件,右凸轮机构包括与左凸轮传动件并列设置的右凸轮传动件,左凸轮传动件、右凸轮传动件均包括两个左右并列设置的凸轮板30,两个凸轮板之间设置有连接轴,该连接轴上转动装配有可以在凸轮板带动下上下动作的撞击杆2,本实施例中撞击杆2由上下两段杆体构成,下段杆体与上段杆体铰接相连,下段杆体的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左、右凸轮传动件之间通过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同步传动轴16相连而实现同步转动,左凸轮传动件的左侧连接有通过左转动轴承与装置架转动配合的左转动轴,右凸轮传动件的右侧连接有通过右转动轴承与装置架转动配合的右转动轴。钢筋沾漆装置还包括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减速结构,减速结构包括与左转动轴同轴固连的大带轮和与电机的电机轴同轴固连的小带轮,大带轮与小带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甩漆架上沿左右方向导向移动装配有与左凸轮机构的撞击杆相对应的左承力杆3和与右凸轮机构的撞击杆相对应的右承力杆,甩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带动对应承力杆左右移动的承力杆驱动部件,左承力杆、右承力杆在驱动部件带动下具有用于被对应撞击杆撞击的撞击位和与对应撞击杆脱离的脱离位,本实施例中,承力杆驱动部件包括与左承力杆传动连接以带动左承力杆移动的左气缸和与右承力杆传动连接以带动右承力杆移动的右气缸。装置架上于沾漆槽的上侧设置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两个左右并列布置的提升气缸17,提升气缸倒置,在提升气缸的活塞杆即动作输出端上固连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提拉横梁20,提拉横梁20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连接竖臂21,竖向连接臂的下端转动装配有用于浸于沾漆槽中的钢筋沾漆框19,钢筋沾漆框也是具有供钢筋放置的凹部,凹部具有供漆液通过的通道。提拉横梁上设置有与装置架导向移动配合的竖向提拉杆18,竖向提拉杆上端与钢筋沾漆框19通过钢丝绳5相连,装置架上设置有供钢丝绳绕经换向的钢丝绳滑轮31,钢丝绳的上端与竖向提拉杆18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沾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架,还包括通过弹簧可上下浮动的甩漆架,甩漆架具有用于相应钢筋放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钢筋放置凹部,钢筋放置凹部上设置有甩漆通道,装置架上于甩漆架的左右两端上侧设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同步动作的左凸轮机构和右凸轮机构,左、右凸轮机构均具有可以进行上下动作的撞击杆,甩漆架上沿左右方向导向移动装配有与左凸轮机构的撞击杆相对应的左承力杆和与右凸轮机构的撞击杆相对应的右承力杆,甩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带动对应承力杆左右移动的承力杆驱动部件,左承力杆、右承力杆在驱动部件带动下具有用于被对应撞击杆撞击的撞击位和与对应撞击杆脱离的脱离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沾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架,还包括通过弹簧可上下浮动的甩漆架,甩漆架具有用于相应钢筋放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钢筋放置凹部,钢筋放置凹部上设置有甩漆通道,装置架上于甩漆架的左右两端上侧设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同步动作的左凸轮机构和右凸轮机构,左、右凸轮机构均具有可以进行上下动作的撞击杆,甩漆架上沿左右方向导向移动装配有与左凸轮机构的撞击杆相对应的左承力杆和与右凸轮机构的撞击杆相对应的右承力杆,甩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带动对应承力杆左右移动的承力杆驱动部件,左承力杆、右承力杆在驱动部件带动下具有用于被对应撞击杆撞击的撞击位和与对应撞击杆脱离的脱离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沾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凸轮机构包括左凸轮传动件,右凸轮机构包括与左凸轮传动件并列设置的右凸轮传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沾漆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凸轮传动件之间通过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同步传动轴相连而实现同步转动,左凸轮传动件的左侧连接有通过左转动轴承与装置架转动配合的左转动轴,右凸轮传动件的右侧连接有通过右转动轴承与装置架转动配合的右转动轴,动力机构与其中一个转动轴传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沾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减速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沾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与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广华李春磊
申请(专利权)人:闫广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